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搜索中注意选择的影响到底如何, 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项目是否总是会自动捕获注意, 至今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针对前人研究中存在的差异和不足, 统一采用“ 记忆 - 搜索” 双任务范式来探讨搜索任务难度、搜索项目刺激强度以及记忆任务呈现时间对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导向的影响。结果发现: 当采用困难搜索任务时, 干扰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与中性条件下反应时无显著差异, 说明难度会影响工作记忆内容对注意选择的自动导向效应, 但这种影响只有在搜索任务难度足够大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而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刺激强度和记忆任务呈现时间这两个因素对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导向的影响, 即无论刺激强度高低, 或记忆任务呈现时间长或短, 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搜索项目还是会“ 自动捕获注意” , 导致干扰条件下被试反应时显著慢于中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搜索中注意选择的影响到底如何,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项目是否总是会自动捕获注意,至今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针对前人研究中存在的差异和不足,统一采用"记忆-搜索"双任务范式来探讨搜索任务难度、搜索项目刺激强度以及记忆任务呈现时间对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导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采用困难搜索任务时,干扰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与中性条件下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说明难度会影响工作记忆内容对注意选择的自动导向效应,但这种影响只有在搜索任务难度足够大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而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刺激强度和记忆任务呈现时间这两个因素对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导向的影响,即无论刺激强度高低,或记忆任务呈现时间长或短,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搜索项目还是会"自动捕获注意",导致干扰条件下被试反应时显著慢于中性条件。  相似文献   

3.
工作记忆表征能否自上而下地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目前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而导致争议结果的原因亦不清晰.为了探究导致以往研究中有无发现引导效应的关键因素,该研究设计3个实验,要求被试在工作记忆储存任务的过程中完成一个视觉搜索任务,实验1与3的结果发现,当工作记忆表征包含可引导注意的属性时,不管视觉搜索靶子是否变化,该记忆表征都会引导注意偏向到视觉情境中与之匹配的干扰刺激,而实验2中的工作记忆表征不包含可有效引导注意的属性时,即使采用变化靶子的视觉搜索类型,也没有发现引导效应.此结果表明基于工作记忆表征的注意引导效应是否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表征是否包含可有效引导注意的属性,而非视觉搜索类型.  相似文献   

4.
选取10名小学儿童(7~8岁)和10名大学生(19~27岁)作为被试,采用"工作记忆+视觉搜索"的双任务实验范式,探讨儿童与成人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的异同.实验要求被试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完成一个视觉搜索任务,结果发现儿童与成人均表现出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相对于中性条件来说,工作记忆内容与干扰项匹配会显著降低成人被试的搜索绩效,而工作记忆内容与目标匹配会显著提高儿童被试的搜索绩效.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儿童和成人都表现出了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但儿童较成人能更好地运用该注意机制以提高视觉搜索绩效且受其不利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5.
采用干扰“提示目标”的视觉实验范式,分别以汉字和范围提示不同等级的搜索范围,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16名青年被试的视觉空间注意脑机制.结果发现,汉字提示的反应时明显长于范围提示,且在外部干扰条件下,范围提示的靶刺激识别速度优势更为突出;同时,范围提示和汉字提示下靶刺激识别的早期调控分别受干扰类型的影响.与范围提示相比,汉字提示下的靶刺激引起后部P1增强和N1抑制以及P2增强,外部干扰时,汉字提示与范围提示的差异不明显,而在内部干扰时,范围提示和汉字提示的差异增大,表明在靶识别难度增加(内部干扰)时,范围提示和汉字提示下的靶刺激消耗的前额叶资源有显著差异,本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汉字提示与范围提示具有不同的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注视点一提示一目标"范式,通过空间线索、时间线索、无线索3种方式,对20名被试者的视觉、触觉、视触觉统合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视觉或触觉单通道接受提示及刺激时,空间线索比时间线索更能影响加工处理信息的速度.视触觉统合作用时,空间线索的影响大于时间线索及无线索提示时的影响,即空间线索相对应的反应时长要短,时间线索的影响与无线索提示时差别比较小.本实验进一步说明单通道选择性注意与跨通道选择性注意存在不同的脑信息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延迟匹配的实验方式,要求被试完成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和延迟干扰任务,主要对空间工作记忆再认阶段的行为和ERP数据进行分析.实验发现:延迟干扰任务对空间工作记忆的再认速度产生影响,正探测条件下,位置不同条件显著快于位置相同条件,而负探测条件则正好相反.正探测条件在枕区诱发的P1和N1的波幅大于负探测条件.此外,还发现不同实验条件下,P300的潜伏期存在差异,正探测条件下,位置相同条件的P300潜伏期显著长于位置不同条件;而在负探测条件下,位置相同条件的P300潜伏期显著短于位置不同条件.实验结果说明延迟干扰任务对空间工作记忆再认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刺激评估和反应决策阶段.  相似文献   

