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资源分布矩阵的二分网聚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原始二分网的聚类方法,该方法利用二分网上的资源分配过程得到资源分布矩阵,然后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向量进行聚类,用F统计量判定最优的聚类结果.该方法在探测社团结构明显的人工网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3种强化管在不同碳酸钙溶液浓度和流速下的动态结垢实验,得到碳酸钙浓度、流速和不同管型对碳酸钙析晶垢结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浓度增大,使溶液中均相成核速率和所形成晶核的生长速率增大,使溶液换热表面界面的污垢晶粒浓度和成垢离子浓度均增大,前者使更多的污垢附着换热面,而后者使表面异相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增大.流速增大,使光管表面形成的晶核、污垢晶体和污垢热阻均减少,而诱导期延长;使平直和锯齿斜翅管初始成核增多,但诱导期延长,而结垢量和污垢热阻减小.平直和锯齿斜翅管在清洁状态和结垢状态下均具有比光管更大的总换热系数、更小的污垢热阻,尽管结垢量略多.在相同结垢状态下,锯齿斜翅管的结垢量和污垢热阻大于平直斜翅管的,但是,其总换热系数仍大于平直斜翅管.  相似文献   

3.
为了认识断裂密集带在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聚集成藏中的作用,利用地震解释结果对断裂密集带的发育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发育有大量T2断裂,这些T2断裂在平面上呈35个密集带分布.它们主要是由基底活动、斜拉调整和火山口分布控制形成的.通过油藏解剖及油成藏条件空间匹配关系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成藏模式: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其内超压作用下沿着断裂密集带边界断裂向下伏扶杨油层中运移,再在浮力作用下向断裂密集带两侧扶杨油层侧向运移,在地垒构造上的断块或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通过断裂密集带与油分布关系研究,得到断裂密集带对扶杨油层运移成藏有4个方面的控制作用:①断裂密集带两侧是油聚集的有利地区;②断裂密集带附近,扶杨油层距青一段源岩底面越近的油层,油越富集;③断裂密集带两侧地垒构造是油聚集的主要场所;④距断裂密集带边界断裂越近,油井产能越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无刷直流电机转子位置检测研究,提出了以TMS320F2407芯片为内核的综合转子位置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有位置传感器和无位置传感器的优点,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黏接结构缺陷检测是目前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亟须解决的应用问题.基于超声斜入射法对黏接结构中存在的紧贴型缺陷进行检测研究,制作了板厚为5 mm的含紧贴型脱粘缺陷的试样,采用水浸聚焦探头对试样分别进行垂直法和斜入射法的C-扫描检测实验,分析了不同入射角度对紧贴型缺陷检测以及气泡缺陷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斜入射法相较于垂直入射...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泛应用于水轮机、风电机组等设备中的滚动轴承存在早期故障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频移变尺度振动共振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频周期激励促使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的噪声能量转向轴承故障特征频率,并自适应地频移变尺度轴承故障特征频率使其满足振动共振的小参数检测条件,最后通过参数优化最佳地检测出轴承早期故障。利用轴承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技术相比,所提方法的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同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获取电离层TEC(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数据相比,传统的电离层垂测、斜测等短波段数据具有特征参数丰富、高度分辨率高、历史数据多等优点。为利用电离层垂测和斜测数据,研究地下核爆引起的电离层扰动。本文利用2016年1月6日朝鲜地下核试验当天的斜测、垂测数据分析电离层扰动现象。结果表明,本次地下核爆造成的行波电离层扰动为小尺度电离层扰动,传播速度在150.3-158.7(m·s-1)之间。同时核爆发生后半小时在距离爆点421.4 km处,观测到foF2较月中值增加了0.7 MHz,较1月5日、1月7日在2:00 UTC(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的foF2(F2层临界频率,critical frequency of the F2 layer)增加了0.5 MHz,极有可能是地下核爆通过岩石圈-大气圈-电离层圈耦合机制造成电离层电子浓度增加。本文分析结果与其他文献资料非常吻合。由此可见,基于短波段电离层探测方式感知电离层扰动从而实现地下核爆炸事件的监测,是一种有效的核爆电离层效应监测手段,可与其他直接监测手段相印证,提高核爆事件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分析在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级估量测量表”,“竞技心理能力量表”和灰色关联分析数学方法,揭示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与运动成绩变化的制约关系。研究表明,竞技能力具有鲜明的专项特点,竞技能力诸要素的影响力是以关联度的量值和关联序的位次表征的。通过实例运算,介绍了点关联度,斜关联度,点、斜关联度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相对简单、有效的划分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的方法.该算法利用复杂网络的转移矩阵P和K均值聚类算法来划分社团结构,并且用F统计量判定最优的聚类结果,在探测社团结构明显的人工网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基尔霍夫衍射积分理论,分别推导涡旋光斜入射轴棱锥与凸透镜后的衍射光场表达式.提出一种利用轴棱锥检测光束拓扑电荷数信息的简单可行方案,并将此方案与凸透镜聚焦斜入射涡旋光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轴棱锥聚焦斜入射涡旋光检测拓扑电荷数信息的方式无需对检测点进行严格定标,实际检测工作中该方案更具备灵活性,适用性也更为广泛.通过对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验与理论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钻孔柱状图是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中常用的辅助工具,绘制柱状图需要绘制岩性花纹,并且岩性花纹与岩性名称一一对应。主要针对钻孔柱状图的具体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矢量花纹填充方法,即将花纹以线的形式分解到填充区域中,然后根据线的参数决定该段线是否绘制。同时针对地层岩性复杂性的特点,研究了复合矢量花纹填充算法,将比例因子考虑到算法中,实现多个花纹填充问题。实验快速通过了紫金西北段矿区钻孔柱状图的绘制,充分证明了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弹体斜侵彻多层间隔混凝土薄靶姿态容易偏转问题,建立了弹靶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以及相结合的弹体姿态偏转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弹体外形参数对侵彻单层薄靶姿态偏转角速率变化以及多层间隔薄靶弹道容易发散的物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钝头大长径比弹体外形侵彻多层间隔薄靶弹道更稳定,弹体扩尾结构对弹道发散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弹体姿态偏转性能缩比考核时,需对靶板厚度、层间距均进行等尺度缩比,实现缩比弹体在运动中所受阻力、力矩等物理量的等效.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研究喷注内部动力学起伏的区别夸克与胶子喷注性质的新方法。用蒙特—卡洛方法证明了横动量阶乘矩的标度性质在这两类喷注中非常不同。对于夸克喷注,随着分割数的增大而很快地趋于饱和;而对于胶子喷注。趋于饱和很慢,这样就得到了夸克与胶子碎裂动力学之间的一个定性差别。  相似文献   

