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食用菌研究团队建立了红托竹荪发酵层架栽培技术、冬荪仿野生栽培技术等,解决了传统的红托竹荪栽培周期长、连作障碍等问题。天麻"两菌一种"研究与应用;红托竹荪发酵层架和仿野生栽培技术;冬荪仿野生高效栽培技术……每一项技术,都意味着又有一个资源优势将转化为产业优势。贵州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食用菌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成果显著,如今已初步建立以纳雍、织金、大方、黔西和普定为中心的乌蒙山珍稀食药用菌产业核心基地,以安龙和义龙试验为核心的黔西南珍稀  相似文献   

2.
贵州红托竹荪的分布形态特征及菌种保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托竹荪在贵州的分布特点、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及菌种保藏进行了研究,结果为:野生红托竹荪生长的海拔高度,从1 000m~1 900m,红托竹荪菌种的保藏,以枝条菌种最佳.  相似文献   

3.
红托竹荪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自伟 《应用科技》1999,(5):23-23,25
红托竹荪是我国特产,肉厚味香,营养丰富,为上等“山珍”,每公斤于品外贸出口价格在扣~80美元。近年来,有关红托竹苏的人工栽培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单产不断提高,成为菇农致富的一条好门路,现将有关红托竹苏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介绍一下。菌种选择与制作目前国内人工驯化栽培的红托竹茶品种很多,直选用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且干品品味较高的优良品种,而且应选择接种一年可连收2一3年的品种。红托竹苏原种和栽培种制作配方:木屑成棉籽壳76%,麦皮20%,白糖回%,五谊粉2%,过磷酸钙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03%,硫…  相似文献   

4.
硒含量检测在食品、医药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报道对食用菌硒含量检测的有香菇、木耳、金针菇等多个品种,方法较多,但红托竹荪硒含量测定未见报道。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托竹荪天然硒含量,结果在1.72mg/kg左右,超出富硒农产品地方性标准,说明红托竹荪具有较强富硒能力。为红托竹荪富硒产品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红托竹荪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酶解pH值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确定复合酶法提取红托竹荪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为1.5%,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为4.5,此条件下的红托竹荪多糖得率为7.98%.  相似文献   

6.
(一)野生竹荪菌丝体人工栽培直接利用野生竹荪菌丝体增殖培育,再移栽到从未长过竹荪的竹林中,能较大规模生产竹荪,适合农村专业户种植。具体方法是:首先挖取野生竹荪菌丝(需将带竹荪菌丝的竹鞭和土壤一并挖取),在遮光、保温、剔除杂菌后,带回实验室,寄栽于事先  相似文献   

7.
竹荪是我国的珍贵特产之一,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且具有药用功能.竹荪移栽一次后,就能在竹林中自然繁殖,不需要年年种殖,也不影响出笋长竹,竹荪还可在室内栽培,因此用人工栽培竹荪是一条致富的有效途径,现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本刊从这期起将分五批刊登有关竹荪的人工栽培技术,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竹荪菌人工栽培的最佳培养基以及用常规微生物培养法培育出竹荪菌子实体的过程;还阐明了采用发酵竹绒培养料,在常温、通风和遮光的条件栽培得出较好的效果,指出了以菌丝(组织)无性繁殖子实体,完成一代个体发育是竹荪菌野生变家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八)室内人工栽培短裙竹荪室内人工栽培短裙竹荪应掌握以下三点:1.栽培容器用直径25厘米、高29厘米的钵,在底部铺一层卵石,以利透气排水,注意不要让卵石堵塞排水孔。2.接种  相似文献   

10.
位于福建闽东地区古田县的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是驰名中外的“食用菌之乡”。随着银耳代料栽培、香菇室外袋栽、竹荪室外人工栽培三大技术的突破,以及国内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全县食用菌开发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先后出现五次飞跃和三次大发展的浪潮,达到银耳产量世界第一、香菇出口全国之冠、竹荪开发国内领先水平,食用菌产业迅速成为该县国民经济中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支柱产业。古田县之所以成为全国“开发品  相似文献   

