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马年春节,马化腾借助"微信红包"逆袭支付宝之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开始认识到"点一点"、"拆一拆"这个简单动作背后寓含的非凡意义。于是,从春节贺岁到打车券、加油卡、蹭饭票、观影券……"抢红包"成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标配"。而轰轰烈烈的"红包大战"背后,是互联网企业的跑马圈地?移动支付的入口之争?还是贪腐漏税、变相赌博?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已成为互联网巨头、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等各方大佬竞相交锋的战场.凭借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利用移动网络和手机的特性,移动支付突破了线上和线下、实体和虚拟间的界限,衍生出全新的产业形态,已然对整个消费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相较传统的交易支付模式,中国银联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推出发卡、收单、可信服务管理三大类移动支付产品体系,为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提供安全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3.
"手机银行"是相对于用语音媒介服务的电话银行而提出的,专指利用手机短信息系统实施的转帐、支付、查询等业务.目前的"手机银行"主要是通过四种连接方式来实现的:一是通过INTERNET连接到移动运营商的SMG.在银行设服务接口机,通过Internet连接到移动和联通的短信息网关SMG.这种方式系统安全性较高、稳定性较好、扩展性强、信息送达率高,可以支持USSD,而且系统建设费用较少.  相似文献   

4.
微评     
《华东科技》2014,(6):8-8
正360不是巨头,不和BAT硬扛360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安全。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时候,安全作为大数据的基础设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两大巨头为了支付打架,一个巨头推动制造舆论说另一巨头的支付不安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会成为非常个人化的设备,每个人的隐私会与手机紧密相  相似文献   

5.
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也能改变支付,手机支付或带来整个零售业营销模式的变革,引爆零售业"第二春"。手机支付将井喷式发展,零售业"钱"景巨大移动支付,就是指利用短信、蓝牙、红外线、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  相似文献   

6.
<正>据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2月23日报道,现在,由于手机在中国的普及,红包开始虚拟化。继去年腾讯公司成功推出虚拟红包服务后,今年阿里巴巴和百度也推出了类似的服务。手机用户只需将银行账户与腾讯的移动聊天软件微信或者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工具支付宝绑定,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把红包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这项服务还吸收了似乎非常受中国用户欢迎的赌博元素:微信允许用户将一笔钱发给一群朋友,这笔钱会在接受者  相似文献   

7.
移动支付时代的生活,就是让你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轻松快捷地实现支付.移动支付是移动通信业和金融业结合的产物.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或者近距离传感等直接或问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实现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作为刚崛起的新兴产业,移动支付在近年来呈现出井喷势头.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和智能手机的推广,使Square读卡器以及NFC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App应用支付和电子钱包在移动支付中的都成为可能.2009年,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为7280万户,2011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87亿户.  相似文献   

8.
手机"一卡通"是近年来移动通信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型的集手机卡与校园卡为一体的移动支付业务系统.在该项目的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不能批量收取学费、手续繁杂和数据安全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引入手机"一卡通"业务,运营商和学校必须适应新的要求,在收取学费、简化手续、减轻负担、确保稳定、数据安全等方面不断探索和改进,从而顺利开展该项业务,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看中国     
《世界博览》2014,(5):8-9
正1商业FT中文网:微信红包定调社交金融微信红包是从电商金融到社交金融转折的一个里程碑。什么是社交金融?这是一个新创造出来的词,大概意思是:作为用户间交易的金融工具,不仅要具有可交易的金融功能,同时更加强调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互相交流沟通的必要性。其早期代表有支付宝钱包,而近期则有微信红包、平安集团的"壹钱包"。社交网络无疑是未来任何重大互联网战略的关键元素之一,从Facebook和Twitter的快速崛起可见一斑。腾讯在微信已构建的社交网络上推出微信红包游戏,使得以往朋友间谈钱免谈的尴尬情景得到有效缓解。"天时地利人和"的腾讯微信红包不仅实现移动互联网绑定  相似文献   

