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子诗歌意象丰富,意蕴深厚,极具艺术张力,例如“秋”意象。本文从三方面论述海子抒情诗中“秋”意象。首先,“秋”象征丰收而荒凉的人世;其次,论述“秋”的感伤;最后,“秋”是幻象丛生的国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风"是现代流行歌曲中兼具"谱曲可唱"的音乐性与"离谱可赏"的文学性之双重特性的类型。以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为研究对象,联系文学理论的有关知识,采用追本溯源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中国风"歌词中韵味无穷的意象美与含蓄空灵的意境美,全面展现怀旧中国背景与现代元素二者合力打造的"中国风"歌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苍蝇》是英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作品通过“苍蝇”意象的运用对人的感情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苍蝇”的意象映衬深刻的个人、社会悲剧,代表了那些命运被愚弄、被暴力禁锢的人们。  相似文献   

4.
韦庄是唐末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其诗作中存在大量的"风"意象。这些意象在形式上具有急、香、清的特点,在承载意义上多象征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怀古伤今和家国之痛,在表达时多节制有度,符合"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审美典范。深入了解韦诗中的"风"意象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韦庄其人其诗的理解和把握,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汉语惯用语"枕头风"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不仅仅指"妻子或情妇在枕上怂恿丈夫的话",社会的发展还赋予了"枕头风"新的含义.这一惯用语与英语惯用语"pillow talk"既有语义的重合又有区别,不完全对等,因此,"枕头风"的翻译在具体语境中应采用创新和变通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观点多认为“风”是民间歌谣,可是“风谣”说如果成立,那么先秦时期就曾出现过一个从人人会作诗(“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到无人会作诗(“《诗》亡”说)的怪现象。同时,两汉以来曾进行过多次“采风”,可是所采到的民歌却无法与“国风”相比。这并不是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愈来愈低,而是“风”根本就不是什么民间歌谣,其实质是“巫风”。或者说,巫是先泰时期的诗人歌手,风是“巫歌。” 文章首先通过对《易经》中古歌谣与《楚辞》的作者皆为巫的考证,论证出《诗经》的作者亦是巫。其次,《礼记》:“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其中“民”在此指臣,引伸为诸侯;“风”指“歌舞为巫觋之风俗”。由于列国的巫觋歌舞之风体现了礼乐制度,所以在礼坏乐崩之际引起了周天子的极度重视,从而所陈之“诗”即是巫觋歌舞时所唱的乐诗。其三,探讨了“省风作乐”的实质与“诗不能作”的原因。最后揭示了巫风中的“性”文化,“郑声淫”等是巫风中性文化的产物。并探讨出孔子“乐正”并不是删诗而是修正或订正诗,即将诗中的“淫声”之处改正过来,使之符合礼教。  相似文献   

7.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1):F0004-F0004
目前,我国出版界“抄袭”之风日盛,已经到了非大力整治不可的地步。本刊从2006年11月开始,对每篇拟发表的论文均要进行查重检索,从中发现抄袭之作。但由于条件所限,难免有百密一疏之处。  相似文献   

8.
托·斯·艾略特(ThomasShearnsEliot1888-1995)是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长诗《荒原则[1]、因推出触目惊心的“荒原意象”而引起巨大的反响。《荒原》问世的1922年,正值一次大战结束不久,社会一片破败萧条,劫后余生的西方人痛感生不如死,传统观念崩溃,新的信念无从建立,精神世界一片荒芜。艾略特的“荒原意象”逼真而传神地表达了人们这一心态,让人们从中看到了自己:荒芜大地上苟延残生的“荒原人”不正是现代人类的真实写照吗?人类世代努力建设起来的文明社会正变成一片荒原.“荒原意象”作为象征主义的产儿,…  相似文献   

9.
在诗歌中,意象是诗人感觉或情思的具象表现,是诗人的意识与外界物象水乳交融般的结合。在这里"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象"是指客观的外界物象,这两者水乳般的交融就是意象。意象营造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并常常包涵着丰富的  相似文献   

