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8 毫秒
1.
论旅游地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事实已经说明,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的微妙。尤其对于旅游接待地来讲,处于强势的旅游开发经营活动与处于弱势的环境相互作用,旅游开发经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环境对旅游持续发展的制约,均已十分明显。因此,为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重要对策之一是大力优化旅游环境质量,其中,对旅游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是旅游建设和保护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云南省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旅游资源的十大综合优势,提出了近期旅游开发的重点,建议当地旅游的开发和管理部门树立可持续发展思路,保持并提升明永冰川的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将其逐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冰川旅游度假区和高山生态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开封市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开封市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变造及旅游环境现状的研究,揭示了开封市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指出提高开封旅游环境质量的关键是搞好城市规划、提高能源消费的层次、抓好城市绿化和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4.
旅游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已十分明显,对旅游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尤显重要。本文对旅游环境质量评价内涵进行了阐述,对其研究发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双参评价模型,用于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此模型的核心评价参数包括协调度和可持续发展度,协调度衡量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交互作用效果,可持续发展度表征了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该文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6年到2014年的17项指标数据,对徐州市的协调度和可持续发展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徐州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性尚可,但生态环境的保护总是被动地适应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型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石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生态型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和原则,以生态旅游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人地关系为主线,通过分析生态型旅游开发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深入研究旅游环境系统与旅游开发活动的相互作用机理,从理论上概括了生态型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中外学者关于旅游景点环境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以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三个方面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环境变化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石林风景区为例开展实证评价分析,并提出基于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与保护目标的发展协调解决方案,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整合旅游资源 构建武陵山区旅游经济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分散开发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合理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武陵山区旅游业的协调与合作,构建武陵山区旅游经济圈的对策,以确保区城内各种旅游资源的传承性保护和整体性开发利用,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平潭海岛为研究区域,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对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是经济方面,而负面影响则是垃圾、噪声污染等方面.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改进平潭旅游环境质量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实现平潭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都市旅游和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学界两大研究热点,我国都市旅游大发展中主要存在节庆化、模式化、大型化等六方面问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都市旅游必须挖掘特色,不断提升都市旅游的个性化,全面营造和设计都市旅游整体形象,发展社区参与都市旅游,推动都市旅游资源配置,同时拓展国际合作,培育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10.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阐明了可持续旅游与可持续发展观及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可持续旅游是人类为了应对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日益严峻的环境、社会、经济危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追寻的必然方向。实践证明,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具体形式;分析了中国对国际旅游可持续发展响应的背景及实施可持续旅游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强调了可持续旅游项目及相应对策,应加强科学规划,有效的管理,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刘三姐故乡宜州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优势突出,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该文针对宜州市旅游开发现状和资源优势,从提升经营者和开发者的文化素养、绿色营销策略以及区域旅游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以提升宜州市的旅游市场竞争力,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下梅古村落是武夷山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下梅古村落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发展不稳定。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村民利益诉求大、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民居保护工作不到位等方面的不足,由此提出与企业合作吸纳资金、以共生模式协调村民与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加强古村落的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提升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功能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化名城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每 一个历史化名城都应当努力向旅游城市乃至优秀旅游城市的方向发展,这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历史化名城的客观要求。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关键是提升历史化名城的旅游功能,而加强对历史化的保护是提高城市旅游功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古城城市发展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对于旅游环境的评价因子做出了类型划分,并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绛州古城旅游环境作出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古镇旅游资源自身存在的局限性﹐运用区域共生思想﹐探讨古镇旅游如何通过与区域关联要素的协同发展以突破困扰其发展的瓶颈。按照古镇与城市的空间关系把古镇划分为城区型、近郊型和偏远乡村型3种类型﹐进而根据各类型古镇旅游发展的现实条件及驱动力等方面的差异﹐提炼出3种基于区域共生的古镇旅游发展驱动模式﹐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驱动下的"古镇—城市"共生模式、旅游热点(线)带动下的"古镇(村)—景区"共生模式和旅游良性竞合下的"古镇(村)—古镇(村)"共生模式,然后探究各类型古镇与区域的共生特征、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和驱动策略。以重庆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例﹐通过区域特征、区域格局分析,分成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渝东南等3种空间类型,从区域共生视角分别深入探讨了各类古镇旅游驱动发展对策。研究表明﹐古镇旅游要突破自身局限性﹐必须根据区域内城市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品位及与其它古镇关系等关联条件﹐选择适宜的依附式和差异性发展方式﹐促使其有机地融入区域旅游发展的大格局之中﹐寻求古镇与城市、知名景区、其它古镇之间的联动互促,以谋求借势发展和区域旅游格局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的产业结合将会越来越密切,体育搭台、经贸唱戏的新模式将对旅游和民族传统体育双方面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从保定市的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来看,将地区民族体育资源整合优化,形成规模化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可以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经济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衡量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状态是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判据.从经济学理论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利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关系结合模糊数学制定隶属函数,建立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状态评估模型,对某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了评估,结果与城市旅游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6021,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模型可用于对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建立居民对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态度尺度,并以黄龙溪古镇为例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是可接受的,证实了量表的实用性;居民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古镇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古镇旅游的正面影响以及社区参与旅游方面的感知比较强烈.最后对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古村落遗存数量多,空间分布地域特色显著,对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古村落空间分布及其形成背景要素的分析,阐明古村落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不同区域古村落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从而为充分开发利用古村落遗产资源,因地制宜地实施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依据,促进古村落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地的旅游环境质量与其旅游业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通过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并结合实地调查,构建出由旅游地资源环境、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旅游地社会服务环境、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和旅游地信息环境等分环境组成的怀柔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怀柔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评判结果和实际的怀柔旅游环境质量相符.最后依据评价结果的分析,对照怀柔的实际调查情况说明,分别对每个分环境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