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是当前节能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它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发挥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减少住宅建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本文,笔者以蔚莱城住宅项目为例,详细论述了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概念,以及相关设计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其诸多方面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太阳能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太阳能利用已成为低碳环保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这项新的课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太阳能开发等部门积极地在工程实践中探索,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必将得到更加科学的研究与开发和广泛的普及与应用,造福民众。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热水器是光热利用最成功的领域.我国从事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销售和安装服务的企业有1000多家,热水器保有量4000多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产销量和安装面积居世界第一.2002年,太阳能热水器产量约1000万平方米,产值约110亿元,产值超亿元的已达十几家.  相似文献   

4.
<正> 太阳能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宝贵能源。它在防止和改善大气污染方面,加强对太阳能的研究和利用,特别是重点发展太阳能热水器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热能,把水逐渐加热的热交换装置,它是太阳能热利用的基础元件。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已越来越引起世界人们的注意。由于石油和能源的紧缺,促使太阳能热水器有很大的发展。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大部分家用热水来自太阳能热水器。以色列缺石油,而每年有320天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太阳能热水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市场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中存在的设计弊端,对电磁阀结构设计进行了系统改革,提出了控制系统主程序的创新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相对于地面上某一点来说,其方向是中不断地变化着。要使太阳能热水器收集最多的太阳能,就应使其始终与太阳入射光线相垂直。这就要求有一种自动跟踪太阳的装置,时刻调整太阳能热水器的朝向和倾角。由于自动跟踪装置成本高,使用维护复杂,除大型的太阳能设备以外,一般的家庭太阳能热水器不使用这种装置,而常采用固定式或半固定式装置。虽然这些装置不及自动跟踪太阳装置的效果好,但由于经济、实用,故被广泛采用。固定式装置是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根据当地的辐射季节变化而确定一个较好的朝向和倾角,一经…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省中,小城镇的办公建筑中,从采暖,提供生活热水等方面采取太阳能采暖与建筑相结合的技术,显著地改善了办公环境,节约了常规能源。  相似文献   

8.
武强 《河南科技》2009,(11):27-27
1.在选购太阳能热水器之前,一定要看它的安装技术人员是否专业、安装设计是否科学、安装服务是否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前,多数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不具备溢流报警功能。人们在使用此类热水器时,经常遇到水箱溢流过多的现象,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给用户带来了经济损失。基于此背景,笔者发明出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且安装使用方便的太阳能热水器溢流报警器。此装置安装于室内,与太阳能溢流回水管连接,当水箱溢流出的回流水经过该装置时,使其内部电路导通,发出溢流音乐报警音进行报警。该发明已成功申请并授权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0.
李芳  席晖 《河南科技》2013,(9):238-239
本文结合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特征,通过对教学建筑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在教学建筑中应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可行性与优势,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光电建筑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太阳能光电建筑,是指从规划、设计、施7-~lJ使用过程中,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起来,使光伏发电材料成为建筑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建筑内照明、空调及生活所需的大部分能源依靠其自身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材料产生的能源来满足,基本摆脱对常规能源的依赖,做到能源消耗既清洁又环保。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我国大阳能资源及其分布,太阳能热利用(包括太阳热水器、太阳能温室、塑料大棚、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干燥、太阳能海水淡化、高温太阳炉、太阳能空调制冷、太阳池),太阳能光电利用,太阳能光化学转换等方面的技术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开发设想等。  相似文献   

13.
信息博览     
银杏叶提取浸膏粉 鲁 山县民 康银杏 制品有 限公司 最近完 成了银 杏叶提 取浸膏 粉研制 课题, 并通过 了鉴定。该公司根据银杏叶中活性成分与无效成分之间的化学结构,采用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解决了目前银杏叶提取物脱酸的技术难题。产品主要技术指标:银杏叶黄酮甙大于 24%,萜内酯大于 6%,银杏酸小于 5ppm。 该产品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原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开发银杏叶提取浸膏粉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沃文) 节水太阳能热水器 由郑州轻工学院、郑州工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自动保护全封闭节水太阳能热水器…  相似文献   

14.
本系统设计为一种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智能保护装置,它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感应水箱内温度,当水温达到65摄氏度时,电机驱动薄膜电池板平移到热水器真空管上方,阻挡太阳光直射真空管,控制水温上升,当水温低于45摄氏度时,再驱动电池板移回真空管一侧;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感应水箱内温度,当水温低于0摄氏度时,利用薄膜电池产生的电来为缠绕在水管的电热丝加热,为水管解冻,使热水器在冬天也可以发挥其功能;利用GSM模块,实现人机交互。此装置价格低,性能高,可延长热水器寿命十年左右,市场潜力巨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多数的太阳能电池板都采用类似于太阳能热水器的"A"形方式,不利于太阳光的充分利用,限制了太阳能发电的推广应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PC82G516单片机的简易太阳能电池板角度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电池板朝向角,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平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在一定误差内保持垂直.本设计装置能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平行阵列式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使太阳能发电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长詹文龙院士来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太阳能采暖与降温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考察并指导工作。我院副院长、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主任、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喜文华向詹文龙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各种太阳能建筑和太阳能器件、太阳能光电试验楼、新农村示范太阳能建筑及近年来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等。詹文龙院士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十分关心,每到一处都认真听取介绍并仔细询问了相关技术问题和运行状况,对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希望今后在中国西部能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际合作与培训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还表示,将通过“西部之光”来支持甘肃和青海西宁地区可再生能源事业特别是太阳能、风能的发展和利用。詹文龙院士还被聘请为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高级顾问,对此他非常高兴,并表示愿意为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的未来发展和西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利用提供支持和帮助。(郝新民供稿)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来我院考察指导工作@郝新民  相似文献   

17.
<正>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由于世界性的石油危机,自从七十年代起,导致了太阳能的利用日益被各国所重视。太阳能热利用是太阳能利用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而太阳能热水器则又是太阳能热利用中应用最广泛的装置,作为一种产品,它又是太阳能应用中在经济上能与常规能源相竞争的一种装置。因此,国内外对它都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建筑保温节能技术不断发展,新型的墙体保温节能材料层出不穷,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也应运而生,成了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体系的发展方向。本文系统阐述在河南省市场上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集成研究,从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技术理论、应用现状、保温性能、防火性能、质量安全性能等特点阐述在河南地区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现状,以往对推动该技术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在1990年2月召开的“河南省太阳能行业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全省已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约13万 m~2,1989年计划推广2万 m~2,实际完成2.4361万 m~2,全行业产值达600多万元,推广太阳能电池60kw,太阳能塑料大棚、地膜覆盖8万余亩,太阳能干燥系统200m~2,太阳房82栋,太阳能医疗器培训班20多期,来自全国十多个省500多人参加学习。热水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以空气能和太阳能为热源的热泵.在蒸发器内设置制冷剂盘管和水盘管,水盘管内通较低品位的太阳能热水,将太阳能热水作为热泵的一种热源.在较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对一体化热泵蒸发器的能效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器通太阳能热水可以显著提高热泵COP,实验测得的热泵COP值比单独空气源时提升7.1%.蒸发器热水放热量随蒸发器的水流量增大而增大,空气放热量随水流量增大而减小,适当增大蒸发器水流量,热泵可以获得较大的太阳能利用率和较高的热泵COP.冷凝器水温变化对蒸发器热水放热量影响不大,但对蒸发器的空气放热量和热泵COP影响较大,适当降低冷凝器水温,在确保太阳能热水利用率的同时,更有利于充分利用空气能和提高热泵COP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