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众多助学体系中的一种有偿救助制度,救助资金可以循环使用,这种可持续性可以使救助资金得到高效使用。目前,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风险防范方面的欠缺。美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具有相对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灵活的运行机制;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等等。借鉴美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维持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国家助学货款制度的缺陷及其成因进行了剖析,着重从健全还款约束机制、健全风险补偿机制、设计灵活的贷款偿还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十几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较高的问题一直存在。本文从贷款制度、贷款对象、贷款机构等方面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成因,并针对高校这一国家助学贷款"桥梁",讨论了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防范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董岳磊 《科技资讯》2011,(16):243-243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重要途径。对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科教兴国战略等国家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学生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本文拟对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现状和风险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颁布后,江西省地方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仍然进展缓慢,这主要由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先天不足”、经办银行的“设置门槛”、地方政府的“颇感为难”、地方高校的“无可奈何”、贷款学生的“诚信危机”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要加快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步伐,应从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加快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征询系统,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力推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等方面入手,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生源地贷款为主、学校所在地贷款为辅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并建立与其配套的风险转嫁、转变机制,进一步优化国家助学贷款环境,是目前突破国家助学贷款高风险这一“壁垒”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1999年开始试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但发放贷款的效果一直不佳。这迫使相关部门进一步改善旧的贷款制度,并于2004年制定了新助学贷款制度,使贷款覆盖面基本上达到在校生的20%[1],贷款额度也与大多数高校的收费情况相当,使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顺利完成了学业。可高校的助学贷款的管理工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挑战。本文从现阶段高校助学贷款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入手,谈谈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违约率是影响到助学贷款事业成败的重要问题,也是风险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提出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着显性风险与隐性风险的观点,认为显性风险是与还款违约率有直接因果关系的风险;而隐性风险是一些深层次的系统风险,对国家助学贷款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长期作用与影响.本文着重研究了高等教育机构在控制隐性风险方面的责任与作用,特别是加强诚信教育、增强教育适用性与实效性、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也讨论了利用学生就业与薪酬信息、还款违约率信息等反馈信息促使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改进的风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作为高等教育个人融资的一种手段,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纳。我国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近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风险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于1989年施行,因还款率过低各地银行纷纷停贷,助学贷款以失败告终。2004年底政府又推出新的贷款政策。如何使助学贷款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运行,使国家助学贷款真正成为高校学生完成学业主要的经济来源,需要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入手,对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的积极性,完善各项制度,使各方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衔接协调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伴随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增多.为确保大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失学,国家建立起完善的资助体系.其中,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但是现阶段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着调查表可信度不佳、程序不尽合理、名额分配平均化等问题,应当从思想、制度、程序等方面着手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丽英 《科技信息》2013,(21):455-456
国有企业在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都有支配作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改革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很重要。内部管理的主要角色是经营管理者,可以说能否构建一种对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对对他们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正常的约束和监督,是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结合当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就如何改进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聘任任职机制、监督监管机制、薪酬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笔者认为,应该从改革经营者薪酬体系、强化任职激励、创新精神激励方式、强化企业内外部约束等几个方面来逐步健全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馆际互借的过程中,馆际互借服务的主体是馆际互借人员,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决定了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用户需求的满意程度。因此,对馆际互借人员进行必要的培养和激励是实现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服务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从培养机制、培养体系、交流平台与激励体制四个方面研究吉林省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人员培养与激励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它无须提供担保、抵押或质押。由于诚信缺失使得违约率和不良贷款率都很高,信用风险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风险,也是阻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将信用担保引入助学贷款,利用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对参与者进行定价,能够有效减少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问题,降低贷款的违约率,从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银行贷款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贷款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也存在财务风险和债务风险。为了避免引发财务危机,有效控制贷款风险,高校应树立贷款风险防范意识,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拓宽筹资渠道,加强贷款资金的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6.
聂晶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9M):28-30
高校贷款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也存在财务风险和债务风险。为了避免引发财务危机,有效控制贷款风险,高校应树立贷款风险防范意识,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拓宽筹资渠道,加强贷款资金的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多数分部工程质量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尤其桥梁工程质量抽检合格率不高且波动大,一些分项工程质量指标也存在明显差距.问卷调查的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表明:工程实体和投入要素的监控、质监体制和网络的健全、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完善等是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发现业主、施工、监管等主体相互制衡机制缺位,参建单位质保体系不能有效运行,社会监督渠道不通畅.为此,建议构建"3+2+1"的质监主体制衡和协作架构,开放和规范监理检测市场,完善以承包商和从业人员为核心的质量边际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参建单位质量保证和监督系统,引导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监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公众参与环保的现状和必要性的论述,以及激励约束机制对推进全民环保的作用及其带来的环境效益等问题的分析,得出环保激励约束机制是实现全民环保的必要条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两权分离制度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更具复杂性,高管高薪不能解决激励问题。从人力资源价值链的视角,重新审视高管激励约束困境,分析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过程与有效激励约束机制之间的形成关系,以构建现代公司治理下的高管激励约束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