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自1985年4—11月作者对山东省鼠类及体外寄生革螨进行了调查。捕获鼠类7种,隶属于2个科。检获革螨21种,隶属于6科,12属。其中山区血革螨,橄形血革螨,拟达呼尔血革螨,巴钝绥螨,混毛绥螨和里新约螨为山东首次报道。其中社鼠为矮肛厉螨,鼩鼱赫剌螨,厩真厉螨和三角血厉螨的新宿主报道。大林姬鼠为三角血厉螨的新宿主报道。聚类分析表明,大仓鼠和黑线姬鼠;社鼠和大林姬鼠;褐家鼠和小家鼠;黑线仓鼠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生态组。山区、丘陵和平原农耕区在鼠体寄生螨的群落的种类组成上有一定差异。调查说明社鼠喜欢栖居于山区。黑线姬鼠为山东省野生鼠类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2.
广西亚热带地区的鼠类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俊勋 《广西科学》1994,1(4):67-71
广西亚热带地区农田生态环境中栖息的鼠类有31种(松鼠科除外),其中桂东北15种,桂西北14种,桂西南23种,桂南17种。鼠类组成以鼠科物种占绝对优势,种类多属于东洋界华中区(Ⅵ)种华南区(Ⅶ)的成分,除竹鼠、帚尾豪猪和青毛鼠外,广西境内的种类大多数为滇南山地亚区(ⅦB)的种类。鼠类的群落结构分为桂东北中山-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和黄毛鼠(R.losea)群落,桂中丘陵孤峰平原-黄毛鼠、黄胸鼠和褐家鼠(R.norvegicus)群落、桂南中山低山丘陵-黄毛鼠、黄胸鼠和板齿鼠(Bandicotaindica)群落、桂西南低山丘陵-黄毛鼠、板齿鼠和黄胸鼠群落,桂西北中山丘陵-黄毛鼠、小家鼠(Musmusculus)和黄胸鼠群落.广西全区鼠密度平均11.51%,77.27%的县鼠密度>11%;92.05%的县鼠密度>7%,鼠类生物量;桂东北33.0只/hm2,桂西北37.5只/hm2.桂中42.0只/hm2,桂西南49.5只/hm2;广西全区平均42.0只/hm2。对鼠类对广西区域性农业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鼠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厦门市郊鼠体外寄主虫种类及季节消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厦门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的组成及其季节动态,对于疾病的防治与检疫工作均有实际意义。作者于1979年4月至1980年12月,在吉林湾畔的凤林与杏林两大队的作物区和住房,定点、定时、定鼠笼地捕捉活鼠,带回室内处死,按鼠只采集其体外寄生虫,然后在解剖镜下分类、计数。制片后镜检鉴定。鼠体外寄生虫密度均以染虫率和染虫指数统计。  相似文献   

4.
在福建省三都溴调查捕获小型哺乳动物402只,隶属于啮齿目的黄胸鼠、针毛鼠、黄毛鼠和小家鼠;食虫目的臭鼩。栖居室外的以黄毛鼠占绝对优势,为当地野鼠总数的95.21%,携带的寄生螨数多达80%以上。室内的以黄胸鼠较为重要。从其体外检获寄生螨类11种:似太平洋无前恙螨、印度囊棒恙螨、陈氏爬虫恙螨、地里纤恙螨、毒刺厉螨、努氏厉螨、鼠预毛厉螨、土尔耳厉螨、福建棘厉螨、山区血革螨和巴氏禽刺螨,其中以地里纤恙螨最重要,占检出恙螨鼠总数的98.6%。室内黄胸鼠的血清钩端螺旋体补体结合试验呈强阳性。室外黄毛鼠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氏体,从而证实黄胸鼠和黄毛鼠是当地钩体病和恙虫病的动物宿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于氏纤恙螨在云南省部分地区的分布和宿主选择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结合云南省不同地理方位和地形,独特的气候与生态等特点,于2001年—2011年选取了23个县(市)进行野外调查,用鼠笼(夹)加食饵诱捕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小兽)宿主。选择小兽的双侧耳廓和外耳道采集恙螨幼虫,用霍氏液常规封片后在显微镜下逐一鉴定螨种。统计于氏纤恙螨在不同地域、不同景观和不同宿主小兽体表的分布情况。计算于氏纤恙螨在不同宿主小兽体表的感染率(P)、平均多度(MA)和感染度(MI),用聚块指数(m*/m)测定其在宿主不同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所调查的23个县(市)中,有9个县(市)采集到了于氏纤恙螨(共1 959只,占所有恙螨的1.81%)。88.77%的于氏纤恙螨采自山区地理景观(尤其是海拔较高地区),只有11.23%的于氏纤恙螨采自坝区景观。宿主大类选择显示,采自啮齿目(鼠类)、攀鼩目(树鼩)和食肉目小兽体表的于氏纤恙螨分别为57.78%、42.16%和0.05%,其它目小兽体表没有采集到该螨。宿主种类选择显示,所捕获的5目12科34属67种小兽中,有20种小兽采集到了于氏纤恙螨,其中42.16%采自攀鼩目树鼩科树鼩属的树鼩,其感染率(26.52%)和感染度(13.54只螨/每兽)均比较高,其次是其他野栖小兽。聚块指数显示,于氏纤恙螨在大多数宿主小兽不同个体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格局。结论:云南省存在于氏纤恙螨,且数量较大。该螨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带,可寄生多种小兽宿主,宿主特异性低,但主要倾向于寄生在树鼩等野栖小兽体表。  相似文献   