11.
竹荪菌株的纤维素酶活与培养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报道供试竹荪菌株在不同基物上所产生的CMC酶活与菌丝生长速度,基物失重,基物纤维素损失量间的正相关性(在菌丝长满基物之前呈上升趋势,在菌丝长满基物之后呈下降趋势);4.6103,4.6109,4.6101菌株产纤维素酶活高、适应性强;竹屑、杂木屑为供试菌株的最适生长基物。  相似文献   

12.
水稻内生真菌类群分析及其颉抗病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常规方法对广东省番禺和五山两地种植的水稻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水稻内生真菌的优势菌群为镰刀菌Fusarium spp..同一地区从感病品种和生长不良水稻植株中分离出内生真菌种类相对丰富.水稻根和茎叶中分离出内生真菌的种类有差异,叶片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高于根部,一些内生真菌的分布呈现出器官特异性.通过平板颉抗试验,发现分离到的内生真菌中有41.2%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水稻病原菌活性,其中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比例最大.一些内生真菌的抗病原菌活性与产生铁载体有关.  相似文献   

13.
蒲公英属中有很多种类为常见药用植物,而且其中很多种类也可食用和用于美容保健等行业,其研究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蒲公英属在新疆共有36种,各少数民族利用的方法都大同小异.本文从民族植物学的角度论述蒲公英的食用、药用等价值和应用情况.这对新疆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利用生物资源,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陕西秦巴山区野生食用菌105种,计子囊菌亚门7种,担子菌亚门98种,接学名字母顺序排列。每种列有中名、拉丁学名、生境和利用状况,并提出推广栽培竹荪、驯化试种松口蘑、羊肚菌和用磁化水探索工业化生产香菇新途径等建设性开发意见。  相似文献   

15.
液态发酵技术培养食用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用苗以其特有的鲜香风味、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而得到世人的喜爱。笔者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液态发酵这一生物技术在食用菌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方面的情况。国外的研究方向大致为:食用菌菌丝体变为子实体的发育因子及内在机制、风味物质、化学成分及在医药和饲料方面的应用等。国内的研究方向包括为:供应液体菌种、医药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及提取代谢产物等。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液态发酵这一生物技术应用于食用菌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短裙竹荪Dictyphora duplicata的三个菌株Z_1,DO_2,Z_4为材料,试验了以葡萄糖、蔗糖为碳源,蛋白质为氮源的母种培养基,对竹荪菌丝生长势、菌落直径和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各10g混合使用优于葡萄糖、蔗糖各20g单独使用;蛋白胨用量超过2g/L时,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滇黔桂鬼笔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来自滇黔桂3个省区的鬼笔科4属16个种及变种,包括竹荪属5个分类单位,内鬼笔属1个,蛇头菌属2个和鬼笔属8个。它们占了全国总数的72.7%。显示了这些地区真菌研究的重要性和该地区真菌的多样性。文中有这些种类的详细描述及线条图。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芯(秆)为主要培养料,进行了毛木耳、香菇和草菇等菇种的代料栽培试验,已初步筛选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生产配方和栽培品种。经对培养料的化学分析和示范点的大面积验证试验,表明利用玉米芯(秆)栽培食用菌,在栽培理论和技术上是可行的。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既能促进生物资源的再生和利用,亦可为石山地区增加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  相似文献   

19.
从来自全国6大烟区11个主产烟省的烤烟和晒晾烟的14个品种上获得300多个分离物,从中鉴定出168个烟草赤星病菌;经接种测定研究了病菌致病力的组成及其地理分化和在不同品种中的发生情况。病菌致病力的地理分布有3种类型,广东、吉林2省为强致病力分布型;川、陕、鄂、皖、鲁5省为中致病力分布型;闽、豫、湘3省为弱致病力分布型。结合品种抗性测定分析提出,强致病力菌株主要发生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中,而弱致病力菌株则主要发生在抗病性较弱的品种中。  相似文献   

20.
对腐殖酸、稀土及其混合物对食用菌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腐殖酸稀土混合物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佳,在不同浓度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