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国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本文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出发,就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以及质量评价等展开了探索,望能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秦丽丽 《科技信息》2010,(19):19-20
教育部2009年起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并开展的又一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全日制的研究生专业学位且有学历的教育。其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也不等同于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非学历,本文就其发展、定位、制度、招生、教学、论文、文凭、教育成本等进行比较探索,以更好地规范其培养工作,确保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过30多年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规模增长速度远高于发达国家在教育发展较快阶段的增长,但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距离的现状,催生了高校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探究,本文拟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推出的"蓝桥计划"的实施探讨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建福  于宝垄 《科技资讯》2011,(22):228-228
全日制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是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新途径。在发展过程中,应大力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设立实践基地所需必备条件、设立程序、实践基地权利与义务等方面探讨了建立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经之路,也是研究生教育适应产业创新升级的必然要求。通过认真梳理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客观分析产业教授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尝试在产业教授制度下,构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要求,是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的要求,是特色名校工程对高校定位发展的要求。而目前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从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所有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确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明确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定位;结合专业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加强知识产权实践教学等方面,切实加强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产权教育。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出石油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必要性。针对石油机械工程的培养目标,对其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准确把握该类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提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研究生教育进一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体实现形式,接着着重分析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产学合作为企业培养应用型硕士人才的有效模式,最后指出了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并进一步强调了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应努力突出工程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认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以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为目标,主要以我校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构建了基于“学赛研用”为一体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了在该模式下,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具体要求,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谢好 《科技信息》2012,(32):72-72
设置专业学位是中国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逐步成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其发展尚未能满足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出发,探讨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专业实践是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切实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必须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途径,规范实践研究环节的监管和评价,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日益受到市场青睐,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成为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专业学位认同度低、高校相关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验,从提高专业学位认可度、创新授课方式和培养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可有效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针对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借助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目标定位、方案设计、课程设置、实践操作等方面构建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达到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我国逐步形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与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有机结合的"双轨制"培养模式下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和非并轨模式下的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但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在该模式下的医学研究生培养逐渐出现诸多问题,可能无法适应现阶段医疗科技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优化培养制度,完善医、教、研体制,是改进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医院校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医学专业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中医药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确界定中医药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医素质的内涵;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实施过程与目标管理相结合;通过中医经其理论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强经典理论知识的培养,优化学位课程体系;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考核,发挥中医师承教育作用;重视培养临床课题的研究能力,提高其临床创新,是保证质量、培养高层次中医学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内容之一,西南大学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招生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为牵引,实施学科专业"中外主文献研读"制度,加强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建设,实施导师岗位审核与动态管理,构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实施研究生教育"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凸显成效和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成为了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而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现代化的发展,全日制高校负担着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和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构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则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但我国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该文将针对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系统上进行重要性探讨及分析,为我国经济发展教育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金树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22-1725
认为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研究生成长、成才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指出了目前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川外模式"。该模式包括保障体系和内容体系,为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9.
蒋红燕 《科技信息》2013,(18):18-18
<正>2009年,国家教育部启动招收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拉开了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序幕。经过4年的发展,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规模日益壮大,201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达到研究生总招生数的30%。《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2013年,硕士招生计划的增量主要用于专业硕士,要将存量部分中学术学位计划按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用于增加专业学位计划。"到201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将各占50%。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专业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招生单位和社会的关注,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地位却没有达到和学术型硕士一样的高度,在具体操作上存在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的探索与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丽丽 《科技信息》2009,(31):J0007-J0008
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既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也不等同于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非学历教育,本文就如何制定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规定〉进行探索,规范其培养工作,确保培养质量,以促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