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消除地球化学数据的噪声是充分提取地球化学信息的关键。快速傅里叶变换常应用于信号处理等方面,在地球化学数据降噪中的应用还处于尝试阶段。对青海省大柴旦镇柴达木山南坡一带金矿的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Au、Cu、Pb、Zn、As、Sb等六种元素的功率频谱图,进而确定地球化学区域背景和局域背景的滤波截止幅强度。使用幅强度对原始数据做滤波处理,采用低通滤波剔除数据中的噪声。对比降噪前后的元素波形图和元素异常分布图,降噪后的波形更平稳光滑,异常分布更集中,充分降低了噪声的干扰,证明快速傅里叶变换在地球化学数据降噪处理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江达地区地处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东北部,地质背景及表生地球化学环境复杂,找矿标志不明显,找矿难度大。目前圈定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没有考虑地质背景,采用传统化探方法可能漏掉部分强度不大而可能致矿的异常;或者是矿体有一定埋藏深度而异常较弱,由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影响到找矿效果。子区异常下限衬值滤波方法解决了地质背景了复杂,低背景区和高背景区弱小异常的识别问题,克服了采用全区统一异常下限给异常识别带来的困难,具有处理复杂地质背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复杂地质地貌区地球化学异常识别非线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现代数学非线性理论与方法对西南地区三江北段恒星错测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了异常识别的非线性研究.率先尝试用人工免疫算法对地球化学数据降噪,并采用分形含量面积法对降噪数据寻求异常下限,从而弥补传统方法确定异常下限出现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测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分形插值曲面,做出异常等值线图和异常分形插值图.处理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钦杭成矿带南段文地幅水系沉积物 地球化学异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应用统计方法和分形方法对文地幅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异常下限的确定,并基于不同异常下限结果绘出异常图,与矿点进行叠合。结果表明,通过常规统计法确定的Au、Ag、Cu、Pb、Zn异常下限分别为1.62 ng/g、0.12 ng/g、22.59 μg/g、104.00 μg/g、77.73 μg/g,分形方法确定的异常下限分别为8 ng/g、0.325 ng/g、220 μg/g、460 μg/g、2240 μg/g。在空间上,应用分形方法圈定的异常与矿点叠合的更好,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非矿引起的异常范围,减少徒劳的异常查证,提高了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背景不确定性对高光谱目标探测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背景复杂度高光谱图像的异常目标检测结果。为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对航空高光谱图像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获得具有不同背景复杂度的高光谱系列图像,而后在图像中嵌入目标,得到背景不确定性不同而目标相同的系列高光谱图像。用异常检测算法对得到的图像进行目标检测,结果表明:(1)背景不确定性越低,异常目标被探测到的可能性越大;(2)混合像元的存在有利于降低目标的显著性,并使得探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3)当空间分辨率的尺度大于2倍目标尺度时,即便背景不确定性很小,由于目标背景的光谱混合,目标检测结果也变得完全不确定。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化探数据中异常下限处理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探究。笔者在亲自野外考察的矿区选取了4种主要成矿元素(Cu、Pb、Zn、Ag)作为参照数据进行具体处理及分析。通过采集土壤次生晕的方法来分析区域地质背景,运用传统迭代法、相对累积频率法这两种传统方法进行数据特征值的分析、并求出地球化学相关异常下限值,最后对得出的异常值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发现,传统迭代法受主观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相对累积频率法只强调元素含量值的频率分布,忽略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信息。因此,笔者又采取了分形(含量-面积)法来确定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下限,其结果与矿区相关资料的吻合程度比较理想。发现分形值异常处均为矿体富集部位,这种方法成功地对成矿元素的异常下限进行了确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光谱背景中存在异常和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角匹配(SAM)加权的核RX异常检测算法。首先对图像背景像元进行K-均值聚类,得到不同类背景对应的聚类中心,然后计算背景像元与聚类中心的光谱角余弦,选出较纯净的背景作为新背景,最后新背景中的每个像元将自己的光谱角信息作为权值,构造加权核RX异常检测算子,通过加权削弱了残留其中的异常和噪声的干扰。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利用真实的AVIRIS和ROSIS-03遥感器采集高光谱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对潜在的异常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提高了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对车辆液力双筒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异常噪声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在大量试验数据和信号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液力双筒减振器异常噪声的时域波形衰减量鉴别方法,经对大量的车辆液力双筒后减振器异常噪声的实际验证,鉴别成功率达到98.5%以上,能够满足一般工厂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检测要求.还对减振器异常噪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对时域波形衰减量鉴别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解释,得出了有实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研究图像均值滤波、中值滤波、低通滤波和多图像平均法等消除图像噪声的方法,比较各种平滑图像处理方法在处理图像噪声中的优缺点,达到在不同环境下平滑处理图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滤波的手指静脉图像增强方法,本算法包括去噪、对比度增强和高通滤波增强.中值滤波在去除图像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了图像所包含的边缘信息,对比度增强加大了血管和背景的整体对比度,最后的高通滤波增强进一步增强了血管和组织的纹理结构.实验表明,本算法不但对图像去噪效果好,而且能有效地增强图像的对比度,改善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新疆恰尔隆一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中,应用Excel电子表格采用"迭代剔除高值法"计算背景值和标准偏差,进而求得异常下限,并根据此异常下限,再利用MapGIS软件绘制出单元素异常图及综合异常图。