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渡金属取代的钨磷杂多配合物的导电性及磁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杂多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催化、热稳定性、抗病毒等方面有广泛用途.我们曾报道了取代型钨像杂多化合物[1]以及钨硅杂多化合物[2]的导电性和磁性,在本文研究了取代型钨磷杂多配合物的导电性和磁性.过渡金属的钨磷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导电能力强,且具有磁交换作用,是一类新型的有实用前景的无机分子功能材料.1实验部分 所用仪器为:U.S.A BIO-RAD FIS-7, Leeman ICP发射光谱仪,CAHN—2000磁天平(美国CHAN公司),ER 200—D—SRC 10/12电子顺磁共振仪(… 相似文献
2.
3.
讨论了导致过渡金属配合物显色的二种电子跃迁过程,只有当电偶极跃迁矩积分的被积函数的对称性允许时,才有可能产物颜色;分裂能的差别,导致跃迁能的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视色。 相似文献
4.
过渡金属亮氨酸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五种过渡金属(铁-锌)亮氨酸(Leucine)的固态配合物。用差热(DTA)、热重(TG)分析法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机理,并对五种配合物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简单计算。结果表明:金属配合物的失重活化能大小顺序为:ECo(Leu)2Cl2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异羟肟酸过渡金属配合物仿加氧酶研究进展新进展,重点综述了异羟肟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对其二氧加合性能、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性能以及催化乙苯、二甲苯和异丙苯均相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关于“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结构理论方面的教学研究文章,其目的是介绍“18电子规则”和“Wade's”规则在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和羰基原子簇化合物中的应用.同时,向读者表睨羰基配合物的结构要素.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N-氧化-2,6-二甲酰吡淀双缩氨基酸硫脲与Ni(Ⅱ)、Cu(Ⅱ)和ZN(Ⅱ)的双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电导、ESR及磁性研究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9.
通过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羟基吡唑缩苯甲酰腙(H2PBB)和过渡金属乙酸盐反应,制备了组成为M(PBB)2·nH2O(M=Mn,Cu时n=0;M=Fe,Co,Ni,Zn时n=1)的6个过渡金属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IR,UV,TG-DTA,NMR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MBP-苯甲酰腙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圆偏振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类材料在3D显 示、生物探针、量子通讯、新型防伪等高新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圆偏
振磷光材料不仅可以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使其制备器件的内量子效率理论上可达到100%;
此外,由于重原子的引入,在旋轨耦合的作用下,会显著提高圆偏振发光的不对称因子,因而能够
获得更高圆偏振光发光效率的器件。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基于过渡金属配合物圆偏振磷光材料的
研究进展,主要针对具有高发光效率的Pt、Ir、Cr、Au、Cu等配合物展开介绍。 相似文献
11.
过渡金属苯丙氨酸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5种本丙氨酸希夫碱地渡金属配合物Mn(Sal-Phe)、Fe(Sal-Phe)、Co(Sal-Phe)、Ni(Sal-Phe)、Cu(Sal-Phe)对配合物进行了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PS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金属含量(ICP)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邻香兰素氨基酸希佛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合成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中成方法合成了以邻香兰素氨基酸希佛碱为配体的多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配体通过亚胺氮、邻酚氧、羧基氧以三齿形式与金属形式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六元环,另外有一个水分子与金属成配合状态。 相似文献
13.
异羟肟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异羟肟酸L^1H~L^6H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M(L^1)2~M(L^6)2(M=Cu(Ⅱ),Co(Ⅱ),并以元素分析、IR、^1HNMR和MS进行了表征,考查了它们的铜(Ⅱ)配合物对异丙苯氧化生成氢过氧化异丙苯(CHP)的催化性能,与其未取代(R=H)的对照样Cu(L^7)2比较,讨论了配体芳环上取代基及其末端基团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7种过渡金的氯化物(或硫酸盐)与哌啶二硫代甲酸组成为1:2的新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部分配合物的溶度积常数的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用复分解法合成了第一过渡系部分金属元素(Mn(Ⅱ)Fe(Ⅱ)、Fe(Ⅲ)、Co(Ⅱ)、Co(Ⅲ)、Ni(Ⅱ)Cu(Ⅱ)和Zn(Ⅱ))的布洛芬配合物。用化学分析、热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Mn(Ⅱ)B_2·H_2O、Fe(Ⅱ)B_2·2H_2O、Fe(Ⅲ)B_3·2H_2O、CO(Ⅱ)B_4·HB·2H_2O、Co(Ⅲ)B_3·2H_2O、Ni(Ⅱ)B_2·2H_2O、Cu(Ⅱ)B_2·H_2O和Zn(Ⅱ)B_2·2H_2O。用热分析及显微测熔测定了上述配合物的熔点及分解温度。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上述配合物中心离子与羧基氧结合的M-O键的性质除Fe(Ⅱ)有较明显的离子键特征外,其余则离子键和共价键兼而有之,Δν=ν_(反对称)(coo~-)-ν_(对称)(coo~-)与中心离子外层d电子关系呈规律性变化,d—电子层为半(全)充满时,Δν均为190cm~(-1),随d~6~d~(10)电子数增加,Δν有规律地增大。表明d—电子对M—O成键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沸水体系中,由过渡金属醋酸盐与金刚烷甲酸(Hadam,C10H15COOH)反应,合成了6种配合物M(adam)2·nH2O(M=Mn,n=2;M=Co,n=6;M=Ni,n=3.5;M=Cu,n=1;M=Zn,n=0;M=Cd,n=0),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中心金属离子M^2+与2个配体(adam)羧基中的4个氧原子以双齿形式发生配位,形成了分子配合物,配位数为4(其中铜有1个配位水,其配位数为5)。 相似文献
17.
赵国良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3):264-267
研究了过渡金属钴(Ⅱ)、镍(Ⅱ)、铜(Ⅱ)、锌(Ⅱ)与乙二醛双邻氨基苯甲酸希夫碱(H2L)配合物的合成,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是一类新的配合物,其组成为*4H2O(M=Co、Ni、Cu、Zn,L=乙二醛双邻氨基苯甲酸根),中心金属离子与希夫碱配体中的亚胺氮和羧酸根中的氧原子发生配位,配位数为4.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5 种苯丙氨酸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Mn(Sal- Phe)、Fe(Sal- Phe) 、Co(Sal- phe) 、Ni(Sal- Phe)、Cu(Sal- Phe),对配合物进行了热重- 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PS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金属含量(ICP) ,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陈沙沙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3):66-68
合成了三种过渡金属的H5DTPA异双核配合物(H5DTPA=二乙三氨五乙酸):CrN i(HDTPA)(OH).5H2O、FeN i(HDTPA)(OH).6H2O、HCuZn(DTPA).4H2O.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将所得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测试,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及谱学性质. 相似文献
20.
过渡金属和镧系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巍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42(3):60-63
合成了新型5, 10, 15, 20-四(对-(4-氟苯甲酰氧基苯基))过渡金属卟啉和新型镧系乙酰丙酮-5, 10, 15, 20-四(对-(4-氟苯甲酰氧基苯基))卟啉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声光谱,摩尔电导,核磁共振氢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