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贵州云台山蓝藻植物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台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风景区──阳河风景区四大景区之一。保护区内岩溶地貌十分发育,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蓝藻植物有3纲6目11科53属228种(含变种),有丰富的适钙蓝藻及岩溶蓝藻,蓝藻群落主要以石生群落为主,气生、亚气生种类居优,水生种类贫乏。  相似文献   

2.
四川西部温泉分布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的轮藻植物进行广泛调查的结果表明,在生态分布上存在一些特点:1.生境多样,适应性广;2.群落常由多种混生组成;3.丽藻少,轮藻多;4.普生种和温带种较多,5.几个盆地中的分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4.
始兴温泉受断裂和花岗岩的控制比较明显,从北到南可大致分为三个带:北带——以江口总浦温泉为代表;中带——刘家山温泉群为代表;南带——以司前、隘子温泉为代表。分析三带温泉在水温、流量、水质上的差异和特点,对温泉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且应用化学温标方法计算温泉的地下温度,计算温度明显尚于泉温出露温度,由于计算温度反映的是地下热储的最高温度,这说明,地下水经深循环上升后,水温会逐渐冷却下降,下降的幅度大约是最高温度的一半,这与地球动力学所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实践证明该方法在建立水质与水温关系上有着重要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用ASTER数据监测梅梁湖湖区蓝藻分布的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蓝藻暴发恶化了太湖水质,严重降低了太湖的使用功能.为克服常规水质监测的不足,实现对大范围水域的快速监测,为此基于2003年8月的ASTER数据,并结合实地采样数据分析太湖梅梁湖湖区的蓝藻分布状况,通过比较不同波段的灰阶显示图像、单波段密度分割、多波段的假彩色合成的显示效果,认为可见光/近红外波段(0.52~0.86μm)是提取蓝藻信息的最佳波段,并对蓝藻分布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山东半岛温泉的分布规律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山东半岛地热场特征,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活动与温泉分布关系的研究以及地热水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温泉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温泉的形成机理为深循环-地热增温,即大气降水或第四系潜水断裂带深循环,在正常地温梯度下吸收地球内热增温形成热水,再沿断裂破碎带上涌至地表而形成温泉。  相似文献   

7.
以丝状蓝藻 Phormidium luridum 为材料,pH6.8磷酸缓冲液中加入溶菌醉(0.05%,W/V),于 35℃保温2 h,获得了有再生力的原生质球,新生的原生质球 24 h内能重建胞壁和片层结构;48 h细胞开始分裂;3~6 d后在平板上出现有厚胶质鞘细胞群;10 d再生成丝状藻体;15 d后形成肉眼可见的藻落,实验证明,BG-11培养基内附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6、吲哚丁酸、甘露醇(或山梨醇)为丝状蓝藻从原生质球再生丝状藻体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9.
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试图从温泉旅游的兴起、研究现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温泉旅游的研究文献做系统分析,以期为温泉旅游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在文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马世旺 《科技资讯》2006,(9):190-190
胶东半岛温泉地热属性为濒临板缘高温地热带的板内中低温地热系统,它以偏高的大地热流值为地热背景,以局部控热构造聚敛的大地热流为热源,以地形高差影响和相应的水力压差作用为动力,入渗的大气降水吸收岩石中的热量而被加热,并沿断裂出露形成温泉地热水。结合国内外地热开发利用途经及本地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本地区进一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的鞘藻属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的鞘藻属植物进行了鉴定,共得该属植物14种2变种,其中8种2变种为山西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12.
山西苔藓植物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报导了采自山西的苔藓植物13科、23属、30种及1变种。其中29种及1变种是山西省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信州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历史教育要求历史教师具有崭新的教学观,掌握现代的教学技能.而调查表明历史教师现有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与此要求有极大差距.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路应该是: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历史教学工作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震对建设物、构筑物的破坏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尧都区房屋类型和程度的调查,结合建筑场地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今后防震减灾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野生动物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西共有野生动物439种,其中兽类20科71种,鸟类49科328种,爬行动物7科27种,两栖类5科13种。在山西有15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包括鸟类12种,兽类3种;有57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40种鸟类,14种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昆虫类各1种。此外,还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7种,其中鸟类23种,兽类4种。本文分析了野生动物及资源动物状况,探讨了资源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忻州市的实际,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教育五个截面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每个截面又分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两个方面,分别用不同的指标来反映。并运用这一方法对忻州市各县市2000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对忻州市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本文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也可以为其它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在忻州种植甜高梁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出推广甜高粱会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忻州市87处雨量站近50年实测系列降水资料的均值、年际变化及年觋内分配,揭示了其变化规律,为科学防汛减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奇村地热区的地理位置、水文和气象条件,分析了奇村地热区的地下热水水位(埋深)与水温变化之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在ArcGIS软件中采集1984年和2005年山西省植被中的每个图斑,获取山西植被群系、森林、灌丛、草本植被及栽培植被的图形及面积,用叠置分析和专题地图探讨植被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山西森林、灌丛、草本植被、栽培植被及一些主要群系均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小叶杨林为人工林,它属于落叶阔叶林,但它可分布于草原中,人们将小叶杨林种植到草原中并不合适.山西灌丛、栽培植被空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