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我们最近的一颗便是火星。它距地球约1,05亿公里,直径6800公里,是地球直径的1/2,其质量是地球的1/9。它自转一周的时间跟地球差不多——24小时37分24秒,火星上的一年为687个地球日。火星跟地球一样也有大气层,不过,它较之地球大气层稀薄而干燥得多,大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占98,5%,其次是氩,占1,2%,还有碳酸气,占0,5%。火星上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不过,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14,(4):4-5
科学家最近首次确定了一颗系外行星(即太阳系之外的行星)——“GJ121413”的大气层特点。“GI1214b”是一颗超级地球(它的质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最近的研究表明,像“GJ1214b”这样的行星是银河系中最常见的行星类型。以往对“GJ1214b”的研究,对它的大气层产生了两个可能的解释:它的大气层可能完全由水蒸气或其他某种类型的大分子构成,但也可能包含覆盖全球、挡住下方视线的高层云。  相似文献   

3.
火星与地球相隔0.56亿 ̄1.008亿千米之间,是地球的近邻。人类很早就注意到这颗时亮时暗、在夜空中荧荧如火的天体,称它为“荧惑”。古罗马人则用战神“马尔斯”来命名火星。在太阳系,在整个宇宙中,再也找不出哪一颗行星,能像火星那样令我们心驰神往、魂牵梦萦了!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孤独旅行之后,地球人的使者——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勇气”号在火星着陆。这是一趟4.8亿千米悲壮的单程航行——“勇气”号只有出发,再也无法归来;它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还要忍受1200摄氏度的高温;在火星上寻找降落点时,还要经历“危险6分钟”的生死考验。然而所有这些都无法阻挡人类探索太空生命、寻找宇宙伙伴的决心和勇气。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在1月24日左右,“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也将在火星着陆,届时双子兄弟将联手带去地球人对火星的问候。  相似文献   

5.
热闹的签名活动经过11个月的飞行,呈梨型的火星,看来比在地球上看月亮还要大。火星留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是那些照片。如今,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火星,是个漂亮的橙红色天体。它有两颗与地球的月亮类似的卫星——“恐惧”和“惊慌”,也像两颗黛色的大豆一样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6.
探索红色的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芝萍 《自然杂志》2002,24(1):47-50
火星是地球轨道外的第一颗行星 ,离地球的最近距离只有 5 5 0 0万千米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由来已久 ,特别在本世纪初随着“奥德赛”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登上火星 ,为人类探索和改造火星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  相似文献   

7.
<正>有这样一种旅行,目的地——火星,人数——2男2女,回归期限——无。你没看错,这就是在国际上声名大噪的火星一号计划,它将在全球20多万报名人选中挑选4名志愿者去探索火星,并终其一生不得返回地球。这趟史无前例的单程旅行,你敢挑战吗?在太阳系中,没有哪颗行星能像火星那样让地球人着迷。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火星的半径比地球的一半略多一点(3397千米),其自转轴倾角和自转周期(24小让地球人着迷的火星  相似文献   

8.
一周以前,1997年7月4日23时07分(美国东部时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宇宙飞船顺利地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不仅是继1976年夏天两艘“海盗号”太空船首次登上火星以来.人类再次成功地造访这颗火红色的邻星,而且这次“探路者”号开创了火星探索的几个第一:它第一次向地球发回彩色三维立体照片;它第一次采用自由下降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它第一次使用缓冲气囊技术;它携带的能四处活动的“漫游者”探测机器人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发射这种装置。科学家相信,“探路者”的此次探索之路将带给人们极有科研价值的资料,人类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科学家最近在研究一颗海王星大小的行星——CJ436b时,在它附近偶然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30光年、表面覆盖着岩浆海洋、体积为地球的3/4(也就是与火星大小相仿)的奇异行星——UCF-1.01,  相似文献   

10.
<正>早在我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前,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地球上会充满生命,而火星则是一个贫瘠、多岩石的"前哨站",金星被笼罩在一片稠密的大气层中。我在某个地方读到彗星是原因所在。当一颗挥发性的富含有机质的彗星撞击岩石行星后,就会产生与地球类似的环境。两颗彗星的撞击会产生一颗金星,没有彗星撞击的结果就产生火星。当然,这个理论远过于简单,无法解释不同的内行星形成方式的差别,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足够近距离地探索过彗星,从而知道彗星如何会改变一颗行星的  相似文献   

11.
这个喜人的消息来自一篇最新报道。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了一种人工“冬眠”技术,使老鼠进入假死或“冬眠”状态,再在必要时将它们“唤醒”。因此,科学家们相信,这种“冬眠”技术也可以用在人类身上,为人类在冬眠中飞越漫漫星球打开一扇大门。远征星际航行的第二站自人类踏上月球之后,科学家早就把眼睛盯住了火星。这是因为它与地球很相似:同样有昼夜的交替和四季的变化,只不过火星上一个季节的时间差不多是地球上两个季节的时间;同样有大气层,只是比地球上稀薄,大气中含95%的二氧化碳;同样有气候变化;同样有南北两…  相似文献   

