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博大精深的德性论体系中提出了道德法则(规律)与道德准则、自律与他律、自由与必然、定言命令与假言命令、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这五组道德范畴.在这几组范畴中,康德把德性与超验界以及与纯粹实践理性紧紧连在一起,他拒绝感性经验界道德价值性.  相似文献   

2.
论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作为犯是与作为犯并行的犯罪形式,其核心是应当履行特定义务而不履行。作为义务的根据从形式意义向实质意义发展,它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道德义务和良善风俗所赋予的义务等。  相似文献   

3.
道德对于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存在着道德仅靠自身力量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得社会对道德的法律强制成为正当和必要.本文通过分析道德的法律强制之正当性和必要性、可强制的道德范围及道德强制的实现途径来阐述道德的法律强制对社会主义和谐秩序构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漱溟认为,西方与中国法律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法律与礼俗、权利与义务、法治之有与无、民治制度的有与无、好讼与厌讼、和奸不为罪与为罪等方面。这些差异的形成有浅层与深层文化根源,浅层文化根源在于中西的社会构造不同,深层文化根源为西方是宗教文化,中国是道德文化。浅层文化根源由深层文化根源所决定。这种法律思想为梁漱溟寻求近代以后的中国法律发展出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目的是说明在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活动中,“社会的道德感情”这一因素的价值以及其所起的作用.文章从此三方面切入:第一,在法律活动中,—人权利的解释”;第二,这种感情虽然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保守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构成否定其存在的理由,第三,“社会道德感情”虽然不是永恒不变的因素,但是观念之冲突中,个人权利主张者需要自己承担论证的义务.从而指出“社会道德感情”是一项法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善良公正之术",司法是对法律的适用.当社会普遍的正义受到阻碍时.司法机关作为正义的最后捍卫者.使正义得以挽救。所以,作为维护社会公正的使者——司法本身的公正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本文是从伦理意义上谈司法公正的必要性,司法公正不仅是法治社会的要求.更是道德建设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强大、法律脆弱的虚拟世界,重构具有普世价值的信息道德与伦理为一切信息活动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对于保证虚拟世界的有序发展意义重大。然而,面对信息社会中存在的信息道德失范现象,在图书馆范围内,图书馆员有其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伦理规范;读者在充分享受读者权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应尽的信息道德与伦理义务,即每个人实现自身的读者权利应当以不损害他人的读者权利为道德边界。因此,只有区分图书馆员和读者各自的义务才能准确把握信息道德与伦理的界限。介绍了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信息道德和伦理的基本内涵及界限,提出了信息伦理与道德义务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校人事管理的道德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事高校人事管理,必然要研究道德之律;实现人事管理的高效性,必然要在管理中体现现代伦理精神。高校人事管理的内涵包含了道德发展内容,高校人事管理的过程映射了道德调整机制,高校人事管理的目标体现了道德实现模式。我们应遵循工具理性与人文目标相统一、管理效率与价值公平相统一、岗位权力与责任义务相统一的伦理原则,追求以正义、发展、超越为指针的管理道德的终极价值——善、和谐和自由。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这是每一个人都承认的,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充分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这里,首先要注意的是,科学是与宗教和法律截然不同的:法律是使人服从的,宗教是供人膜拜的,而科学则是让人研究、批评、发展、运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理所当然地具有科学所共有的精神气质或规范结构,即怀疑性、公正性、宽容性等等。但是,传统的思维定规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科学的共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供人顶礼膜拜的宗教教义和使人绝对服从的法律条文。这乍看  相似文献   

10.
法律道德主义者把“法律强制执行道德”视为“法律对不义行为的镇压”,认为法律强制本身具有正当性.而自由主义者认为法律与道德有明显的界限,法律不得对任何无害于他人的行为进行干涉,力图捍卫私人的道德自由.然而,法律道德主义的论断从理论预设到论证过程都不够周全并且可能掉入“道德民粹主义”的漩涡;而后者未将不道德行为进行区分而一味否定强制,则有鼓吹“道德冷漠”之嫌.事实上,法律强制与道德冷漠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者之间存有间隙.  相似文献   