14.
如何快速而准确地定位到人脸,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尺度人脸检测方法.首先用全卷积层替换VGG网络中的全连接层,然后用二分类代替分类层,最后进行该算法下的人脸检测,通过对待检测的图片进行多尺度变换并将其输入到全卷积神经网络中,得到相应的概率矩阵,人脸图框通过非极大值抑制法获取.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准确率较高,检测时间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低信噪比和高频偏条件下,CDMA2000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研究了CDMA2000 1x EV-DO反向接入信道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接入信道物理层分组数据进行获取的方法。首先利用滑动匹配与功率谱分析的方法对接入信道前缀进行捕获,当本地产生的同步序列与接入信号同步时,其功率谱在残余频偏位置会出现一个尖锐的谱峰;然后根据谱峰的幅度和位置获取信号的频偏并对接收信号进行频偏校正;最后根据系统特点获取接入信道物理层分组数据得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识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矩形窗缩放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双线性插值法与矩形窗缩放算法进行了详细讨论, 该算法与双线性插值算法有相似的算法复杂度,但有较好的高频特性.用Matlab对最邻近插值法、双线性插值法、矩形窗缩放算法进行了比较,并详细说明了基于矩形窗缩放算法的FPGA实现过程.该算法在硬件消耗不大的情况下有较好的图像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抑制传统后向投影成像方法产生的伪影,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尺度维纳后滤波的伪影抑制方法。首先,针对步进频连续波MIMO雷达,将频域BP成像方法建模为一个二维无失真波束形成器;然后,利用带尺度因子的二维维纳后滤波器使波束形成结果的均方误差最小;最后,分析了尺度因子对单目标和多目标成像性能的影响。现有基于相干因子(CF)的伪影抑制方法仅是所提方法具有不同尺度因子时的特例。通过选择适当的尺度因子,该方法可以克服CF方法的一些局限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距离向和方位向都能有效地抑制成像过程产生的伪影。  相似文献   

18.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ock wave and turbulence has been studied in supersonic turbulent mix layer wind tunne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blique shock wave and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and the influence of large vortex in mix layer on oblique shock wave have been observed by NPLS technique. From NPLS image, not only complex flow structure is observed but also time-dependent supersonic flow visualization is realized.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hock wave and turbulence is discussed based on high quality NPLS image.  相似文献   

19.
为实时高精度获取铁道二进制频移键控信号的上、下边频和基带低频信息,提出一种可兼容国产制式和法国UM71制式的频率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将自相关解调技术、FFT技术、能量重心频谱校正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算法简单且计算复杂度低,在FFT长度选为256时,频率测量结果即可符合技术要求,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将无线局域网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字段作为检测入侵的分析对象,提出了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无线局域网MAC层入侵检测方法.采用了基于控制台、服务器、代理的3层分布式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框架;基于HMM模型对无线局域网的MAC帧头部进行建模;利用正常的无线局域网络数据对HMM进行训练,并记忆正常系统下的数据包行为.由此,检测发现了出现概率小的数据包或数据包序列,并制定了入侵检测阈值.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已有的无线局域网MAC层攻击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比较低,并能检测未知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