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我要去演讲,充实一下我的保险柜。我不知道老爸(老布什)挣了多少演讲费——一场演讲的收入有5万至7.5万美元吧。克林顿就通过演讲发大财了。"——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的任期将在2009年1月结束。近日,他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接受作家罗伯特·德雷珀采访时透露了离任心声:赚大钱!  相似文献   

2.
追风人物     
希拉里对克林顿立新规:没我准许就闭嘴前不久,现任纽约州参议员的希拉里给丈夫克林顿立下一条新“规矩”:以后在外边讲话,要事先经过她的同意,否则就闭嘴!据悉,这一“规矩”的出现缘于最近两人在阿联酋一家公司计划收购美国港口管理权事件中不同的表态。“港口事件”曾在美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希拉里在公开场合刚说“港口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决不能被外国政府控制”,克林顿随即对媒体表示:“这是一家信用很好的大公司,我不认为由它收购港口管理权有什么不妥。”克林顿甚至还为这家公司支招,点子居然被采用了。当有媒体向希拉里问及此事时,希…  相似文献   

3.
追风人物     
克林顿要当滑稽节目主持人“拉链门”事件后,克林顿和希拉里曾闹起婚姻危机,并一度接受心理治疗。今年六月,新书《我的生活》出版后,克林顿先在美国做巡回宣传,而后又马不停蹄地在欧洲秀了一把,所到之处,上演左手签名售书、右手与读者握手的绝技,克林顿着实当了一回“万人迷”。此书不仅在美国、英国、法国卖得火热,还一举成为德国第一畅销书。各大媒体纷纷炒作,克林顿频频出镜。更引人关注的是,克林顿受到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青睐,将出任滑稽节目“星期六夜话”的主持人。这份差事真是给克林顿锦上添花——不但吸引众多女性的眼球,还赚个盆…  相似文献   

4.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我认为布什是自20年代以来最为腐败的一个美国总统”,“他不是个合法总统”,“我期望着这个政府被推翻,就像我当时希望萨达姆的政府被推翻一样。”———令美国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谩骂布什的言语竟是出自伦敦市长利文斯通之口。“如果不赶紧采取行动,希拉里·克林顿将会一路上升,直至华盛顿权力的顶点。那时,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新的、更加自由的‘克林顿时代’。”———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在《洛杉矶时报》上呼吁阻止希拉里参加2004年总统大选。这位前第一夫人现已成为民主党的“头等筹款高手”、“头等理论家…  相似文献   

5.
“我已经决定暂不授权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比尔·克林顿2000年9月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的乔治敦大学发表演讲,宣布推迟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将决定 NMD 的“生死牌”传给美国的下一位总统。  相似文献   

6.
尹传红 《天津科技》2004,31(2):53-54
几乎就在购得《时间简史》中译本10年增订版的同时,一本科幻杂志上刊登的一幅照片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画面上仅有3个人,其中一位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美国总统克林顿,一位是当今科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坐在轮椅上的瞿金。克林顿侧脸站在瞿金身旁,向他鼓掌致意。照片注释只有寥寥11个字:“一时的政客与永  相似文献   

7.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那些压迫势力将会消失,而伊朗人民将会存留下来。任何靠近真主的力量都会生存下来,任何远离真主的力量都会像埃及法老一样消失。就今天而言,美国、英国和以色列这三个国家,由于他们远离真主的教导,将注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这是一个神圣的承诺。”——伊朗总统内贾德2006年12月20日在伊朗西部城镇发表演讲时这样说。“对于伊朗,如果有任何军方或者政府官员宣称萨达姆曾下令使用了常规武器,或者特种武器,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化学武器,我将非常光荣地表示愿意对此负责。”——萨达姆在法庭上首次承认自己应该对利用化学毒气袭击伊朗一…  相似文献   

8.
“克林顿经济学”的核心是以有计划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重振美国,实现“美国梦”。美国新总统克林顿2月17日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讲话,全面阐述了新政府的一揽子经济计划。在美国历史上,总统《国情咨文》通篇只谈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9.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我靠当老师的工资过活。感谢真主,我心满意足……我的资产奇大无比,那就是我服务的人民的高度热情。其他的均无可比拟。”——平民色彩、简朴生活一直是伊朗总统内贾德的标签。“那时我们学校有一条纪律,就是一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剪四次头,布莱尔不喜欢这样,因为当时流行长发,于是在学期开始后的前四天,布莱尔天天都去剪发,这样以后再有人问他,他就说,‘我已经剪够四次了。’他这样的小伎俩让老师气得够呛。”——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昔日同窗道纳尔德对老同学的中学时代记忆犹新。“嗨,希特勒。”“我是来杀人的。”——一名光头党1…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3日,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恩·布朗在克罗地亚南部地区因飞机失事遇难。一个星期后的4月12日,克林顿总统出人意料地宣布任命原美国贸易代表米基·坎特为新的商务部长。克林顿在任命仪式上说“从未有别的贸易代表的工作成就超过米基·坎特”,“米基过去充当恶人,布朗当好人。我想我们该给他机会换换角色,当个好人”。坎特则盛赞布朗生前所取得的成就,并发誓“将继续他未竞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我相信世界上最大的盗贼是美国,地球上最大的恐怖分子也是美国。”乌萨马·本·拉登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如是说。“拉登是当今世界上国际恐怖主义最显著的组织者和资助者”。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说法则完全相反。自从美国认定拉登为8月7日发生在非洲的两宗美国使馆爆炸案的幕后“黑手”并于8月20日空袭与拉登有关的苏丹希法制药厂和阿富汗营地后,一向神秘莫测的拉登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多年前,由好莱坞大明星特拉沃尔塔主演的影片《原色》,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一对总统夫妇的微妙关系:面对电视摄像机,两人的手亲密地攥在一起;镜头一离开,两只手马上冷淡地甩开。谁都知道这部电影影射的是当时还在任上、但绯闻不断的克林顿总统。如今克林顿不当总统已经很久了,而希拉里在今年1月20日则以一句“我来了,我要赢”,发出了要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的誓言,并成为目前人气最旺的政治明星,其风头不逊于当年的克林顿。  相似文献   