10.
据不久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透露,美国新闻界对国会议员接受礼品、免费旅行一事提出了质询。批评者揭露不少议员收取大量礼物,品种五花八门,从油画、雕刻、香水、马靴、录像机、水晶玻  相似文献   

11.
一词多义一直以来都是语义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认知语义学利用意象图式理论能够有效地解释这一现象。利用空间意象图式对汉语动词"绕"的多义体系进行分析,探究以基本意象图式为中心的"绕"的不同意义的生成及连接。旨在以此为例,推动一词多义研究的认知取向。  相似文献   

12.
魏武莲 《科技信息》2011,(11):I0149-I0149,I0416
意象研究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重新解读了《白鹿原》中的"白狼"意象,详细阐述了白狼意象的意义所涉以及其意义生成的层面,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进而加深和全面理解"白狼"这一文本中的重要意象。  相似文献   

13.
师陀乡土小说中一系列封建家族衰亡和底层民众家庭缺失的文本叙述,彰显的是作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时中原农村日益衰败的文化批判意识.同时,师陀的无家情结和对理想家园的追寻也寄寓其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电子通讯工具的日益普及和更加先进,“在家上班”之风正在美国悄然兴起。据纽约林克人力资源研究所的调查,1992年全美国依靠电子手段以部分上班时间或全部上班时间在家里为企业或机关工作的人数达660余万,比1991年增加了20%。这些人被称为“靠电子手段在家中值勤的职工”(Telecommuters)。  相似文献   

15.
意象派诗歌是美国现代诗歌的开路先锋,代表人物主要有:庞德、H.D.罗厄尔等。他们在对待诗歌"意象"上,主要强调意象和"意象并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罗伯特·勃莱、詹姆斯·赖特等把意象派诗歌发展成深度意象派诗歌,无论是诗歌理论或是诗歌创作实践,他们在对待诗歌"意象"上与庞德的意象派诗歌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也强调诗歌的意象,但认为深度意象是对无意识的开掘,强调意象的跳跃和比喻的转换。通过从定义和概念、哲学基础、文化来源以及创作实践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意象派诗歌和深度意象派诗歌在"意象"处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拉帕西尼的女儿》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代表作。主人公贝阿特丽丝被认为是有毒的妖孽,但是她却无异于常人,也没有给任何人带来危害。她的"毒"实际上来源于小说中其他三位主人公——拉帕西尼医生、乔瓦尼以及巴格利欧尼教授内心之恶。贝阿特丽丝之"毒"是他们不愿承认的内心深处的傲慢、情欲、嫉妒的心理投射。贝阿特丽丝之"毒"不仅象征着清教的原罪,也折射了人类内心隐密的罪恶,从中读者可以感受到霍桑对人性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人们普遍认为申不害是法家术治思想的代表人物,事实上名思想也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申不害的名思想对于理解申不害的整个思想体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名与道、法、术存在着重要区别,名是保证君主统治合理性的根本原则,名最终要落在具体的统治方法上。  相似文献   

18.
常华 《科技智囊》2013,(10):18-21
最近,国家发改委一个课题组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规划了55个新城;144个地级城市要建200个新城新区,161个县级城市中有67个要建新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圈地造城、围海造城、削山造城等各种形式的"造城"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最近媒体频频曝光的"新城"变"空城"现象值得人们警惕: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实际入住率不足三分之一、甚至有的只有几十户人家。白天了无人气、夜晚灯火零星,成片的烂尾  相似文献   

19.
意象的组合营造在影视广告中十分重要,以至于有观点认为,广告的创意本质就是意象的使用、连接、组合、跳跃的过程。影视广告中的创意实际是通过对声画元素有机组合来构造的,因此选用合适的表现元素和合理的表达方式能构筑出广告传播需要的情境意象,从而促进购买。  相似文献   

20.
2005年9月22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分别代表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签署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掀开了我国产学研结合的新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