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添加23种不同的生化单因子及由其组合成的复合生化因子于种子培养液中进行摇瓶培养.甘氨酸等生化单因子对PenicilliumpatulumF-208孢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以甘氨酸+L-组氨酸+L-赖氨酸+嘌呤+L-酪氨酸组成的复合因子的作用更为显著,孢子萌发率由原来的55.5%提高到93.5%.复合生化因子的添加对移种期蛋白酶和淀粉酶的酶活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发酵过程中的上述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B5和MS相组合的BM基本培养基和适宜浓度的激素(2,4-D,6-BA和GA3)能解除红豆杉种胚的休眠.单因子试验和不同组合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单独使用2,4-D0.1mg/L,6-BA2mg/L和GA32mg/L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红豆杉种胚的萌发,萌发率分别为70%,55%和28.6%;最佳正交组合为6-BA1mg/L+2,4-D0.1mg/L+AC4g/L,萌发率达81%.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斯特环境中钙离子对苔藓孢子的影响,本文设计了液体培养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紫背苔孢子萌发范围为0-0.1%,而反纽藓和直叶珠藓孢子萌发范围为0-0.5%,三种苔藓孢子萌发率在钙离子浓度为0.02%时最高;在钙离子浓度为0.02%时,三种苔藓原丝体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4.
正交设计法在白三叶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白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愈伤组织生长和细胞悬浮培养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实验结果表明,白三叶叶片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B+0.5mg/L 2,4-D+0.2mg/L NAA+1mg/L BA+2mg/L甘氨酸+100mg/L肌醇+3%蔗糖+0.7%琼脂;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的配方为MB+4mg/L 2,4-D+0.2mg/L NAA+0.5mg/L BA+2mg/  相似文献   

5.
大叶相思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在B5+2,4-D(10-4mol/L)+BA(10-6mol/L)+CH0.5g/L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周,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经B5+2.4-D(10-4mol/L)的液体培养基7d的诱导在B5+L-谷氨酰胺(200mg/L)+CH(0.5g/L)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14d产生了球形胚.球形胚具有明显的两极,但只是根端发育,苗端并没有发育  相似文献   

6.
Zn^2+和SMZ-TMP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影响,但0.09%Zn^2+0.5mg/LSMZ-TMP的处理液可提高其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长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幼苗根系活力,且0.12%Zn^2++0.5mg/LSMZ-TMP处理液能提高小麦幼苗中α-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影响绛红色小单孢菌孢子同步萌发的因子有营养、p H、温度、密度、溶氧等 ,试验结果表明 :p H6 .7~ 6 .8、温度 36℃、孢子密度以 1× 1 0 9个 / ml为宜 ,溶氧及一些生长因子 ,特别是甘氨酸、缬氨酸、丝氨酸 ,对该菌孢子萌发也是相当重要的因子 .  相似文献   

8.
无花果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影响无花果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的四个因子进行了研究:不同器官、培养基的组成、外植体的预处理和不同的品种。细胞分裂素BA的效果优于KT。茎尖和茎段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g·L ̄(-1)(MS+BA),叶片的分化以浓度8mg·L ̄(-1)的BA效果最好。赤霉素(GA_3)有助于芽的萌发和生长,浓度在0.5~1mg·L ̄(-1)为宜。割取嫩枝插入1/2MS,附加1BA或NAA1.0~2.0mg·L ̄(-1)的生根培养基中,根原基诱导率95%以上,移栽成活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种子无菌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蕙兰种子无菌培养过程的观察表明,其种子萌发先形成小球体,再由小球体发育成小苗,其途径有三条:一是由小球体经原球茎发育成小苗;二是小球体伸长成根茎后发育成小苗;三是小球体先形成根茎,在根茎四周分化出许多原球茎,再由原球茎形成小苗。低温预处理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萌发和小苗的形成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适当配合,其中以MS+6-BA0.5mg/1+IAA1.5mg/1对种子萌发最佳,苗生长以MS+6-BA1.0mg/1+NAA0.5mg/1为好。液体振荡培养采用MS+6-BA1.0mg/1+IAA1.5mg/1时,原球茎月增殖8-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复合稳定剂增加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改进了现行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稳定性,由1mol·L-1MgCl2稳定性改为1mol·L-1MgCl2+0.5mol·L-1磷酸盐缓冲液复合稳定剂(1mol·L-1MgCl2+0.5mol·L-1PB).采用复合稳定剂后,大大增加了疫苗的稳定性.22℃保存时间比1mol·L-1MgCl2稳定剂延长了一周,即保存时间从12d延长至18~21d.疫苗于4℃保存了6个月,滴度降低甚微.在37℃保存3d,疫苗的滴度降仍符合WHO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23种生化因子对Mortierella LsabeLina F-989菌生长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供试23种生化因子对生长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L-赖氨酸、VitB6、L-缬氨酸、LD-天冬氨酸、L-酪氨酸、L-丝氨酸、L-胱氨酸7种生化因子能显著提高孢子萌发率,而LD-天冬氨酸、L-白氨酸、L-精氨酸、VitB1、VitB2、L-甲硫氨酸、L-谷氨酸、L-羟膊氨酸、嘌呤等,对该菌分枝数、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选择其中6种生化因子进行多因子组合,研究表明,这6种生化因子的组合对孢子萌发、菌丝生长、淀粉酶酶活性均比单因子效果更好,但对生物量提高不明显,且有80%~85%的因子对蛋白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喀斯特环境中钙离子对苔藓孢子的影响,本文设计了液体培养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紫背苔孢子萌发范围为0%~0.1%,而反纽藓和直叶珠藓孢子萌发范围为0%~0.5%。三种苦藓孢子萌发率在钙离子浓度为0.02%时最高;在钙离子浓度为0.02%时,三种苔藓原丝体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华黄芪愈伤组织形成及器官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黄芪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NAA、2,4-D、6-BA、KT等单因子试验和不同比值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组合试验,探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华黄芪愈伤组织形成及器官发生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单因子试验以5.0mg/L NAA、0.5mg/L2,4-D、1.0mg/L 6-BA、20mg/L KT诱导效果较好,诱导频率可达100%,且生长势好。组合试验比单因子试验能  相似文献   

