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2年4月间,本省临安、萧山、桐庐、杭州、余杭等地先后发现一种大麦新病害。为此,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的教导,我们重点在萧山和杭州进行了实地调查。从调查表明,大麦新病害的共同特症是:出现花叶和细小的褐色条点。为了鉴定这种新病害,我们又在室内进行一系列试验观察(如内含体的检查、麦类间传毒接种、在不同鉴别寄主上重复反应测定等),证明这种大麦的新病害并非是真菌或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而是一种伪条斑病毒病。现将有关试验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本省大小麦在不同地区陆续发现一些影响生产的病害,特别是一些病毒病,除了容易同生理性病害混淆外,在不同病毒病之间,因外表症状类似,更不容易鉴别,因而往往引起不同的看法。如大麦伪条斑病经过试验,业已明确是由种子、花粉或汁液传带病毒的,其主要特征除叶片呈花叶斑驳外,有细小的散生褐色条斑,或较长的褐色条斑;但近年又发现一种大麦病害,叶片上也有褐色条点,常在麦田连片发生,不同的是这种褐色条点是和叶脉平行的。经过1973和1974两年的观察,初步明确这是一种由土壤传带的大麦病毒病,类似大麦条纹萎缩病。现将观察经过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在石河子地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当前冬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使叶片提早干枯死亡,穗形变小,籽粒干秕而减产,一般减产15-20%.该病传播快,防治难,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此,笔者对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做如下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褐色条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发病后对产量影响很大,苗期发病致使秧苗枯死,后期发病的不能抽穗或穗而不实,严重的损失四、五成,一般的损失二成左右。本省过去未曾详细记载和报道过此病,我县也未造成灾害,因此,没有引起注意。今年我县沿富春江、天目溪两岸早稻突然暴发,普遍发生,为害较重,为此我们对此病初步进行了一些调查,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发现一些不同为害程度的麦类病毒病,其中包括由种子传带的病毒病,和由土壤传带的病毒病。遵照毛主席“同病虫害作斗争”的教导,对上述病毒病作了一些传毒途径、发病规律等调查试验外,并着手对大小麦土传病毒病进行病土消毒试验,兹将初步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麦类萎缩病在我省早就有发现,但因没有广泛深入的调查,提不出具体的有关本病的来源及分布情况,也缺乏关于病原及浸染的试验研究及防治意见。自去年以来,桐庐、建德、杭州等地的不少社、队陆续有类似萎缩病的大、小麦病株送到我组希望鉴定,四川省也寄来过类似病株。通过向华东兄弟院校了解,知道在江苏、安徽等省也有类似萎缩病的麦病出现。现将我组一年来对本病的初步调查、观察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麦植原体兰矮病寄主范围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供防治依据,对小麦植原体兰矮病的寄主范围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新寄生禾谷类作物玉米、甜玉米、裸麦、莜麦、禾本科杂草簇毛麦、节节麦、野燕麦、金色狗尾草、稗、无芒稗、牛盘草和狼尾草共12种,对生产防治具有重人作用。  相似文献   

8.
9.
为防控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减少该病害对早竹产业造成的损失,笔者主要针对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温度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利于病害的发生;适宜的湿度和降水量利于病害的发生;病害流行的高峰期为5—7月。病原菌(芦苇节菱孢)孢子可在林地铺设的砻糠中越冬,通过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经过伤口侵染竹组织。铺设砻糠的林地病害率高于未铺设砻糠的林地;密林中早竹的感病指数比疏林中早竹的高;林缘早竹的感病指数高于林内早竹;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在3年生和4年生早竹上发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剂量的伯氏疟原虫接种小白鼠,目的在于建立实验动物模型。以较小剂量如1×10~3个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接种,出现原虫血症的小鼠仍可达100%。当以较小剂量接种时,原虫血症出现较迟,小白鼠存活的时间可以延长。原虫血症出现后,所有小白鼠最后均死亡,而不能自行痊愈。由于使用的小白鼠数目太少,仅作初步简报。  相似文献   

11.
1958年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一系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指导下,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国民经济取得了全面的不断的大跃进,表现在农业方面的是通过农业八字宪法的贯彻,主要的农业产品一倍几倍几十倍的增长,增长速度是古今中外史所未有的,增长的意义是多重的,有政治意义,有经济意义,也有科  相似文献   

