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宋杰出抗金志士,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晚年乡居信州之带湖和瓢泉,长达20余年。稼轩词626首,有三分之二创作于信州。信州的山水田园及其生活,对稼轩词创作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考证稼轩词所涉及到的信州古今地名,有利于加深对辛词的埋解和对辛弃疾的深入研究。我在上饶20多年工作中,对稼轩在信州的创作环境及词中涉及的信州地名,进行了历史考证和实地考察,对当代部分专著中的稼轩词信州古今地名注释,提出如下考辨,就正于稼轩词研究的专家学者。一、带湖:位于信州府城北里许,古茶山寺东,今上饶市北郊,上饶市第一中学东侧至北门乡龙牙亭一带田园山地。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中国词学研究会、上饶师范学院联合发起的纪念辛弃疾诞辰870周年"辛弃疾与词学"国际学术论坛,于2010年10月在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成功举行。与会代表对辛弃疾的思想、政绩、辛氏家谱、辛稼轩笺注、稼轩交游区域以及交友群体,词与音乐的关系以及辛词与词学的应用型研究都做了深入的探讨。关于辛稼轩研究的文献资料、对辛稼轩的传播和接受研究,以及词体盛衰的研究,是本次论坛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历史资料与稼轩词的分析,可发现,庆元二年对稼轩俳谐词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辛弃疾遭受了政治大风波与遭遇了生活大灾难,但反倒使辛弃疾的词风也由悲壮、悲凉转为谐戏、幽默,稼轩俳谐词不仅数量大增,而且视野开阔,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的作品及其事迹最晚在朝鲜时代的中期已经传入了朝鲜半岛,朝鲜文人在私下和答与文学评论中频频提到辛弃疾,对其文学成就、为官政绩以及爱国思想均有所评述。作为宋词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在朝鲜文坛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无论是怡情酬和之作还是抒发愁闷之作,稼轩词都备受朝鲜文人的关注。辛弃疾得到高度评价的斐然政绩,尤其在救荒方面体现出的远见卓识,给予朝鲜文人以深刻启发。贯穿词作与实践的爱国情怀,再加之壮志难酬的悲愤,令许多朝鲜文人为之动容扼腕,使得仁人志士们打破时空的局限在朝鲜半岛上与辛弃疾同"拍栏杆"。通过朝鲜文人对辛弃疾的评述,可以发现朝鲜文坛与中国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彩云深处稼轩风--论稼轩词对滇词的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作为宋词一位大家,影响深远。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元、明、清三代竞有不少人的作品明显表现出“稼轩风韵”。滇词优秀作家有意追求“稼轩风”。他们以身世之感入词,表现真性情,并承袭了稼轩词中所蕴含的人格意识、社会批判与历史反思意识,觅求知音与“回归”(归乡、归隐)意识。其艺术风格,或潜气内转,或纵横捭阖,或悲慨淋漓,或超尘高蹈,从而使滇词具备了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相当的文化品住。  相似文献   

6.
屠格涅夫创作中有两种爱情范式:一是以心灵的吸引为基础的“理想型”爱情;二是以不平等的“奴役”为基础的“生活型”爱情,两者在产生过程、感情性质及人物设置等方面均呈现出鲜明对比。在观念上,屠格涅夫肯定前者而摒弃后者,而在现实中又不得不承认后者总是击败前者,由此折射出他爱情观中的矛盾与悖论。  相似文献   