8.
Wistar雄性大鼠每天接受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rTMS)(0.5 Hz,1.0 Tesla,200μs).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研究长期(10d)和短期低频rTMS作用对空间参考记忆和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低频rTMS分别干扰空间短期参考记忆和长期记忆,但不影响参考记忆的获取,也不影响工作记忆.短期低频rTMS不影响参考记忆的获取和短期参考记忆,对工作记忆也无影响,但干扰长期参考记忆.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表象编码对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以汉字为材料,将60名大学本科生随机分到标准编码组和表象编码组中,每组被试均完成材料相同的三个阶段的实验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表象编码对事件性前瞻记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无论是标准编码组还是表象编码组,将意向行为与背景相联系都能够产生高水平的前瞻记忆表现.与标准编码条件相比,表象编码条件下被试对线索词和诱发词的反应时更短.此外,与国外使用英文字词的研究结果相比,以汉字为实验材料,被试对线索词和诱发词的反应时均短于词汇判断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并未出现线索干扰和诱发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10.
工作记忆中央系统中视听记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记忆的核心是中央系统(CE),已知CE是资源有限的注意控制系统。但目前关于CE对记忆成绩的作用有多大、CE的资源有多少等问题还滑有答案。双重任务实验是研究CE的主要方法,但前人作过的双重任务实验存在方法学上的问题。现采用一种新的实验设计,即Corsi空间记忆和听沉数字回忆的双重任务实验来定量研究CE。实验结果显示:在空间记忆负载较低时,数字记忆成绩基本不变;然而随着空间记忆负载的升高,数字记忆  相似文献   

11.
采用Posner的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实验范式,以判断具有视觉空间编码和言语空间编码的数字奇偶判断为任务,材料为19的阿拉伯数字,被试为在校大学生,考察内源性和外源性注意条件下刺激目标异步性(SOA)系统变化对线索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内源性注意条件下,随着刺激目标异步性的逐渐增加,线索提示效度效应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当SOA达到900ms时,线索效应最明显;在外源性注意条件下,当刺激目标异步性为300ms时,线索提示效度效应达到最显著水平,但随着SOAs的逐渐增加,线索效应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视觉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容量的个体差异与注意控制的关系,研究其个体差异的脑机制.方法:采用延迟样本匹配任务观察16名受试者在3种刺激项目条件下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变化特点,ERP分析结果利用F值的统计参数影像(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呈现.结果:视觉WM高低容量组在顶、枕部所诱发的负向慢波的波幅存在差异,F值的SPM显示两组差异的显著效应主要发生在前额区.结论:视觉WM容量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排除信息中干扰的能力有关,其差异相关的脑功能区可能在前额区.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网络成瘾者的捆绑机制在注意和工作记忆水平上的特点.实验一采用错觉性结合范式,选取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和正常被试各10名接受实验.实验二采用再认范式,选取了2类大学生各15名接受实验任务.结果发现,网络成瘾者在注意水平上的捆绑能力明显低于正常被试,在记忆水平上仅表现出一般的记忆机制的损害.结果表明,捆绑机制的损害是网络成瘾现象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其高级心理过程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Posner的线索实验范式,以判断数字奇偶为任务,材料为"壹"到"玖"的汉字数字,探讨外源性注意条件下不同线索提示比例对汉字数字SNARC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有效线索提示为80%时,注意和非注意条件下对汉字数字的加工均出现明显的SNARC效应,尽管在非注意条件下汉字数字出现明显的SNARC效应,但效应的趋...  相似文献   