6.
安徽长江沿岸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长江沿岸自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病以来,发病地区由1962年的4个市县,至1974年已增加到17个市县、疫区逐渐扩大,发病率明显增高。因此,有必要在沿江一带进行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系统研究,这不仅为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编写我国动物志提供一些具体资料。关于我省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的鼠螨区系,在文献中仅见有零星报导。过去的研究工作,重点在淮河沿岸,而在沿江及皖南地区做的甚少。从1973年11月,我们在有关地区和县防疫站的密切配合下,在我省长江两岸开展了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系统研  相似文献   

7.
澜沦江中游云县、景东地区,经考察共有哺乳动物58种,隶属8目26科50属,该地区哺乳动物区系组成特点是: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有42种,占种数的72.4%,占北界仅2种,占3.4%,广布于两界的14种,占24.1%;华南区的种类明显多于西南区的种类,有11种;食肉目及啮齿目动物种类多,共35种,占60.4%,其中食肉目19种,占32.8%,啮齿日16种,占27.6%;灵长目种类也较多,有黑长臂猿等6种;树栖种类繁多,有26种,近于总种数之半.该地区哺乳动物垂直分布较明显,可分为三个带:河谷低山带,海拔800~1500米,主要有棕果蝠、帚尾豪猪等兽类;中山带,海拔1500~2400米,常见有白尾鼹和猕猴等种类;高山带、海拔2400米以上,生活有黑长臂猿、水鹿等种类。对鼠类作了数量统计,发现黄胸鼠和小家鼠是该地区鼠类的优势种。兽类资源丰富,共有52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恙虫病及其媒介恙螨的研究历史,介绍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方法: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查阅大量有关恙虫病及恙螨研究的文献资料。从恙虫病流行情况、疫区分布、季节分布、病原体发现及证实、传播媒介及传染源种类与分布、恙螨的区系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恙虫病广泛流行于日本、澳大利亚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广大亚太区域,疫源地包括海岛型、山林型及丘陵型,四季均有流行;恙虫病立克次体型别有10余种,各型致病力有所不同;鼠类及纤恙螨属恙螨为主要传染源及传播媒介,已发现主要鼠类传染源20余种,确定媒介恙螨6种。结论:随着恙虫病流行范围的扩大以及发病人数和频率的增多,恙螨宿主动物数量及种类丰富程度、各疫源地尤其是新发现疫源地的类型、流行季节、传染源以及媒介恙螨仍需要进一步调查,恙螨与疾病传播相关的基因及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2013年4月(干季),运用树干喷雾法调查了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2 000,2 200,2 400,2 600 m海拔的树干节肢动物群落.结果显示,所调查树干节肢动物群落隶属于7纲30个类群(目),主要由弹尾目、蜱螨目、蜘蛛目、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啮虫目、半翅目同翅亚目、缨翅目等组成.不同海拔间树干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显著不同(基于Bray-Curtis相似性),其个体数量(密度)总体呈现出沿海拔升高而上升的趋势,但不同类群的个体密度随海拔梯度表现出不同的分布差异.树种和树皮粗糙度对树干节肢动物群落总体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少数节肢动物类群的密度呈现显著影响.表明海拔差异(温度和湿度)对树干节肢动物的影响显著高于微环境差异(树种和树皮粗糙度).  相似文献   

10.
亚须纤恙螨幼虫生态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亚须纤恙螨幼虫生态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方法采用捕鼠查螨法.调查结果表明,亚须纤恙螨幼虫占全部恙螨种类的60.34%.亚须纤恙螨8月份出现,到10月份少量出现,11月份迅速增至全年最高密度,指数为314.83.此后逐渐减少,到次年4、5月份数量降至最低,说明冬季是亚须纤恙螨活动高峰季节.亚须纤恙螨性喜隐蔽潮湿,适宜孳生地为低洼潮湿荒草丛,溪间沿岸、渠边沟旁等处,而干旱地区则无分布.该种恙螨主要寄生在黑线姬鼠等鼠类的耳壳、肛门及乳头等处.总之,亚须纤恙螨适宜孳生场所和生境符合HFRS疫源地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作者在福建省、湖南省和陕西省采到革螨标本9科15属21种,其中大陆新记录1种,省新记录14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中国革螨13科、41属、85种,其中贵州省革螨新纪录18种,福建省新纪录16种,云南省新纪录14种,山东省新纪录11种,青海省新纪录9种,海南省、浙江省和辽宁省新纪录各4种,湖北省和四川省新纪录各3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纪录2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中国自由生活革螨调查报告”第VII报,包括14科27属63种,其中省区新记录种33种。  相似文献   

14.
革螨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革螨与疾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关于革螨与疾病关系研究的最近几年文献。结果:革螨与20余种医学疾病的传播有关。结论:革螨致病可以通过叮刺人体直接造成危害,也可以作为传播媒介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中国革螨13科、41属、85种,其中贵州省革螨新纪录18种,福建省新纪录16种,云南省新纪录14种,山东省新纪录11种,青海省新纪录9种,海南省、浙江省和辽宁省新纪录各4种,湖北省和四川省新纪录各3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纪录2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由生活革螨调查报告(蜱螨亚纲:革螨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90年代后我国革螨分类概况,并报道中国革螨14科37属76种,其中,福建省新纪录46种;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纪录各4种;湖北省新纪录3种;广东省、江西省和四川省新纪录各2种;海南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纪录各1种;重庆直辖市新纪录2种和上海直辖市新纪录1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革螨14科38属90种,其中省区新记录59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河南省自由生活革螨调查结果。共发现13科35属80种。其中河南新纪录51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河南省自由生活革螨调查结果。共发现13科35属80种。其中河南新纪录51种。  相似文献   

20.
《武夷科学》2015,(1):43-54
本文简要回顾西藏自由生活革螨研究概况,报道西藏和四川的革螨共18科30属48种,其中西藏自治区分布新记录37种,四川省分布新纪录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