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现状分析,提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开放台湾对大陆的进口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大陆长期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本文运用1980~2011年的数据对两岸经贸与台湾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对大陆进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不显著,台湾对大陆出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显著,即台湾对大陆进口增加并不会严重冲击台湾GDP增长,相反大陆如果禁止从台湾进口会严重打击台湾经济。因此台湾当局不应该对两岸经贸实施限制,两岸共同市场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从两岸经贸合作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两岸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认为其根源是台湾当局限制性的经贸政策造成的不对等经贸格局.通过对共同市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分析,认为共同市场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因为只有从实现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技术的自由流动角度去构建两岸共同市场,两岸经贸才能有效整合,两岸经济才能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林斐婷 《长春大学学报》2013,(3):260-263,269
从两岸经贸合作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两岸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认为其根源是台湾当局限制性的经贸政策造成的不对等经贸格局。通过对共同市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分析,认为共同市场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因为只有从实现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技术的自由流动角度去构建两岸共同市场,两岸经贸才能有效整合,两岸经济才能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因素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地位和影响日趋上升及台湾经济对大陆依赖的不断增强,经贸合作这条纽带正在成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力量。“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必然成为祖国统一的助推器”的观点为相当多人士所接受。但人们必须认识到,通过加强两岸经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还须克服相当多的障碍。两岸经贸往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初。当时大陆经济尚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也较低,台湾当时大打“经济牌”,宣称要等两岸经济差距缩小以后再谈统一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大陆的经济发展和国力迅猛增长,两岸经济实力对…  相似文献   

5.
一、两岸经贸互动与大陆台资的发展1.两岸经贸互动的发展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和通商倡议的推动与影响下,台湾当局也相应调整了一些政策,特别是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由台胞和台商直接参与的两岸经济、贸易与科技合作快速发展,冻结了近40年的两岸经贸逐步呈现出互动的良好态势。1993年4月,海协会、海基会首次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的多次会晤与协商,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为两岸构建了一条相对正规的交流渠道。1997年4月厦门、福州与台湾高雄港间开始试点直航,两岸航运联系有了突…  相似文献   

6.
自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大陆与台湾的经贸文化交往增多,两岸聋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虽然具有相同的文化底蕴,但聋人所使用的手语却并不相通,直接造成了两岸聋人交流的障碍。本文通过两岸手语发展历程的比较,探求二者发展过程中的异同点,以利于两岸手语学习者理解大陆手语与台湾手语,为两岸聋人的交流、相互理解起到推动作用,进而促进两岸手语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厦门构建对台旅游集散中心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厦门,在对台交流方面特别是对台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两岸关系目趋活跃,两岸经贸交流持续增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实施.两岸大三通也于2008年底正式实现的重要机遇期.构建大陆对台旅游集散中心.已成为厦门进一步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时期以来,中美经贸争端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大陆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直接冲击中国大陆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台商长期在大陆对美出口中扮演重要角色,"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国"的三角贸易模式是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中美  相似文献   

9.
民进党执政后,台湾经济出现明显逆转,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双双下滑,经济增长创下历史新低,失业率迅速上升。不少学者开始担心台湾会不会成为战后的“第二个菲律宾”?台湾当局在担忧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的思维下,对两岸经贸关系的错误定位与“防堵性”大陆经贸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限制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是台湾经济出现“边缘化”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WWZ(WANG WEI ZHU)方法,对海峡两岸的全行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出口进行增加值分解,探讨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分工与依赖的关系。研究发现:台湾对大陆的顺差被高估,4 a平均高估4530%;大陆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上游的位置,承接更为复杂的生产分工,台湾处于国际分工的较高位置,接近供给端;两岸全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特征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差异;两岸服务贸易本土化水平趋势相反,大陆本土化水平趋于升高,台湾本土化水平趋于降低;从全行业到重点行业,台湾当局对大陆贸易的政策影响了两岸的价值链关系,两岸贸易真正的获益者是台湾企业。建议大陆加快自身价值链升级,鼓励两岸合作,共同抵御外部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1.
论述欧洲统一大市场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有关纺织品贸易的新措施,探讨了这些新措施对我纺织品出口地位的影响.得出这些新措施对我纺织品贸易虽有一定影响,但并不象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严重.中国对欧美的纺织品出口仍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争后温台间就有贸易往来;抗战胜利后,温州各类赴台人员不断增多;1958年台北市温州同乡会成立;改革开放后,伴随大陆对台政策变化,台湾解除与大陆隔绝政策,允许人们返回大陆探亲。在此背景下,台北市温州同乡会创办的《温州会刊》,成了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温州会刊》介绍温州名贤掌故、风俗古迹;关注大陆政策现状,了解探亲信息,提供返乡服务;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深入了解温州变化;放眼国际经济、环境变迁,弘扬温州创业精神。温台民间交流,使在台温州人意识到温州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从而增强故乡的荣誉感,并积极准备投身经济建设,为家乡的繁荣和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福建是对台经贸先行区域,闽台金融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ECFA的签署为闽台金融机构互设、深化资本市场合作、共建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和综合实验区提供了更广阔的机遇和平台。但后ECFA时代,闽台金融合作也将面临区域竞争增强、开放程度差异以及监管难度增加等挑战。福建应以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闽台金融合作,促进两地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武兰芬  余翔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4):104-107,119
《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知识产权领域双向合作和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开启。分析了海峡两岸相互间专利申请及授权现状和外国人在两岸的专利申请及授权现状,提出了两岸专利审查合作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WTO框架下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入世”也为两岸的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由于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互补的空间,因此在WTO框架下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学习,积极开展教育合作,共谋中华民族教育腾飞大计。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南方共同市场、海湾合作委员会、亚太经贸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欧盟一地中海伙伴关系等组织的特点。其中海湾合作委员会是地区内部和南南经济一体化的代表,欧盟-地中海伙伴关系是跨地区和南北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与世界范围内的一体化经济组织典范相比,中东地区的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尚存在诸多的缺陷,其中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中东需要从前者那里借鉴更多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构建玉林“北部湾商贸物流基地”,推动“商贸兴市”,既是玉林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玉林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通江达海”、“岭南都会”战略模式,实施玉林版的“双核驱动”策略,加快打造龙潭产业园区的临海商贸物流中心,促进商贸物流基地网络化建设,广泛集合各种要素和资源,提升商贸物流企业经营水平,真正发挥玉林市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交通、物流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就福建和台湾在资源、生产要素、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等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互补性的前提下,出于经济利益的诱惑和发展自身经济的迫切性,简要论述了海峡两岸经济整合与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提出了促进经济整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目前台资在全国的投资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全面分析了中国大陆各个地区吸引台资的优势与劣势,并阐述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应对措施: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确定吸引台资的产业重点;吸引大型企业及相关产业链的进入,形成良好的带动效应;对台湾中小企业实行普惠制政策,扩大经济融合;允许台湾民间商贸企业直接进入从事经营活动;加强与台湾中南部城市商会的合作,畅通中小企业的投资渠道;加快各项制度的创新步伐,尽快取得制度创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