15.
选取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和高中青年教师共48名.采用被试内设计,对工作记忆、注意与智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所选用的测试材料有关.用汉语双字词所测的工作记忆与智力之间的相关不显著,而用大写字母所测的工作记忆与智力之间相关显著.②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其所应用的注意评定测验有关.工作记忆与选择注意相关显著,而与维持注意相关不显著;智力与维持注意相关显著,而与选择注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18名被试青年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以研究视觉空间注意范围等级效应的脑机制.采用"提示-靶"实验范式,刺激材料使用等密度排列的字母组成的3个同心圆,以去除字母排列密度不均匀对注意范围等级效应的影响.记录反应时和ERP数据.结果表明:随着提示范围的增大,识别靶刺激的反应时延长,靶刺激引起的P1,N1波幅减小.行为数据和ERP波幅的等级式变化提示视觉注意范围的等级效应,并发现该等级效应受到了来自任务难度、刺激物数量及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视觉搜索与视觉工作记忆分别是注意理论与工作记忆模型中的研究焦点,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也是当前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颇具争论性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视觉工作记忆影响视觉搜索,也有研究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还有的认为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交互影响。但总的来说,视觉搜索与视觉工作记忆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因为他们共享一个资源有限的视觉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了解视听工作记忆中的神经机制和节律耦合规律,采集了视听工作记忆任务脑电数据,通过时频分析确定关键节律及核心电极,并使用多变量模式分析确定关键时间段。theta相位同步在记忆呈现期至关重要,其中额颞叶同步参与听觉记忆,额顶叶同步参与视觉记忆,而theta和alpha的跨频耦合只在特定记忆模态的相关脑区有显著增强。工作记忆任务相关脑区通过远端theta同步协调中央执行功能,alpha同步协调记忆存储缓冲功能,theta-alpha耦合整合不同模态功能间的信息,揭示了视听模态工作记忆的部分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提示目标”的视觉实验范式,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了视觉注意年老化脑机制.青年和老年被试各16名;背景由3个同心黑色圆形线条组成,提示为大、中、小不等的3个圆圈组成,刺激材料是随机选取的大写英文字母,组成3个同心圆圈.不同范围圆圈提示时,靶刺激“T”出现在相对应的圆圈,而两个干扰刺激“T” 分别呈现在对侧视野的另外两个圆圈.要求被试人根据提示寻找效应圈的靶字母“T”,并尽快尽准确地按键判断出现在左视野还是右视野.结果显示干扰刺激的存在导致靶刺激识别难度增加,引起P1的增强和N1的降低;随着提示等级的增大,两组反应时均逐渐延长,早期ERP成分P1与N1波幅均减小;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反应时更长,后部P1增强、N1抑制,且额区P2成分亦受到显著抑制.研究结果与年老化的“复杂度效应”一致;所发现老年组P2成分的显著抑制,提示年老化可能导致视觉空间注意(非随意注意)的前脑区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20.
事件性前瞻记忆是指在未来某一特定外部事件发生时去执行先前意向任务的记忆.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事件性前瞻记忆完成过程中信息加工和提取的探讨,关注信息加工过程是自动加工、控制加工还是两者的结合,但未关注加工过程中的变量与自动加工相关还是控制加工相关,近年提出的动态多重加工理论认为线索驱动和策略加工过程两者形成一种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观点在有关前瞻记忆加工过程的实验研究中得到了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