11.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宗教思想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人类宗教和公民宗教。人类宗教是普遍的伦理道德,是人性善的表现;公民宗教体现国家政权的意志,是政治法律的延伸。现实生活中的普遍道德有维系社会的崇高价值,政策允许的民族宗教也有其积极意义。卢梭的宗教思想对于当前的道德规范和宗教问题,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法律援助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义务主体包括责任主体和服务主体,以及责任主体所指的机构;服务主体按法律所指派的人员;权利主体所指定的范围等进行了讨论.指出,现行的<法律援助条例>对民事、行政的法律援助范围过窄,应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至少应包括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人身损害的案件,以及涉及家庭暴力又无财产内容的婚姻案件.  相似文献   

13.
与西方宗教相比,儒家学说或者说中国的本土宗教缺乏世界宗教所共有的许多因素,从形式上看也不是一种有教士传道的宗教,而只是一种生活哲理或道德体系。但是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儒家思想早已显示出它是一股巨大的影响力量,具有浓厚深切的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注意义务适应了侵权责任法平衡利益以及侵权责任扩大化的需要,是过错客观化以及过错判断标准客观化的必然要求。大陆法系各国侵权司法实践中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为注意义务在侵权责任法中的实践提供了可行性。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注意义务可以类型化为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以保护他人为目的的法律所设定的义务,安全保障义务三种。  相似文献   

15.
杨江涛 《中州大学学报》2005,22(2):43-45,71
孟子是从人生的道德境界上来讲美学的,因此讲孟子美学就必须从道德处着眼.从道德处着眼于孟子美学,也就是从人生存在论意义上谈人生境界的圆满问题.孟子美学的精神在于:道德的直觉显出了觉悟圆满的人生境界.研究孟子美学不能只以启蒙美学之眼,它需要视角的转变,这对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也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德和法律是共进、相济、并用的统一关系,是服务于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具有约束、规范和指引人们行为的功能.德教与法治统一治国是扬弃传统治国策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安全注意义务虽然已为有关的契约法所规定,但并不表明此种义务仅为契约性的义务,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法定义务,是法律对任何行为人所提出的最低行为要求,违反此种义务并导致他人有损害,即应承担过错侵权责任。本文通过探讨安全注意义务的相关理论,最终得出未来的民事立法应该对安全注意义务做出明确规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条画五章》是蒙元时期较为重要的一部法律,关于《务画五章》的制定年代,众说纷纭,以1210年和1211年较为合理。《条画五章》长期被认为是“夷法”而未受到重视,直到近代才被作为“制法”而得到认可,这反映了大家对蒙古法律文化的认可过程。《条画五章》最重要的规定就是“出军不得妄杀”,但成吉思汗所理解的“妄杀”与《务画五章》的建议者郭宝玉是不一样的,《务画五章》禁止的是没有得到命令的个别的杀戮行为,而不是有组织的集体的“屠城”行为。  相似文献   

19.
道德价值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聆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5):33-33,80
道德价值是道德关系的表征和确证.道德价值除具有一般价值的规定性外,它还具有其它独特的价值性质.诸如在道德价值领域中,主客互动关系体现更为鲜明,它属于实践领域的价值形态,以向人们传达“应当”和命令来实现自身等等.  相似文献   

20.
约翰·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法律哲学家,被尊称为"现代法理学之父"。其思想独树一帜,开创了分析法学派,对于以后的一些法学流派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奥斯丁学说的核心是命令,所以他的学说又被称为"法律命令说"。"命令说"认为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而作为近代民主制度产物的宪法在本质上又被认为是对主权者的制约,于是宪法便成为了主权者自己对自己下的命令。这是否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呢?文章试图从经济学的原理出发,站在法律之外,以一个外在的视角,法外说法,贻笑大方。通过经济人,机会成本,帕累托最优等经济学概念,论述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权力来源于何处,理想状态中的法律应该具有的品质与施行效果,力求从外在的视角解开宪法和法律"命令说"之间存在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