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化学是理工类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在“碳中和”背景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要求,亟需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化学课程体系。碳中和内涵与绿色化学理念高度契合,本文通过绿色化学典型案例启发,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和思政元素结合设计,对大学化学课程与绿色化学理念融合进行了探讨。实现了课程专业知识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并融入课程思政,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强化其绿色环保意识,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明确要求学生应“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表明绿色化学思想已成为化学课程与教学的一项重要的目标和内容。为此,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落实绿色化学思想的研究是广大化学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目标和原则等方面,阐述了对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华玲 《科技信息》2014,(14):19+35
《工程化学》是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结合,对提高学生实践素养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工程化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根据《工程化学》不同的教学对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工程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汽车制动系统诊断与维修"是汽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项目组通过凝练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挖掘各个项目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修改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方案,采用显性表达、隐性思考、柔性拓展等方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并将思政目标达成度纳入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学生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而且显著提高了职业道德、劳动精神以及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植物纤维化学是林产化学专业的一门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制浆造纸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木质纤维原料的利用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目前“植物纤维化学”课程的特点和现有的教学模式导致“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部分.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与探索,针对“植物纤维化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将“研究案例教学法”引入到“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中并实施.本文也列举出两个例子对该方法进行说明.教学实践结果表明,研究案例教学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该门课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而且也能够提升教师的知识面和业务水平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无机元素化学内容丰富,体系庞杂,知识点分散,使得该部分教学内容成为无机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不利于学生掌握.结合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从优化教学方法增强课程吸引力、扩展新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结合化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探讨了无机元素化学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从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困惑入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高职商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框架,包括公民素养、家国情怀和职业品行3个因子、10个要素,从而为挖掘思政内容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提供框架性指导.从学生课程思政元素的认知度、学生课程思政的教学偏好、学生课程思政的自我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课程思政的学习特征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化工类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现状出发,研究了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指出了《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内涵、《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确立的依据、《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时应把握的原则.研究展明,《基础化学》分层教学对于现在高职高专由于高考现状导致的学生基础的明显差异性,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础化学》是煤化工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中将按照四大模块组合,循序讲解,不论学生未来能否用得到都必须系统讲解。既浪费课时又没有好的教学效果,也不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要求,为了从根本上对《基础化学》课程进行改革,提出树立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按照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重组课程基本结构;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精讲重点严练技能;采用做、导、论、创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等观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课程“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分析”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该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然后,从挖掘“思政”元素、探索融入路径与设计思政教学案例等三个方面阐述本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方案。并且,以“‘三省六部制’案例融入包图设计”的教学为例,介绍本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分析”课程引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以提升知识习得能力;强化实现民族复兴责任感及职业道德感,有助于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在课程较少的研究生教育以及思政元素相对较少的自然科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深入探讨。以研究生自然科学课程微生物与发酵技术为例,通过对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将思政元素“基因式”嵌入课程中,从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及教学反思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执教能力以及在其他相关自然科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宋美荣 《科技信息》2011,(9):108-108,96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对结构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问题,从量子力学发展史、重视结构化学的应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数学软件技术、教学评价多样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培养学习兴趣是《结构化学》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对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良好专业习惯的培养对未来专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本文就化学教育专业习惯的定义与构成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专业习惯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化学教学论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明确角色-进入情境-紧扣细节、反复多练-正向迁移"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良好化学教育专业习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工科教学中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常规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赛促训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学习电力电子技术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通过探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蕴含的潜在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电力电子课程教学中,发挥课堂立德树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充分挖掘了“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了将思政元素引入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同时,设计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实施路径,优化了教学考核细则,开展了思政元素切入点、切入方式与方法等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他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大格局和大视野,强化科技报国担当,从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出发,分析工科专业课程思政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缺少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模式、思政元素植入简单、缺乏相匹配的考核评价体系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构建“双课堂”课程思政模式、优化课程思政元素供给、建立多维度的课程思政成效考核评价体系等优化策略,可提升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价值,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如何在高职理工类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是现阶段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为例,探索出“修订教学文件,明确思政目标”“遵循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建设课程资源,打造思政载体”“重塑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环节”“创新评价体系,评价育人效果”五个方面开展高职理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人才不仅要掌握宽厚的知识,还应具有人文素质,即:健全人格,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美好心灵.本文通过化学教学中的几个实例,旨在真正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一种理念和常规,踏踏实实贯彻在每一天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四方面“适时、适度、适量”地渗透绿色化学知识 ,使学生了解和接受绿色化学理念 ,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并采用平行班对比法进行实验研究 ,通过为期一年的实践与探索 ,对两个班学生的化学成绩和环保意识 (问卷调查 )平均分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中结合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特点,通过介绍天然药物发展史、改变教学模式、介绍新成果等方式,加强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