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审美活动,是认识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美的过程。散文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美在于意境深远。本文通过对郑延国和胡作玄,赵慧琪几住翻译家对罗素的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for两译文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两译文所挖掘和再现的美学方面的特征:意境美、忠实美及原作者的性格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5个方面探讨了广告语之美,并总结出广告语翻译的3个美学策略,以便再现原文之美。  相似文献   

3.
冀丽娟 《科技信息》2012,(35):I0222-I0222,I0255
传奇杂剧《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文词典丽、意境深远,其丰富的美学元素令世人称赞。本文试图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汪榕培教授《牡丹亭》英译本,以分析其所富含的人美、景美、情美等非形式系统美学成分,探讨原文的意境美如何再现给目的语读者。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一门科学,也是艺术.作为广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语言也是一门艺术语言,体现出浓厚的美学色彩.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广告语言的美学特征:音美、形美和意美.广告语翻译应该充分地再现广告英语的三美.许渊冲先生诗歌翻译的"三美"标准同样可以作为广告翻译的美学策略,对广告翻译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歌词被誉为可唱的诗化语言,它作为创造声乐艺术美的文学语言基础,具有了含蓄意蕴美、回旋反复美、节奏律动美、抑扬错落美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诗歌翻译质量,使更多读者领略中文诗的魅力,依据诗歌翻译的美学理论,对唐诗英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及江雪三首唐诗的不同英译文为例,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再现原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歌词被誉为可唱的诗化语言,它作为创造声乐艺术美的文学语言基础,具有了含蓄意蕴美、回旋反复美、节奏律动美、抑扬错落美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诗歌翻译质量,使更多读者领略中文诗的魅力,依据诗歌翻译的美学理论,对唐诗英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及"江雪"三首唐诗的不同英译文为例,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再现原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诗是神形兼备的文体。古典汉诗英译应尽量兼顾音美、形美和意美。从音韵的再现看,汉英诗词尽管韵式不尽相同,但都讲究押韵,在翻译转换过程中,可以根据英诗韵式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从形美的再现看,汉诗英译应尽可能采用诗体形式,兼顾诗行和每行的音节数,传译出原诗的形式羡;从意美的再现看,应深刻理解汉诗的意象和表现形式,忠实再现原诗的物境、情境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
翻译美学论     
蔡银慧 《科技信息》2007,(3):115-116
翻译与美的结合产生了另外一门年轻充满活力的学科:翻译美学。翻译美学以美为特征。本文先简述美的渊源及表现,接着强调了译者求美的要求,最后论述了如何求美。  相似文献   

11.
译作之美既与原文即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有关,同时也与译者即审美主体自身的审美条件有关,只有两者处于相互统一,相互作用的审美关系中,翻译作为审美再现过程中才能具有审美效果。本文运用现代翻译美学理论基本构想,对《江雪》多个英译本比较分析,从美学表象要素,如语言、音韵以及非表象要素,如形象、意境的角度分析各个英译本的利弊得失,又从审美主体即译者的审美条件分析在实现审美再现的过程中的得与失,最后从翻译的目的性和功能性角度提出翻译美学标准的相对性,每个译本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2.
广告文本的翻译属于应用翻译范畴,以宣传商品、说服顾客、刺激消费为目的。翻译美学是运用美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信息,来探讨和研究语际转换的具体过程中的美学问题,帮助译者了解翻译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高语际转换能力和对译文的审美鉴别能力。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来看,中文广告语翻译的内涵美主要包括意蕴美、文化美和个性美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陈鸿雁 《科技信息》2007,(1):131-132
本文阐述了从美学角度去翻译诗型广告。文章首先从诗歌的定义和特点得出诗型广告的特征,从音美、意美及辞美三个角度讨论了诗型广告的翻译,说明在翻译诗型广告的过程中也应像诗歌一样重视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学层面来看,科技英语文章标题及其翻译主要有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陈述句式、疑问句式等五种结构。无论哪种结构,设定标题的准则都应当是:以高度概括的方式向读者传递文章信息;方便读者查找、分类及选择。高质量的科技英语文章标题及其翻译应蕴涵朴素美、典雅美、新颖美、生动美、庄重美、震撼美以及神秘美等美学效果中的一种或几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评析了郁达夫的抒情散文《江南的冬景》的审美信息并鉴赏了其英译文对它的审美再现。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翻译这类美文,翻译美学理论应该始终贯穿于散文翻译的各个层面,审美主体即译者要首先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从整体上把握原文的信息后作出符合审美标准的译文,完成美的再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翻译效应学的美学效应标准来评估新疆英语导游词的翻译美学效应。依照导游词的翻译美学效应标准,阐述了新疆英语导游词语言层面的词汇美和结构美以及内容层面的文化美的翻译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17.
英译中国唐诗目的是实现文化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要采用诗化翻译法,做到文化语境顺应。具体来讲。译文语言的选择要顺应原文的意境,再现原文的修辞、风格,准确表达文化词。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总能以其多样灵活的表现形式以及独特的语用价值,向读者呈现其含蓄美,从而达到特定的审美效果。接受美学理论从文学作品文本意义的实现和译者的创作自由两方面给文学翻译以启示,并为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为研究文学翻译中模糊语言的审美再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继而,总结出以模糊译模糊、以精确译精确、以模糊译精确三种具体的翻译技巧,以成功地实现文学作品模糊美的语际转化。  相似文献   

19.
根据翻译美学理论,从翻译审美的主体和客体、翻译方法和翻译效果等方面研究《樱之家》的译文,探究如何在散文翻译中再现其美学特质,并揭示翻译所造成的美感磨蚀。  相似文献   

20.
以李清照的词为研究对象,以许渊冲对其词的翻译为例证,提出以模仿、移情、象征和拟人等美学翻译方法来再现李清照词中意境之美感。这些方法的提出和运用不仅有助于在汉英翻译中完美地再现中国古诗词意境之美感,同时也有助于弘扬中国绚丽灿烂的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