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搜集CNKI数据库中1986年至2012年与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密切相关的文献,从各文献的主要研究对象、空间尺度和指标分类3方面开展了文献发表量的频率分析,重点对不同文献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开展了统计与使用频率分析,总结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研究现状、重点和热点,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阐述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内涵及主要内容,通过Delph方法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选取综合、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效率与生态环境5方面作为准则层,提出万元GDP用水量、去气候变异化农业用水效率、水资源可持续性指数、单方水COD含量等6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阐述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内涵及主要内容,通过Delph方法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选取综合、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效率与生态环境5方面作为准则层,提出万元GDP用水量、去气候变异化农业用水效率、水资源可持续性指数、单方水COD含量等6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文山州近10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SLC-PP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出足球联赛竞争(SLC)-投影寻踪(PP)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以文山州2006—2015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为例进行实例分析。通过6个典型高维测试函数对SLC算法进行验证,并将仿真结果与教学优化(TLBO)算法、灰狼优化(GWO)算法、差分进化(DE)算法、混合蛙跳算法(SFLA)、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帝国竞争算法(ICA)的寻优结果进行比较。从综合、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5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SLC-PP模型,并基于投影系列均值z及标准差σ构造低水平、较低水平、中等水平、较高水平和高水平5个等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标准对实例进行评价,并分析近10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a)无论是单峰还是多峰函数,SLC算法寻优精度优于TLBO和GWO算法,远优于DE、SFLA、PSO和ICA算法,具有寻优精度高、收敛速度快、极值寻优能力强以及收敛稳定性与可靠性好等特点。(b)SLC-PP模型对实例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均为:2006—2007年处于低水平,2008—2012年处于中等水平,2013—2015年处于较高水平,水资源利用效率随时间呈提升趋势,且提升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集对分析和三角模糊数理论,建立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评价模型。通过理论分析、频率计算和数据统计,选取14个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式计算各指标组合权重,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原因。在联系数方法的基础上,用减法集对势分析各样本水资源承载力态势。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2015年各指标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省各地级市水资源承载力状态的主要因素为单位面积灌溉水量、单位面积地下水资源量、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山东省总体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和轻微超载状态,在水资源禀赋条件稳定的情况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生态环境,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国内外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一个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新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三种度量指标,即水量指标、人口指标和社会综合类指标;分析了国内外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张家口市水资源供需现状为依据,以张家口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背景,把常规趋势预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发展参数,选取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率、万元产值用水量、耕地灌溉率、生活用水定额、生态环境用水量6个评价因素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通过分析预测结果,针对目前和将来水资源利用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张家口市水资源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配置机制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水资源的放任自由使用、完全垄断经营、国家集中配置、市场配置及水权交易配置5种水资源配置机制博弈模型,并通过对这5种模型的比较分析,寻求一种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可实际操作的水资源配置机制.分析后认为,采用水权交易配置模式既可以保证基本的民生用水以体现公平,又通过允许水权交易促进取水者努力提高节水水平,并使水资源能配置到更能产生高效益的行业和单位,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出了水权交易配置模式是水资源最优配置机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水污染问题的增多,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突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缓解供水矛盾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选取2014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供水总量、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量及地区生产总值数据,采用基于决策单元规模收益可变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113个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分析效率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113个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水平较高,但仍有一定进步空间,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显著。中国东部城市综合效率普遍偏高,东北城市和中部城市综合效率次之,西部城市综合效率偏低且效率分布两极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不同的因素给水资源短缺风险所带来的贡献,将风险因子划分为致险因子和承险因子,并设计了5个风险评价指标来构成水资源系统风险的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制定风险等级来体现目标区域的水资源现状,最后利用灰色模型理论对目标区域的水资源未来发展趋势建立了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多尺度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水资源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陕西、山西为研究区,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开展了多尺度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与常见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不同,本文使用与空间尺度无关的评价指标和函数法评价方法,用于多个尺度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初步研究表明,省级行政区尺度有助于把握区域总体水资源脆弱性特征;地级行政区尺度的空间分异比省级行政区明显,部分地级行政区可能对省级行政区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水资源脆弱性大体由南向北升高,评价指标的变化趋势与水资源脆弱性的变化趋势一致;相同或相近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结果,可能由不同原因造成.根据评价结果,本研究从提高用水效率、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开发新水源和治理水污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是目前风险领域研究的热点.为分析中国水资源的短缺程度,根据水资源系统存在的风险构建了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可变模糊模型,基于熵权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权重,对全国80个二级流域水资源风险开展评估.结果表明:1)水资源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可以解释各流域现状水资源短缺风险;2)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结合更为合理的确定指标权重;3)基于GIS的风险区划表明我国水资源短缺风险空间差异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研究结果为国家宏观水资源管理及风险应对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学》2017,(2):314-318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分别选取15项相关指标全面衡量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现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将众多指标综合为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禀赋和农业用水效率三大主成分,通过计算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对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整体近年来水资源承载力不断增长,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因素.同时,湖南省内部各市、州承载力分布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承载力较大,以长沙市为中心趋于饱和状态,西部地区承载力较小,尚有大量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4.
陈万国 《科技信息》2009,(22):I0313-I0313,I0305
本文在系统地概括和分析嘉祥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近年来全县水资源合理优化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客观地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笔者认为进行开源节流,优化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厉行节约和防治水资源污染、强化水资源管理适度的建立健全和实施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优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分析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以安徽省16个市为例,首先构建CCR-DEA模型分析各市区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情况,利用BCC-DEA模型从规模和纯技术的角度分析区域水资源利用无效的根源,然后采用SE-DEA模型测算出水资源利用超效率值,评价各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利用SE-DEA模型测算水资源利用超效率能够使效率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安徽省在2016年水资源利用,整体效率较高,但各区域间存在较大效率差异.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的水资源利用超效率值较高,范围为1. 225~1. 866;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六安市的水资源利用超效率值偏低,范围为0. 741~0. 895.水资源利用无效的区域主要是由于其规模效率低下引起.在空间分布上,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中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中出现的历史样本不足、不同评价对象落在同一风险区间导致评价对象风险程度难以区分的情况,建立了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风险率、脆弱性和可恢复性作为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扩散理论将评价指标离散成多个点,将单值信息扩散至离散点,并在此基础上构造水资源短缺模糊评价矩阵,并将其应用于西安地区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且可行。  相似文献   

17.
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涵为指导,利用云模型构建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模型及其经济推动、技术进步、用水调控、生态规制、社会保障5个因素的测量体系,并结合关联函数对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进行分析.历史时序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在1997~2014年间存在短期波动,但整体上保持上升趋势,且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横向测量结果表明,区域之间的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性,其空间优化配置亟待提高;未来驱动分析表明,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但仍存在影响其发展的局部因素,如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效率低下、水资源消耗速率较高与规模偏大、废水治理能力与监控能力不足等,并成为后期提高其效率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资源及其承载能力定义和内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的思想,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考虑,指出指标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可以从宏观评价和微观诊断两个方面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两种方法相互补充说明,可从不同角度探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发展态势和内部要素间的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思想,使得大量水资源浪费,并造成水环境恶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水资源走向市场已成为一种必然,这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宏观管理、水资源的市场经济价值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呼包鄂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运用负载指数法对呼包鄂城市群水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已经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城市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通过增加黄河引水指标、水权交易、节水工程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措施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