7.
唐诗中梧桐意象蕴含着丰富的爱情意义。在爱情诗中,梧桐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用来表达相思离情;在怨诗中,梧桐寄托了思妇与宫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梧桐与明月的意象组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恋爱中的男女那些细腻缠绵的心理状态,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心中炽热的爱情渴求;梧桐与凤凰的意象组合有如一对痴情的恋人,具有鲜明的爱情色彩。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创作了33首登临词,分属于其人生经历的各个阶段。这些登临词的内涵富于变化,从中可以略窥辛弃疾一生的心路历程。稼轩登临词内涵的变化可以从前期、中期与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加以考察:第一阶段为江淮、两湖时期,其词主要抒发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满腔愤懑以及念家忧国、故土难归的羁旅愁情;第二阶段包括带湖隐居、七闽宦游与瓢泉隐居三个时期,其词主要展现了辛弃疾虽体察到仕途艰险,却又不甘心隐居的心理矛盾;第三阶段为两浙、铅山时期,其词表达了辛弃疾对当前政局的清醒认知和对历史功业难以久远的哲思。这三个阶段意脉相连但其主要内涵各不相同,共同勾勒出辛弃疾一生的心理轨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壮志难酬之情从始至终贯穿于稼轩不同时期的登临词,但却呈现出由显到隐的趋势,这也体现出辛弃疾登临词内涵的变化,进而表现出其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畲族民间情歌可谓丰富多彩。从爱情生活发展的过程来看,畲族男女青年从相识、初恋、热恋到喜接良缘,在爱情生活的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数量众多民间情歌。既使爱情受到挫折,男女青年们也用民间情歌来相互鼓励,或对破坏爱情的一方或是对来自社会的压力进行有力的鞭挞。不同爱情发展阶段的畲族民间情歌,就像一组组反映爱情心理发展变化,展现爱情心理奥秘的诗篇,把畲族男女青年在爱情生活中的不同阶段的各种微妙的爱情心理都表现得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古往今来人们歌唱不已的一个主题,但经过比较,就会发现中西方文化中爱情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差异。本文试图从中西方爱情观念的这种差异出发,结合传统文化的研究重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爱情模式,以期加深对此问题的理解与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晚唐以后,随着城市商业功能的逐渐强化,古典爱情理想光辉在商业化的酒宴歌楼觥筹交错的声色调笑中逐渐黯淡,审美趣味以富艳为美,文学中女性形象非伦理化,脱离了现实人伦的束缚,成为"被看"对象,爱情抒写的托喻色彩渐趋淡化。  相似文献   

12.
中晚唐以后,随着城市商业功能的逐渐强化,古典爱情理想光辉在商业化的酒宴歌楼觥筹交错的声色调笑中逐渐黯淡,审美趣味以富艳为美,文学中女性形象非伦理化,脱离了现实人伦的束缚,成为"被看"对象,爱情抒写的托喻色彩渐趋淡化。  相似文献   

13.
李濂评批的《稼轩长短句》是仅存的明人评批的宋人词别集,所评词多达三百余首,涉及到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用字押韵等,每条用语不多,但对今人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弗洛姆在论著中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主张:爱情以异化为前提条件.同时也要克服异化。我们梳理了前者论证中结合的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观、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疗理论,同时提出了后者的观点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精神理想的相承关系。并且结合上述论述,构建了爱情与异化关系的分析图示,再次重申哲学家对于爱情主题的思考与给予人们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浅论辛弃疾爱情词的心理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角度来探析辛弃疾爱情词,可发现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坎坷的仕途经历以及敏感细腻的个性是构成其爱情词的三个心理基因.  相似文献   

16.
辛弃疾被称为豪放词人,他词作的内容主要是抒发壮志未酬的情感,风格以豪放雄杰见长,然而作为宋代词坛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词作内容又是多方面的,在抒发报国之志的同时也写下了不少吟咏山水之作。他的山水词或带有比兴寄托,余味无穷,或讴歌祖国山河,壮丽秀美。这些词作凝聚了稼轩特有的感受,是构成稼轩词多种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悲剧《关狄亚》中女主人公关狄亚和法国梅里美的批判现实主叉作品《卡门》中女主人公卡门,是世界文学画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人物形象,有人称她们是天使,有人说是妖妇。围绕爱情悲剧主题,立足于社会现实,从女性视角比较了两位女性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其存在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详尽地展现了主人公爱情的过程和丰富细节,同时也涉及到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很多现实问题。除了写爱情,小说里还涉及了作者对人生与时间的思考、对我们与世界关系的探索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  相似文献   

19.
《大浴女》对爱情、婚姻与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浴女》这部作品中,铁凝探讨了人类的爱情,婚姻与性,阐述了自己理想的爱情与婚姻完善结合的观念,她认为,爱情是相互关心,永远默契,性爱和婚姻的基础是爱情。  相似文献   

20.
恋爱结婚是青年的重要人生课题,当前,大学生的爱情折射出许多伦理问题,必须及时纠正、正确引导和加强管理。爱情伦理教育是化解大学生爱情中的危机和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应通过爱情伦理教育,树立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和培养大学生的爱情责任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美满的爱情支撑,同时健全高校教育体系和完善高校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