14.
把太白米小鳞茎基部0.1-0.5mm处切口,接种于MS+NAA 1mg/L+2.4-D1ml/L+ZT0.1mg/L和MS+NAA0.5mg/L+ZT0.1mg/L培养基上,置黑暗中培养,小鳞茎能脱分化产生大量愈伤组织,诱导率在95%以上,且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15.
镍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背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2μmol·L-1、5μmol·L-1NiCl2·6H2O浸泡早稻“921”种子,探讨镍对稻种萌发的影响及生理生化背景.结果表明:镍能有效加快稻种萌发进程、提高萌发整齐度.在浸种早期,镍显著增强种子电解质外渗及SOD、CAT活力;至浸种后期,镍在降低电解质外渗及SOD、CAT活力的同时,提高了POD活力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用稀土液培养紫孢侧耳菇孢子的研究过程.研究表明,用20mg·L-1、50mg·L-1的稀土液培养紫孢侧耳菇孢子,明显促进孢子萌发,加速菌丝生长,防止菌种衰退变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平阳霉素(BLMA_5)和吡柔比星(THP)对裸鼠移植的人体食管癌进行化疗,实验重复两次,结果:在棵鼠可耐受的剂量下,BLMA_5、THP、BLMA_5+THP等各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56%-61%(P<0.01)、34%-39%(P<0.05)、71%-75%(P<0.01),说明BLMA_5和THP对裸鼠移植的人体食管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药合用可明显提高疗效。研究结果提示BLMA_5和THP合用有可能用于食管癌的临床化疗。  相似文献   

18.
以五针松针叶切段为外植体,接种在GD和MB二种基本培养基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GD培养基诱导五针松针叶愈伤组织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对2,4-D,BA,肌醇,CH和蔗糖五个因子,四种水平进行了正交设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五针松针叶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为GD+5mg/L2,4-D+1mg/LBA+500mg/L肌醇+600mg/LCH+3%蔗糖+0.7%琼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黄河水中表积物与镉液-固界面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E(%)-PH曲线,以及河水中甘氨酸的存在对该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镉是以Cd(OH)^+形式在沉积物表面进行阳离子交换反应.PH值是控制Cd(Ⅱ)向固相迁移的主要因素,离子交换率E(%)随PH升高而增大,且在天然河水PH为8.0-8.5下接近最大值;2)镉离子浓度由8.9*10^-7mol.L^-1增大到3*8.9*10^-6mol.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K3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扫示波极谱法,VK3在0.1mol/LNaCl底液中,于-0.46V(SCE)处有一良好的二阶导数峰,峰高与浓度在5×10-7~2×10-5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10-7mol/L.当pH值小于3.60时,VK3与氢离子作用,于零伏左右有一准可逆的2e-+H+波;当pH值大于3.60时,用低扫速的卷积伏安法观察,可发现VK3有双锋,说明有反应中间体存在,在水合介质中其反应机理是可逆的逐级双电子过程.此外,还对底液中溶解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