实践证明,通过MapGIS与Excel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地质找矿快速直观地提供了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新疆乔拉克地区1∶2. 5万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异常提取与评价,应用含量面积法(C-A)确定乔拉克地区Cu,Pb,Zn,Ag,As的异常下限,得到各元素的异常分布图,从而为研究区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依据。由于研究区的地质过程具有多期次和空间相关性等特点,使得异常场和背景场表现为叠加和复合的特点,为进一步从研究区复杂的地球化学背景中分离出与成矿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应用多重分形滤波技术(S-A)分离异常和背景场,强化弱异常,提取致矿异常。为了解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组合元素的分布规律,将主成分分析法和多重分形滤波技术相结合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第一主成分载荷为寻找未知矿床指明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多重分形滤波技术分离异常和背景。研究结果表明,铜多金属异常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受岩浆作用明显,成矿潜力较大,为下一步勘探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潍日高速公路下伏深部煤矿采空区探测精度,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 magnetotellurics,CSAMT)对测区进行探测,并应用"多级"低通滤波法对因多干扰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不合理电性异常进行滤除,以提高测区采空区探测精度。针对不同异常特点,分步实施"多级"低通滤波。首先对在强干扰背景下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异常点剔除;然后,采用中值空间滤波法消除静态效应;最后,利用均值阈值分割法和幂函数法分别去除浅部和深部低阻异常。相比于原始电性特征图,经过"多级"低通滤波处理后的深部采空区有效电性特征得到了明显增强,所刻画的采空区边界更加清晰。依此布设钻孔并实施了钻探,结果表明,物探异常与实际采空区埋深等具有很高的吻合度。方案的有效实施为潍日高速公路施工建设的安全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风力机气动调幅噪声,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在风力机前部左右45°位置测量调幅噪声。对测量数据高通滤波后,求取瞬时d BC值;傅里叶变换后得到调幅噪声幅值和叶片通过频率。采用此方法对1.5 MW风力机气动噪声进行测量分析,发现风机气动调幅噪声与来流风速和湍流有很强的关联。新方法有助于建立风力发电机组的气动噪声测量标准,以更好的控制风力机的调幅噪声。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斯低通滤波的音乐节拍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高斯低通滤波的节拍提取算法,对音乐信号进行能量分析,确定信号的能量包络.在获得能量包络基础上,采用叠加分析的方法,实现在减少有待分析数据量的同时,消除信号的噪声.然后,应用高斯窗函数构造一个低通滤波器,对压缩后的信号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处理,滤除音乐信号中不能决定节拍信息的高频部分.最后,通过峰值检测的方法确定音乐信号的节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提取结果准确,且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以电荷耦合器件(CCD)作为信号接收元件的光电成像器件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CCD器件的输出信号是模拟信号,夹杂着各种噪声和干扰。其中,白噪声和1/f噪声是影响CCD器件输出信号信噪比的两大主要因素。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对CCD输出信号进行低通滤波,然而,低通滤波并不能有效滤除1/f噪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积分时间正弦调制的带通滤波法,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滤除1/f噪声和白噪声。在实际的光谱检测系统中,本文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正交基分解检测算法不适用于海浪磁噪声背景下动目标检测航空磁异常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海浪磁噪声抑制的动目标航空磁异常检测算法.基于Weaver海浪磁场模型提出以观测海洋风浪谱生成的风浪位移信号作为参考噪声输入,利用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算法对海浪磁噪声进行估计和抑制.基于传统正交基函数分解算法和动目标的航空磁异常探测模型,设计了动目标航空磁异常检测算法.仿真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海浪磁场抑制能力,能极大地提高海浪磁噪声条件下微弱磁异常动目标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结构损伤后其柔度增大的特征,在与实测自由度相应的柔度矩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态柔度矩阵变化的损伤预警指标FI 以及运用该指标对实际结构进行损伤预警或异常检测的步骤.损伤预警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包括不含噪声和含噪声情况.该指标的损伤报警阈值可依据结构在无损状态时由健康监测系统或定期检测所得到的实测模态数据以及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结果计算得到.以润扬长江大桥斜拉桥为背景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有无噪声的影响,指标FI 都随着斜拉桥拉索或主梁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大于相应的损伤报警阈值. 在工程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测数据长期、连续地计算并观察指标FI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在FI 值超过报警阈值时给出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探地雷达数据处理过程中各种可能的误差对逆时偏移算法成像效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测试,对模型存在速度误差和数据存在噪声的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模型存在速度误差的情况,选用不同模型速度、不同异常体深度以及简化速度模型的情况进行成像效果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速度误差加大,异常体位置偏离也变大,且异常体深度越大,位置偏离越大。对于各层速度相差不大的层状结构,使用简化的均匀半空间模型进行成像,依然可以较好地分辨地下的异常体。对于存在噪声的情况,选用加入不同噪声水平的数据进行成像测试,结果表明逆时偏移(RTM)算法对噪声有较好的压制效果,即使接收的数据中有效信号的信噪比在-15 dB左右,该算法仍然能将对应的结构成像出来。  相似文献   

20.
从含异常振幅噪声的缺失地震道重建问题出发,引入信息论中的最大相关熵准则,构建以最大化相关熵为目标函数的鲁棒地震道重建模型,降低异常振幅噪声在残差度量中的影响;利用最大相关熵的导数构建伪观测数据,并利用迭代阈值算法进行直接求解,进而实现异常振幅噪声干扰下的地震道鲁棒重建。结果表明,欠采样数据中的异常振幅噪声会严重影响传统压缩感知地震信号重建方法的重建精度,而最大相关熵准则可有效抑制噪声对重建过程的影响,可有效提高重建方法的精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