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穆旦的长诗《神魔之争》的思想情感内涵进行解读和分析,认为这首诗思考并叙述了个体自我的存在是在永恒生命流程里的瞬间或段落,生命本身永不死灭,而个体生命自我内部神与魔,也即善与恶的冲突斗争将永无止息,存在的盲目虚无与价值确证的行动努力组合为全部的人生,共同铸就穆旦诗中生命存在的风景和图景。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诗人穆旦有着"自我折磨"与"折磨人"的双重人格品质,他在对中国现实的深入思考中敏锐地洞察到:在中国人身上有着一种沉疴已久的精神疾病--"灵魂饥饿",这是传统的信仰价值体系崩溃后,新的信仰价值体系未曾建立时出现的一种病症.穆旦针对"灵魂饥饿"这一现实,通过对中外文化的对比考察,找到了一条救治这一精神疾病的药方--基督信仰,借以医治自己和别人.  相似文献   

3.
穆旦是我国四十年代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同时也是西南联大诗人群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本文试图探讨穆旦的诗创作与其大学教育背景之间的关系。“联大”精神为穆旦在现实主义浪潮中选择现代主义提供了依据和先决条件,同时为诗人的现代主义创作注入了现实主义精神。校内浓郁的诗歌氛围,对诗人的创作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鼓舞作用。但穆旦选择现代主义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外文系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西方现代派诗人如艾略特、里尔克、奥登等人的强烈影响。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促使穆旦走上了现代主义道路,并成为我国四十年代诗坛上独具异彩的一位现代派年轻诗人。  相似文献   

4.
穆旦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本文通过对穆旦《诗八首》的分析,说明它所包含的异质情感和理性审视对中国现代 爱情诗传统的终结意义。同时说明在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营养滋润下,中国现代爱情诗的成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的优秀表穆旦,其创作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的意识,他的诗作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矛盾,充分体现着诗情与哲理的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6.
作为上世纪加年代受西方现代派影响颇深的中国诗人,穆旦诗歌与基督教的关系是个不应该被忽略的问题.本文在梳理穆旦与基督教之间事实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的诗歌文本<隐现>的分析,认为穆旦诗歌跟基督教的关系不只是一种借用关系,基督教的影响在穆旦诗歌中不仅体现在话语层面,更涉及到了精神层面,因此穆旦诗歌中有基督教意识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但并不能据此推导出两者信仰层面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中古妇女在家庭中的生存状况及其生活风度也有某种自信与潇洒,其恋爱婚姻生活是情深且又通脱;南朝文学理论的热点问题是对“情文”关系的讨论。上述二者构成中古“悼亡”诗的背景。潘岳“悼亡”强调妻子亡去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江淹“悼亡”组诗有着各种角度的叙写与抒情;中古还有为他人而作的“悼亡”诗。中古“悼亡”诗的写作模式有三:诗作的哀痛之情在沉浸铺陈与抑制劝慰之间展开,与自然界的事物循环往复相比人生只有一次,诗人自我的孤独与悲伤。中古“悼亡”赋、文有叙事意味,夫妇双方都写到。思念诗作的叙写则从对方着笔。  相似文献   

8.
苗莉为邢台文坛有成就的女性散文作家,她的用文充满了“情”味,亲情,友情,对祖国河山之情,对人民之情,表现得淋li尽致,这种情,空灵,柔软,细腻,如云似水,如歌如泣,她的写法是传统的,却创造了优美的散文意境,其散文的可贵,在于她写了人性,人生,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她的特点是把散文的意境美和人性美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9.
"普鲁弗洛克"是西方现代派诗歌先驱人物艾略特笔下的"多余人"形象。作为具有异质性、叛逆性和现代性的中国新诗开拓者,穆旦深受艾略特的荒原意识的影响。在对自身的怀疑、否定和绝望之中,拥有可贵的自审和反思精神,并通过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生存环境的深刻把握,塑造了一个分裂、挣扎、残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破碎和变幻的自我,正是一个"普鲁弗洛克"似的"多余人"。  相似文献   

