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学术期刊来讲,重视新媒体,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建设,提高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微信公众平台是公众号运营者与订阅者之间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融合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网络社交工具,它成为个人和企业发布信息和吸引客户的桥梁和纽带,是受众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实现了用户的自媒体联动。基于《高校教育管理》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中扩大总用户数、增强用户黏性的成功做法,提出学术期刊加强微信公众号建设的途径:明确定位,差异化运营;增强原创性,内容为王;指派专人负责,制定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化出版和媒介融合的发展影响下,网络环境下"发表"的概念、传播渠道、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信息化时代,民族高校学术期刊要构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现代传播体系,而微信传播具有生产、传播速度快,分享成本低的特点.如何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动学术期刊论文传播,扩大影响力,满足科研成果传播的需求值得重视.本文从高校学术期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必要性,构建框架及提高高校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逐渐成为信息和知识的重要传播途径,作为新媒体代表的微信公众号是传统科技期刊着力建设的新平台。该研究以北大2017版环境类核心期刊为样本,统计分析公众号的开通、运营、栏目设置、文章发布形式、期刊文章目次内容呈现形式及特色信息发布情况。结果表明:85%的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导航栏菜单的设置普遍存在不规范和不完善的情况,其功能也有待改进;74%的公众号提供文章目次推送,推送内容的特色信息较少。针对公众号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增强公众号的活跃度、完善导航栏菜单的设置、推送对读者有帮助的特色信息和加强微信群服务管理模式等4个方面来发展公众号。该研究对当前环境类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号的发展提供参考,对促进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微信传播指数(WCI)是反映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以泰达图书馆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为例,解读WCI指数,并基于WCI的数据分析,探讨如何从微信定位、内容、版式、发布时机、团队建设、互动等多个方面做好微信运营,提升公众号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陈奇 《创新科技》2018,(6):82-85
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期刊传播效果,以促进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科技期刊应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变,进行读者阅读方式的改进。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管理者应该提高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搭建科技期刊微信平台,加快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专业科技期刊的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我国科技期刊微信平台信息传播必须从科研工作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准确定位微信平台传播功能,做好内容推送和其他服务工作,通过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改善传播效果,从而提高科技期刊本身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在健康传播领域,微信公众账号正在以全新传播方式提供丰富、快捷的信息和服务。在激烈竞争局势下,健康类微信公众账号如何优化其影响力值得探究。本文从当下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状况出发,分析了如何遵循搜索排序规则优化用户入口、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分析自身影响力,以及新媒体排行榜的量化指标在影响力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的进步,使新媒体被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在此背景下,高校为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不断推进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完善。而高校的微信公众号服务尚处于发展阶段,平台服务功能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该文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提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水平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借此改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服务质量,确保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基于用户需求构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实践经验,包括根据需求对订阅号和服务号进行选取,根据用户需求优化和开发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通过与相关公司的合作更好地满足读者碎片化的阅读需求,以及通过建立通讯员队伍、找准热点等方式提供有吸引力的原创内容。指出基于用户需求设计和建立的微信公众服务号帮助该学术期刊扩大了在医学检验从业人员中的影响力,旨在为科技期刊构建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疫情期间信息服务情况调研,本文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利用微信公众号更好地为读者和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应急信息服务。通过微信手机端逐一搜索并关注25所广西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阅读并统计其推送信息、推送内容的方式,对疫情期间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从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服务预案、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能力、对读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推广深度阅读、加强微信公众号建设与推广、提高年龄偏大读者的微信公众号关注率六个方面,高校图书馆疫情期间微信公众号应急信息服务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高校自科类学报为研究对象,统计微信公众号开通情况,收集并比较了该类学报微信公众号的基本信息、菜单设置、发布内容、编辑排版相关内容,并通过统计月篇均阅读量讨论了其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效果。根据调查结果给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湖北省高校自科类学报微信公众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对科技期刊效率的提高、影响力的提升、经营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很多科技期刊编辑部都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但却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为此,总结分析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平台在目标定位、内容组织、满足读者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为例,探讨科技期刊如何有效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升杂志影响力,实现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需求,构建校园微信生态已经成为必要之举。校园微信公众号在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并以其服务便捷、方便学校办公管理等优势受到师生的青睐。但其在筹备、搭建、分类及运营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内容定位不准确、缺乏原创、功能不健全等。本文就从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谈起,试总结出优化传播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霞 《科技资讯》2023,(7):184-187
微信公众号以其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建设成本低、精准送达、分享互动灵活、各年龄层用户都能快速使用等优势,迅速攻下了即时通信服务市场,成为时下最受追捧的新媒体平台的典型代表,这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是利好之事。笔者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现状,提出了运营中的几个问题,探讨了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未来成功运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微信公众服务号"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微信号:sdxblxb)现已开通。公众号以新媒体的视角和风格,及时报道行业热点,向广大作者、读者及审稿人提供学报最新资讯和动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主体特征,发现微信健康传播的主体多元化,企业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主体,而政府、医院、传统媒体等影响力较弱;另外还存在大量未经认证的公众号,其主体信息无从得知,且在微信平台的健康传播中具有较大的影响。提出应重视权威健康信息资源的分配和治理,并着力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微信公众服务号"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微信号:sdxblxb)现已开通。公众号以新媒体的视角和风格,及时报道行业热点,向广大作者、读者及审稿人提供学报最新资讯和动态。关注方式: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15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时间、微信名称、微信头像、微信号、微信类型、认证情况、微信推送内容及自定义菜单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当前“985工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设置和服务情况仍有待改善,建议从账号的规范性、信息推送内容的吸引性、服务内容体系的完善性以及推广力度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微信平台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被众多高校所重视。该文通过研究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性及其对高校宣传能力的影响,以福州大学为例,解析"互联网+"视角下高校公众号宣传、高校网络形象构建的现状和问题,探索提升高校公众号宣传影响力的策略,为高校塑造良好的网络形象、加强宣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提高教育影响力,通过层次分析方法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影响力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影响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指标中,准则层中的标题是最重要的指标,权重为0.695;在指标层中,数据直观性、目标指向性和悬念性是影响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指标,权重分别为0.2294、0.2069、0.1844。这些指标决定了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质量,进而影响大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文章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微信公众服务号"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微信号:sdxblxb)现已开通。公众号以新媒体的视角和风格,及时报道行业热点,向广大作者、读者及审稿人提供学报最新资讯和动态。关注方式:1.可以通过搜索公众服务号名称"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添加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