13.
中瑞教育辩     
Mats  Larsson  贝加 《世界博览》2008,(16):9-9
我的女儿塞西莉亚今年17岁,在瑞典一所挺不错的高中上学,我常常给她讲中国的故事。不过她最不愿意从她老爸那儿听到的就是:中国学生紧张辛苦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她正在度过一个悠闲的暑假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班上的学业已经很繁重  相似文献   

14.
美国1月24日出版的《新闻周刊》的封面是一幅引人注目的图画:乱石嶙峋的河岸,波涛汹涌的水面,克林顿和“第一夫人”希拉里坐在小船上奋力“拼博”。该图的标题是:惊涛骇浪——一桩可疑的交易使比尔和希拉里“触礁”。吹皱一池春水《纽约时报》1992年3月7日首次披露了克林顿与怀特沃特开发公司的“复杂关系”。据透露,早在1978年,克林顿夫妇与  相似文献   

15.
竞选剧又添新情节8月以来,美国各主要政治势力为1996年总统大选而展开的角逐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三党因素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民主党的超级政治明星、来自新泽西州的老资格参议员比尔·布拉德利在8月初宣布,他将在1996年放弃寻求议员连任的竞选,同时暗示他可能作为无党派候选人与比尔·克林顿一决高低。接着,被舆论界认为最有可能成为明年总统选举“黑马”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科林·鲍威尔展开了他的异乎寻常的宣扬自己的行动。鲍威尔从9月16日开始为他的自传《我的美国之路》一书助销而在全美进行旅行,为期5周。鲍威尔所到之处,欢迎的群众人潮如涌,新闻媒体也蜂拥而上,争相报道,一时刮起了“鲍威尔旋风”。可以说,这位黑人四星将军是美国政坛目前最受公众喜爱的人物。再下来就是曾在1992年大选中向两党候选人发出过挑战的罗斯·佩罗又卷土重来。这位性格多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24日上午,在“美国亚洲太平洋理事会”举办的“成立仪式讨论会”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就美国对亚太地区(主要对亚洲)的政策作了长篇演讲,综合其要点主要有:(一)亚太地区在美国对外政策中重要性提高。鲍威尔说:“欧洲和亚洲两边都占有主要的(central)地位”,“亚洲在世界上所占的分量还在不断地增大。”关于这一点,“美国亚太理事会”的成立可以说是一个佐证。美国有一个很有政治影响的民间团体“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而从事面向亚太地区的民间政治团体却是分散的。此次,有美国国务院背景,把美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在以“中美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问题论坛”上宣读的文章。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正逢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国内外政策面临全面调整之时  相似文献   

18.
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政策:错误的政策发出的是错误的“信号”;最终很可能被拖入一场并不情愿的战争。小布什上台,许多人担心他是否会继续克林顿总统的对台“三不”政策。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小布什口头上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还是“战略合作伙伴”,或是否重复克林顿的“三不”政策,而在于其具体对台政策是否能有效地防止美国被拖入台海地区军事冲突。不被拖入这场潜在的军事冲突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如果美国对台政策能实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得以维持,否则就是美  相似文献   

19.
9月以来,随着佩罗宣布成立“独立党”准备参加大选角逐,鲍威尔又突然刮起一股“沙漠风暴”,美国大选形势更加扑朔迷离。对于“佩罗—鲍威尔现象”出现的背景及其对明年大选的影响,目前众说纷纭。背景:与历史上“第三党”的崛起大不相同从历史上看,在美国两党制的缝隙中一直存在“第三党”,但它们的偶尔崛起往往如昙花一现,成不了多  相似文献   

20.
有人讲,没有信息的世界是个无声无息的世界。现在美国一个重要科技部署就是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克林顿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就是信息产业,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把全美国的政府、学校、医院、图书馆乃至家庭和公司连成巨大的网络。这将使整体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并将大大推动计算机和通讯产业乃至与计算机和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