12.
漫游太阳系的火箭送回的情报给科学家提供了关于地球早期历史的可靠线索。由于能离开地球,我们在地球研究方面就变得更聪明了。宇航员漫游月球并且带回了岩石,不载人宇宙飞行器在火星登陆,探测器进入金星的稠密大气层,以及对于从峻峭多岩的水星到光环围绕的土星这一颗颗行星进行科学研究和摄影,所有这一切都揭示出迷惑人的甚至希奇古怪的世界,它们犹如科幻小说中的描写一样充满着魅力。  相似文献   

13.
热能被“关”住在地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层。谈到大气层的作用,许多人会说,没有了空气,人和其他需要呼吸的生命就会窒息而死,大气层是人类的“氧气筒”。除此之外,其实大气层还是地球身上的“棉衣”,使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成为了一颗温暖的星球,适宜于人类居住。科学家作过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由目前的平均15℃降为-18℃,而在夜晚还将冷得更加可怕。大气的组成比较复杂,其中能起到为地球保温作用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一氧化二氮等。说到温室气体,还得从农…  相似文献   

14.
<正>自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至今,飞机一直没有飞出地球大气层,它们真的只能在地球的上空飞行吗?能不能在其他行星或者卫星的大气中翱翔?能不能在探索太阳系的宏伟事业中发挥它们的优势呢?其实,人们早就有利用飞机探索太阳系的想法。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曾设想将一架飞机折叠后装入一个减速仓中,然后用运载火箭将它送入火星的大气层。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再把这架飞机从减速仓中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2月38,太平洋标准时间中午12点零1分,“火星极地登陆者”(Poar~r)空间飞行器在下降进入友埃蒙蒙的火星大气层之前,向地球发出最后一次“着陆准备完毕”的讯号。它的使命是:探测和分析这扬红色星球的南极土质成份。从那一刻开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迪那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所能做的一切就是进住呼吸等待着。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企盼着航行了l.刀亿公里的空间飞行器传回登陆火星的信息时,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电视观众正目睹着充满紧张气氛的控制中心。该飞行器按时间表应在着陆后向‘“家中”发…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认为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水、阳光(能量来源)和氧气。显然,太阳系中符合这些条件的行星和卫星少之又少。地球之外惟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火星是固体星球,有着稳定的运行轨道和适当的体积,离太阳也不太远,因此人们认为火星上的温差范围非常适合液态水的存在。然而,火星上缺乏氧气。氧气不是生命起源的前提正是由于兰绿藻和藻青菌源源不断地向地球大气层注入氧气,才使得地球大气层充满了氧气(这一过程持续了10亿年~20亿年)。化石记录表明,藻青菌出现在35亿年前。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某些藻青菌现在仍旺盛地繁衍着,在世界各地的…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球的夜空中,火星是一颗亮度比较大的暗红色星球,由于火星的表层含有丰富的铁,亿万年来受到太阳紫外线的照射,生成了棕红色氧化铁,由于长期的风化,大气中的微尘也含有棕红色的氧化物。火星的土壤、岩石和天空都有火红色彩,它自然就显现为红色的行星。由于火星与地球的距离变化比  相似文献   

18.
近代科学发展以来,火星一直是天文等中最具亮点的星球。从火星在太阳系的地理位置来说,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虽然只有地球的1/2,但是它表面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的表面面积,它的自转一周仅比地球多半个多小时,季节也有春夏秋冬之分。火星独特的空间位置、气候和地质状况决定了它有可能成为科学研究基地和将来人类移民的彼岸。不仅如此,无论是以前的望远镜或光谱研究还是现在的探测卫星研究中,或多或少地都支持这样一个观点:火星  相似文献   

19.
“好奇”号火星车是NASA火星远征计划的一次重磅出击,它将标志着我们与这颗红色星球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未来的火星研究学家可能会将今年8月6日作为一个重要日子.人类和这颗红色星球源远流长的关系将从这一天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好奇”号火星车的目标是5公里厚的泥沙沉积层.它将提供有关火星整个历史的信息.并有可能蕴含着火星远古时代甚至现存的生命痕迹.  相似文献   

20.
谁都知道,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其地理面貌与地球极为相似。天文学家戏称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就是有望一日人类能登上火星,探索火星,最终移民火星,征服火星。前几年,有不少媒体争相发表了美国人造卫星在火星上发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类似人类脸部的图像,惟妙惟肖,如同真的。这对一些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无疑将这一人类脸部图像视作为火星人或外星人的精妙杰作。但令人极其遗憾的是,经科学家的仔细分析研究表明,这个人类脸部图像纯粹是由火星上的天然地理环境造就的,是鬼斧神工之作。正当人们遗憾、失望、淡漠之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