10.
大南 《上海信息化》2014,(10):26-28
<正>随着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的高速成长,越来越多的"大佬"开始蠢蠢欲动。在银联发力二维码支付后,中国邮政也终于出手,试水互联网移动支付业务。据报道,中国邮政将投资1亿元人民币在重庆设立电子支付服务基地,并进入手机互联网市场。其申请的支付业务类型为"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目前中国银行重庆营管部已接受申请。由此,移动支付市场再起波澜,中国邮政能否搅局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在互联网+趋势下、移动支付时代,各大支付巨头都试图参与其中,依靠自身优势,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这带来了从渠道到应用的百花齐放。此时,聚合支付出现,最直接的定位,就是处于第三方支付和商户之间,作为第四方支付将各种类型的支付接口聚合在同一个平台。聚合支付确实便捷了消费者,但是面对盈利模式不清晰、二清风险、同质化竞争等诸多问题,其行业前景并不乐观,支付是支点、是入口,但真正的竞争力是其后续的增值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4G业务的进一步普及,手机钱包客户端、应用内支付、手机刷卡器、二维码支付、NFC近场支付等新型移动支付方式得到迅速发展.消费者对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认可,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移动支付,也称作手机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一般为手机)发出数字化指令为其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单支付的方式.作为一种集移动性、及时性、定制化、集成性于一身的电子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可让用户获得更加便利、快捷、实惠的支付体验,从而推动电子支付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电子支付、身份认证为核心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已得到普遍应用,但在消费支付方面仍然牵受着"持卡+终端机"模式的约束.本文在西北师范大学"校园一卡通"系统应用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简述了当前消费支付现状,并针对所存在的现实需求,设计了无卡环境下POS机"二维码支付"在线交易参考解决方案,提出了"校园一卡通"环境下实现"刷脸支付"的可能性,旨在借助移动互联和人脸识别技术,促使传统"校园一卡通"消费支付途径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正远不止好玩那么简单"微信红包",这款腾讯在马年到来前夕推出的产品,无疑为火爆的"互联网金融"添了一把新柴,这款为春节讨彩的"小应用",几乎毫不费力地使大量用户主动将银行卡关联到各自的微信账号。得"屌丝"者得天下,且看微信已经开通的手机话费充值、打车、购买商品等支付功能,便可一窥腾讯的野心。而比"微信红包"早一步风靡的余额宝,一出世便把在银行门口徘徊多年、羞涩难进的海量屌丝用户,推进了理财的大门,凭借2500亿  相似文献   

15.
移动支付的出现为人们日常支付提供了诸多便利,大家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即可完成付款操作.2020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支付市场,市场占比达45.6%,涉及规模超过16万亿元.在移动支付领域,除了支付宝、微信等代表性第三方支付以外,数字人民币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火"了. 去年3月,Roblox以"元宇宙第一股"的身份,直接上市纽交所,受到资本市场热捧.首日上市估值就超过380亿美元.自此元宇宙概念引爆,无论是电子信息巨头,还是正在转型的传统企业,都开始积极探索这块"大蛋糕".  相似文献   

17.
"国产空调缺乏核心技术"的论断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在经历了价格战洗礼之后,国产空调巨头们纷纷把战略重点转移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上来.目前,如何将"节能"、"健康"与"静音"融为一体,实现完美结合成为业界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而今年问世的志高"三超王"系列空调则成功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支付市场不断扩大,作为高速公路缴费来说,必须积极抢抓机遇、构建平台,实现自身移动支付的变革和创新.本文结合广西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移动支付技术应用为例,阐述背景意义和系统主要构成,希望能给相关专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动态适应电子商务不断创新以及客户对跨支付平台、跨支付方式的个性化需求,移动支付必须具备架构上的柔性与服务的柔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预信任与公共服务域的柔性在线移动支付模式,它支持支付系统架构的动态变化,支持跨平台支付服务,以线下信任与线上信任相结合以及依托公共服务域的办法解决支付系统的柔性问题,解决柔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并给出了该模式下的支付协议.通过对协议的分析,证明该模式与协议可以满足移动支付的柔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校园一卡通作为校内用户数量最多的支付载体也是校内最普及的支付方式,但是当前校园一卡通的管理体系存在卡库不平、圈存到账不及时、结算人工化、人力成本高等问题.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影响,同时为校内师生提供更新颖的一卡通校内支付方式和提升校园智慧信息化体验,本文结合当前大热的网上支付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支付与移动支付结合的校园"支付宝"电子支付平台,该平台满足了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广大师生用户对更丰富和便捷的校内支付方式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