10.
刘德群 《科技资讯》2009,(6):221-222
网络可以构成一个似同现实生活的虚拟的网络空间及虚拟的自我生存的网络环境。这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非常之大。由于虚拟的网络现实可以巅覆现实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可以不受法律的、道德的、社会习俗的制约,凭着自己的想像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成就自己的一切。这就降低了现实社会文化生活及其思想观念的社会调节力度,从而构成了这个现代技术文化生活的负面性。  相似文献   

11.
从徐坤对现代文化语境中女性生存体验的书写、围城内外女人们的自我探求、两性关系的和谐之思等方面,探寻其女性文本书写的独特意义,力求对当代知识女性生存境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穆旦诗里不但包含着“现代意识”,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意识”,正是丰富的“历史意识”使得穆旦作品的现代意识的深度和广度超越了其他“九叶诗人”的诗作。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年代是穆旦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也是穆旦研究的第一个阶段。从40年代初期到40年代中后期,穆旦作为学院派青年诗人受到老一代诗人的重视,同时得到具有学院背景的青年批评家的积极评价。本阶段穆旦研究的意义在于:在世界现代诗歌传统的背景上以比较文学、文学社会学和文学心理学等方法对穆旦及其诗歌作品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和评估,对穆旦的出现做出了及时的和积极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毕淑敏、曹征路在书写下岗女工这个群体的生存道路时,不约而同地做了让其昂起头颅的设置,这种明显的倾向性在昭示当代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和义愤之情的同时,也限制了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真实可信度。另外,在引导下岗女工们重新找回自己失落的尊严的同时,我们也应注重对其生活方面的伦理进行关切。  相似文献   

15.
在穆旦的诗歌中,“我”的言说、理性的思辨色彩以及独特的受难意识等使他的诗歌充满复杂性和智性,他用各种强烈的个人经验(个人性)来表达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公共性),并且能够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使他的诗歌走出自我宣泄的个人性而走向具有普遍真理的公共性,上升到对生命的追问,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的高度,创建了属于穆旦的独特的诗歌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给孩子们     
《少儿科技》2008,(9):1-1
丰子恺(1898~1975),现代作家,著名画家。这封给孩子们的信,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呈现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画面,表现了丰子恺对儿童率真天性的热爱和对儿童世界的向往之情。  相似文献   

17.
浅析盛唐诗歌中的黄昏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唐的黄昏意象表达了盛唐诗人功业未成的失落之情、孤独漂泊的相思之情 ,揭示了盛唐诗人参禅悟禅却不脱离俗世的自由之意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倾慕之情 ,表现出盛唐诗人对个体生命的思考及由此而产生的悲壮之情 ,展现了盛唐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8.
欧光安 《科技信息》2012,(10):23-23,25
穆旦(原名查良铮)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当代著名的翻译家,目前国内对其翻译作品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诠释学翻译理论是20世纪中后期重要的翻译理论支派,影响深远。穆旦译诗的诠释学译论分析和文本细读表明,在等值因素翻译的"得"与"失"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均衡,在译文表达上充分考虑到了译文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达罗卫夫人》和《到灯塔去》两部小说中,伍尔夫探讨了现代人有效的生存状态,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的同时,主要人物都不忘回归自我,任意识随意流淌,展现完全真实的内在自我,在自我宣泄和与他人交流中达到平衡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0.
聂明强 《科技信息》2003,(5M):25-25
女性形象是她作品的主题。在她看来,中国许多的女性体现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无论是传统的女性,还是现代的女性,她们对情的执着追求,对生活与大自然无限热爱,对女性历史问题的反思和现代女性的自我觉醒。在画家笔下都形象而生动地得以具象化,让那静止的工笔人物或写意人物动了起来,靓了起来。在读者欣赏女性那清雅恬静美的同时,也联想起她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