12.
大沙鼠一些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10月、1996年4~5月、9~10月和1999年10月在达茂旗腾格淖尔地区对大沙鼠的生态进行了调查,主要观察了大沙鼠的洞口及利用、食性、取食及食物的贮存、警戒及了望、换毛、扩散及迁移等行为.在达茂旗的布拉格(东经109°56′,北纬42°20′)发现有大沙鼠的分布,推测大沙鼠的迁移距离可能达70*!km以上.  相似文献   

13.
采取HE染色组织学对条斑星鲽肾脏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条斑星鲽肾脏由体肾区和头肾区两个相连部分构成;体肾由肾小体、肾小管及拟淋巴组织组成;头肾由拟淋巴组织区和内分泌区构成,组织内无肾小体及肾小管,头肾淋巴组织区主要由网状细胞、淋巴细胞、血细胞构成;内分泌区域有肾间组织及甲状腺组成,肾间组织由很多结缔组织包围的小叶状结构构成,多个肾间细胞聚集成一个小叶状细胞团;甲状腺椭圆形,由很多甲状腺滤泡及滤泡上皮构成.说明体肾是具备排泄和免疫两种功能,而头肾在免疫、造血及内分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体来说,肾脏是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14.
中华鳖腐皮病的病理组织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取病鳖的肝、肠、脾、肾和溃烂处皮肤等组织数块,Zenker's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病鳖肝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以至坏死,肝血窦淤血.肠粘膜溃烂,肠壁结构被破坏.脾脏的红髓、白髓分界不清.肾脏的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毛细血管扩张.溃烂处皮肤表皮细胞坏死,真皮结缔组织中有大量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存在.  相似文献   

15.
2017年5月从校园内健康孝顺竹叶分离纯化得到1株具有生防潜力的细菌BME17菌株.为研究BME17菌株的生防潜力,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和细菌性条斑病菌RS105的平板抑菌活性以及水稻盆栽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材料.通过形态观察、理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平板对峙法检测其对PXO99和RS105的拮抗作用,并对该菌的生防效果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ME17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平板上,内生菌BME17对PXO99的抑菌圈直径(D)/菌落直径(d)为2.18;而对RS105的抑菌效力比值为1.87.盆栽防治试验,内生菌BME17对PXO99引起的水稻白叶枯防治效果为43.06%;而对RS105引起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为24.32%.内生细菌BME17对水稻细菌病害表现出一定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6.
17.
在中共中央“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示下,我们实习队自己做了小麦深翻地试验。目的是通过不同深度的翻耕与施肥措施,企图摸出小麦生长发育适宜的的翻耕深度与施肥方法;并给以科学分析研究,寻找理论根据。目前生长发育已进入三叶期。最近我们就此发育阶段的土壤含水量、空隙率、麦株根系发育及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情况、植株干重、生长锥分化、地下虫害等方面假了初步小结。关于土壤化学性质及  相似文献   

18.
小麦黄矮病是1960年以后被注意到的一个新问题,1964年经初步试验研究证明是由麦蚜类所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害。目前已知在我国北方麦区都不同程度的有所发生和分布,而西北各省区发生范围较广,发生频率较高,为害较严重。冬、春小麦在各个阶段都可感染黄矮病,受病小麦一般叶片呈姜黄色变,植株有不同程度的矮化,养分合成和积累的功能降低,因而造成减产。但色变、低矮、减产的程度和情況  相似文献   

19.
大小麦抽穗扬花期间,正值有利发病的多雨季节,特别是小麦的赤霉病、锈病、叶枯病和大麦的条纹病、白粉病、赤霉病等,今年发生都较普遍,对产量影响较大。为此在麦收之前,我们对不同品种抗病性进行了重点调查,现将情况简介于下:据调查,小麦以拜尼莫62、区—19、苏克希、扬麦1号、桑帕斯粒脱、丰收1号等品种抗锈病较强,郑州3号、丰产3号、早小麦较差;区—19、北京8号、拜尼莫62、丰产3号、扬麦1号、丰收1号抗赤霉病较强,郑州3号、苏克希、矮洛阳较差;拜尼莫62、矮洛阳、早小麦等品种叶  相似文献   

20.
小麦雌性不育遗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探明小麦雌性不育的遗传规律,以小麦雌性不育系fs与育性正常的小麦品种或种的杂交一代和二代为材料,对其雄性育性和雌性育性进行了两年的观察,其杂种一代和二代的雄性育性正常,雌性育性在一代正常,二代多数组合出现1 4或1 16的雌性不育株,初步认为小麦雌性不育依试验亲本选材的不同表现为一对或两对隐性基因的遗传,雌性不育的表达可能涉及到两对主效基因的参与并且受环境的修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