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徽 《科技咨询导报》2009,(21):250-250
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体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而在之前一直采用的是建国初期形成的前苏联模式的勘察体制,即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体制提出的勘察任务是查明场地或地区的工程地址条件,为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问题,为解决存在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施岩土工程勘察体制。与地质勘察工程相比,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仅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还应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进行技术论证和分析评价,并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工程。其主要工作包括查明、分析、评价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李明 《工程与建设》2022,(2):320-322
岩土勘察是获取岩土技术资料的重要工作,根据勘察资料可以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拟建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文章以某大型建筑工程为例,分析论述岩土勘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结果能够为类似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勘察的场地和地基稳定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土工程勘察的场地和地基稳定性综合评价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其正确与否反映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是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与经济合理.以西昌阳光实验学校的工程为例,结合该工程自然地质环境和工程特点,提出了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了工程地质资料,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岩土勘察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步实现了与世界岩土勘察技术接轨,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岩土工程勘测技术的发展和对岩土勘察工程中基础地质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地质勘察工作的现状并对岩土勘察工程中基础地质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5.
冯少华 《科技信息》2012,(8):425-425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岩土工程勘察体系,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场地或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整体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提供基础材料。本文在论述岩土工程勘察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岩土工程勘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为勘察工作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各类土的设计参数,其报告质量对工程的安全和造价起到重要作用。勘察成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一份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满足相应规范的基础上,不仅要真实客观地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地下水、岩上性质和不良地质现象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该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提供合理可信的岩土工程参数和建议。本文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行业发展得益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进步。而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实际工作中,当下广泛应用的基础地质技术显著提升了地质工程勘察的质量以及效率。该文就以山区勘察为例,对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做出了探究,提出了若干个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策略,以望能够提升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邱晓华 《广东科技》2007,(7):165-166
对某拟建楼盘的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查明了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为楼盘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地质资料,并对基础型式和基坑开挖与支护提出了一些设计和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深圳讯美科技项目场地的岩土工程初步阶段勘察,对改项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有了一定了了解,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后选择了初步选择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钻孔勘探、标准贯入、地形测量等多源异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研究了岩土工程勘察场地的数据预处理、立体空间集成建模与可视化信息管理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地形、建筑物、钻孔、地层、地下水等空间对象的三维集成建模、真实感可视化、剖切分析及勘察成果的信息查询与更新,形成了岩土工程三维勘察报告新模式.经多个岩土工程实际项目的应用与验证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三维建模技术与可视化方法,可自动建立岩土工程场地的立体空间三维集成模型,对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三维信息化建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该文就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勘察设计要求问题,取厚状土试样和厚位测试问题,场地类别和液化判别问题,提出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以及土工试验和岩土工程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12.
基于钻孔勘探、标准贯入、地形测量等多源异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研究了岩土工程勘察场地的数据预处理、立体空间集成建模与可视化信息管理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地形、建筑物、钻孔、地层、地下水等空间对象的三维集成建模、真实感可视化、剖切分析及勘察成果的信息查询与更新,形成了岩土工程三维勘察报告新模式.经多个岩土工程实际项目的应用与验证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三维建模技术与可视化方法,可自动建立岩土工程场地的立体空间三维集成模型,对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三维信息化建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目的是为了查明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给出基础类型建议、地基容许承栽力特征值等可供设计使用的重要资料。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对工程的基础形式、结构方案有着重要的影响。勘察成果过于保守,将会导致工程的造价大幅提高;反之,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下面就以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所意识到的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4.
胡丽梅  邢宏汞 《科技信息》2009,(22):128-129
地下水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它既影响建筑物场地地基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又对建筑物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产生影响,但在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却没有被充分重视。本文结合实际,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明确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研究的内容及采用的方法,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杜晖  郑桂芹 《科技资讯》2011,(34):65-65
本文在对某风电场工程的场址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特征,查明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岩土性质、分布规律、埋藏条件,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和有关的建筑抗震设计基本参数,对拟建场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所得土的岩土参数、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的资料成果,分析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方案及基础设计方面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工程布置勘察工作量较为适度,并采用多:种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手段,查明了岩土结构、地基土工程性能及土层波速等有关数据、地下水赋存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参数,满足了设计和岩土分析评价的要求。勘察充分利用区域地质资料,对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场地地基土属中硬土类型,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地及地基稳定性好,适宜修建高层住宅楼。  相似文献   

17.
本工程布置勘察工作量较为适度,并采用多种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手段,查明了岩土结构、地基土工程性能及波速等有关数据、地下水赋存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参数,满足了设计和岩土分析评价的要求。本次勘察充分利用区域地质资料,对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地震效应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场地地基土属中硬场地土类建筑场地,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地及地基稳定性好,适宜修建高层商住综合楼。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的地质勘察应用中,勘察的目的是对建筑场地地基的岩土工程条件做出评价,为地基基础设计、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供岩土工程依据,本次研究中的成都万科"魅力之城"五期A区的勘察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本文就主要对其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9.
进行工程建设时岩土工程勘察是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其工作目标为:查明拟建场地的水文、地质、工程施工条件等,为设计人员提供准确的依据。现今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漏洞,笔者主要探究了存在的这些不足。  相似文献   

20.
陈德伟 《科技信息》2007,(27):120-120
桩周岩土极限摩阻力及其桩尖处岩土的容许承载力是公路工程钻(挖)孔摩擦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的重要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对此,工程勘察设计人员不仅除遵守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场地地基岩土的地质时代、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工程性质及有关因素合理取值,不可机械地依规范查表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