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采访李济宇(见图)前,我曾和他有过两次接触.当时他对人才培养的见解和对如今医患关系的原因分析给我留下较深印象。李目光犀利.思路清晰且擅言。1973年出生的李济宇在2000年自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后在新华医院做了4年多的普外科医生.2005年他开始做科研管理.如今为新华医院的科研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在2006年和2010年先后得到启明星计划和启明星跟踪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漫长的半个多世纪里.他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大河。几乎可以说,在中国较大的水电工程坝址及工地上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和汗水。他以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胆识,解决过大量的技术难题,提出过许多重要的建议.做出过不少关键的决策.对新中国的水力发电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心理信箱     
《知识就是力量》2009,(7):26-26
张静老师:您好!我今年15岁了.正在上初中三年级。在刚上初中的时候曾经和一个男孩子要好过,可是不到一个月,他就突然转学离开了学校。我非常伤心。虽然在心里一直记挂他,感觉受到了伤害。  相似文献   

4.
科学史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红专 《科学》2006,58(4):37-40
罗马作家西塞罗(M.T.Cicero)说过:“一个人不/了解他出生之前的事情,那他始终只是一个孩子。”哲学家培根(F.Bacon)也说过:“读史可以明智。”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界已认识到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大力提倡把科学史纳入到科学课程中。中国科学教育界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把科学史纳入内容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史教育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5.
这个成语出自《晋书·乐广传》,《晋书》是唐代房玄龄等写的纪传体晋代史。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广乐的妻弟到他家来过以后,很久没有再来了。广乐问他不再来的原因.他的妻弟回答说:“前一次坐在那里,你请我喝酒。正要喝的时候,发现酒杯里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它.可是就已经喝下去了.喝酒之后,我浑身不舒服,生了病。”  相似文献   

6.
在16世纪上半期,黄道周为了解释岁差现象而提出了一种地球围绕宇宙中心“公转”的理论,而当传教士在《崇祯历书》中以批判的口气介绍了哥白尼地球自转说后,他一度又接受并宣传过这一学说,成为中国少有的准哥白尼学说的倡导者.他的地动说提示我们,在当时情况下,中国并非完全没有接受日心地动说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伍连德传略     
青宁生 《科学》2007,59(6):3-3
伍连德,字星联.1879年3月10日生于马来亚槟榔屿。祖籍广东台山,他的父亲伍祺学是学徒出身的金店老板。1896年他考取英国女王奖学金,入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学医,1899年通过考试获得伦敦圣玛丽医院的奖学金.成为第一个在该院实习的中国人。1902年获医学士学位.并得到伊曼纽尔学院每年150英磅的研究奖学金,在利物浦热带医学院从事研究学习。1903年,  相似文献   

8.
亚力山大·里希的回忆我是在1949年林奈斯·鲍林邀请我作为博士后研究员时第一次见到他的。我来自东海岸.那时刚从哈佛医学院毕业.到达时衣冠整整,穿了外套,打了领带。我走进他的办公室.但见他身穿夏威夷花衬衫.满脸笑容。我心想“哎呀.真是气度不凡。”后来,...  相似文献   

9.
退役于2003年的俄罗斯宇航员阿夫杰耶夫博士在1992—1999年间执行过三次太空任务.他在“和平号”国际空间站上度过了747天14小时11秒,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记录。2004年8月,阿夫杰耶夫访问日本.《牛顿》杂志的记者专门就其长期在太空工作、生活的各种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以下是这次采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冯诗齐 《世界科学》2009,(11):48-48
子承父业 在丹麦,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尼尔斯·玻尔(NielsBohr)的大名,因为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相比之下.知道他儿子奥格·玻尔(下称小波尔)的人就要少一些。小玻尔也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尽管他不得不生活在他父亲的巨大阴影下.但他同样表现出具有为自己赢得不朽声名的实力。  相似文献   

11.
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建军工程师,曾从事过今人类学的体质特征调研以及人的头骨复原面貌技术实践,当年吴承恩、韦拔群等人物的颅骨复原,就出自他手。近几年,他在东非的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旅居了三年。于是,他又把他专业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也带到了那个遥远的国度:马达加斯加人来自何处?  相似文献   

12.
在整整600年前1405年7月11日,中国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就带领着他的船队,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远航。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当史图尔特·施利柏(StuartSchreiber)28岁时,他获得了合成美洲大螃性诱剂PeriPlanon-b自然形态第一位化学家的殊荣。施利柏说.他所以对这种性诱剂感兴趣,是由于它分子结构上的几何图形美。在耶鲁大学实验室合成了这种性诱剂分子后,他判断还能继续完成显而易见的试验,于是他搬到化学大厦的底层继续工作。一我有一车鉴别各种蟑郁的图谱.”他解释道,“但我不会区别雌雄。书上说,蟑螂腿上有标志可区别雌雄,但我从未干过。我找到一些美洲大腿,——大个儿的蟑螂,——不知其是雌是雄。但只有雄蟑螂才对美洲大螂性诱剂起反…  相似文献   

14.
科幻将成为现实 正如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在他的科幻小说中大量描述过的(他是激光枪的发明人),火星人手里握着一种让世人难以捉摸的武器,——如非洲人难以捉摸英国军人手中的马克西姆枪。尽管科幻故事情节千变万化.激光枪却是永恒不变的武器,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史上的两大误会田学文一、卢瑟福溅射不是卢瑟福发现的在科学界,很多人都听说过恩内斯特·卢瑟福所做的著名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发现了原子核。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著名的实验是由卢瑟福的同事、德国物理学家汉斯·盖革以及他们的学生思内斯特·马斯登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尼奥是一位推销员.为了缓解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他喜欢上了香草冰淇淋,每天傍晚,他都要享用这种美味的食物。开始时,他只食用一盒.后来逐渐增加到两盒、三盒.并且还要加上若干个甜圈饼。尼奥十分苦恼,他想控制这种贪食的行为,然而却无能为力.几年下来后.他的体重增加到了159千克。  相似文献   

17.
生物物种知多少?KimA.Mcdonald著葛建一译戴维·韦克(DavidB.Wake)对与生物灭绝有关的物种减少态势总显得胸有成竹。1969年,他在美国中部着手研究蝾螈,他所收集的种类,约有一半是以前从未发现的。然而,他的发现仅令人激奋了一阵子。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11日,融会百家、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即将迎来他98周岁生日(8月2日)的前夕,在解放军301医院仙逝.走完了他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  相似文献   

19.
近日,收到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吴家睿教授签名赠送的大作《生物学是什么》.之前,看到他在朋友圈介绍此书的出版:"几十年的感悟、近十年的打磨,终于出了个细活了."欣慰与欣喜之情跃然屏上.看到他的大作真身,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全书五部分,每一部分都指向当下生物学的一个关键问题:解析生命的有序性、破译生命的信息流、建立生命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德鲁·葛林布莱特(Drew Greenblatt)对美国昂贵的医疗保健系统在技术上的落后感到沮丧。他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钢铁制品公司,在为丰田汽车等跨国公司生产零部件的同时,也为雇员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险;然而.医疗费用从2000年以来几乎翻了一番。去年9月他向美国国会提议.要求以立法的形式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美国的医疗体系中。他说,公司里的接待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