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腺病毒在鸭胚和雏鸭体内的感染情况,为腺病毒作为外源基因载体在活体上进行RNA干涉奠定基础.将GFP基因重组腺病毒(Adv-GFP)静脉注射15日龄鸭胚和10日龄雏鸭,在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组织器官,制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基因在鸭胚和雏鸭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结果发现,GFP基因在Adv.GFP感染后24-72h能在鸭胚肝脏及心肌细胞中表达,在感染后1-5d,GFP基因可在雏鸭肝脏、脾脏、腔上囊中稳定表达.本试验首次证明腺病毒作为安全的外源载体,可介导外源基因在鸭胚和雏鸭体内的靶器官中持续稳定表达,为在鸭上进行病毒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妊娠期、泌乳期绿色荧光(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简称GFP)裸鼠雌鼠血浆中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及各组织中泌乳素及泌乳素受体mRNA水平变化。方法 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激素的水平,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泌乳素及泌乳素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GFP裸鼠雌鼠妊娠期内雌激素和泌乳素水平不断下降、孕激素的水平先升后缓慢下降、组织中泌乳素mRNA水平较低、泌乳素受体水平较高;而在泌乳期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较稳定、组织中泌乳素mRNA水平较高,泌乳素受体水平较低。结论 不同时期GFP裸鼠雌鼠体内性激素的水平不同,参与裸鼠妊娠调控过程,为解决雌鼠不孕、易流产等问题提供了基础参考值和内分泌水平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腺病毒在鸭胚和雏鸭体内的感染情况,为腺病毒作为外源基因载体在活体上进行RNA干涉奠定基础.将GFP基因重组腺病毒(Adv-GFP)静脉注射15日龄鸭胚和10日龄雏鸭,在感染后不N时间采集组织器官,制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基因在鸭胚和雏鸭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结果发现,GFP基因在Adv-GFP感染后24-72h能在鸭胚肝脏及心肌细胞中表达,在感染后1-5d,GFP基因可在雏鸭肝脏、脾脏、腔上囊中稳定表达,本试验首次证明腺病毒作为安全的外源载体,可介导外源基因在鸭胚和雏鸭体内的靶器官中持续稳定表达,为在鸭上进行病毒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红系特异表达载体在转基因小鼠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珠蛋白基因位点控制区的HS2,HS3及HS2-HS3元件对β-珠蛋白基因的时空表达调控作用,选择本实验室构建的CMV/GFP,HS2ALL,HS3ALL,HS23ALL等4种重组载体,经限制性酶切及两步纯化,得到了5种重组DNA片段:CMV/GFP,HS2/GFP,CMV/HS2/GFP,HS23/GFP,HS3/GFP,并用显微注射技术获得转基因小鼠.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转基因各组织中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情况,结果表明HS2元件及1.7kb的β-珠蛋白启动子足以调控β-珠蛋白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此外,在不同的转基因小鼠中,GFP的表达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但综合分析比较可以看出,HS2与HS3元件在调控β-珠蛋白基因表达方面,其增强子作用基本相当,且两者显示出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理想动物模型的缺乏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研究的一个重要障碍.本实验运用可调控慢病毒载体结合精子介导的方法构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V-X)可调控表达的转基因小鼠模型.首先构建了四环素调控的HBV-X基因可调控表达慢病毒颗粒,再对雄性小鼠进行睾丸注射,后与母鼠合笼,母鼠分娩获得子代小鼠,最后利用Southern blot,反向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别对子代小鼠体内病毒基因整合情况和可控诱导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提示子代小鼠体内成功整合HBV-X基因,并在强力霉素(Dox)诱导后,可表达目的蛋白,可调控转基因小鼠构建基本成功.  相似文献   

6.
用慢病毒载体介导产生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为骨架,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假病毒,通过小鼠受精卵卵周隙注射,将其感染小鼠受精卵,经移植于假孕母鼠后获得转基因小鼠.应用PCR、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证明了GFP基因的整合率达到40%以上;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中GFP基因整合的拷贝数约为40;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显示GFP基因在小鼠染色体上的整合是随机的,并通过交配可将外源基因遗传至子代,获得的多整合位点和不同表达水平的转基因小鼠具有明显的实际应用和研究价值.文中报道的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转基因技术为高效制备和选育高表达转基因小鼠品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2,AAV-2)用于构建基因治疗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领域受到了普遍重视和关注,而rAAV在应用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因素就是缺乏简单有效的大规模制备方法.运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来提高AAV-2的产量,分别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胰岛素(Insulin)基因替代AAV-2的结构基因后,与其他重组病毒共转染293t细胞,3 d后即可检测到高效表达的GFP和Insulin.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比较理想地提高AAV的产量,为临床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将拟南芥中转录因子基因NACl上游调控区1kb克隆到pRD420质粒,构建由NACl启动子驱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表达的植物表达载体,并以此载体转化烟草,对阳性转基因植株研究表明,GFP在根部有较高水平的表达.进一步用生长素、生长素拮抗剂NPA和赤霉素处理,荧光强度的变化表明:该调控区受生长素作用的同时也受赤霉素诱导.初步说明NACl基因不仅是一个生长素反应基因,同时可能也是一个赤霉素反应基因.  相似文献   

9.
将拟南芥中转录因子基因NAC1上游调控区1kb克隆到pRD420质粒,构建由NAC1启动子驱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表达的植物表达载体,并以此载体转化烟草,对阳性转基因植株研究表明,GFP在根部有较高水平的表达.进一步用生长素、生长素拮抗剂NPA和赤霉素处理,荧光强度的变化表明:该调控区受生长素作用的同时也受赤霉素诱导.初步说明NAC1基因不仅是一个生长素反应基因,同时可能也是一个赤霉素反应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克隆人地中海贫血基因β41/42及调控系列LCR,构建该致病基因的体外真核表达体系,为该病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理想模型.方法:抽提β41/42纯合子患者的DNA,PCR扩增出人β珠蛋白基因座控制区(LCR)和β41/42基因,将其串连克隆至真核稳定表达质粒pcDNA3.1-中,脂质体转染至小鼠红白血病细胞(MEL),DMSO诱导MEL细胞表达,逆转录PCR检测人β41/42基因在MEL中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人β41/42突变基因的真核表达系统.结论:β41/42基因在ME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与设计的表达完全一致,为该病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反复回交——筛选目的基因的手段,将C57BL/6-Tg(UBC-GFP)30Scha/J转基因小鼠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分别向BABL/C、CBA/J、DBA/2J、AKR/J、FVB/J等品系小鼠导入,得到了5种不同遗传背景且带有GFP基因的导入系小鼠.冰冻组织切片等方法显示GFP导入系小鼠的皮肤、肝、肾、心、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不同遗传背景对GFP的组织表达谱、血液生理指标及繁殖性能未见影响.本实验采用基因导入法培育了5种新的带有GFP导入系小鼠,这些不同遗传背景的基因导入系小鼠为移植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2.
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乙醇脱氢酶Ⅱ(Alcohol dehydrogenaseⅡ)基因PsADH2的启动子是低氧诱导型启动子。利用透明颤藻血红蛋白(VHb)基因vgb、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gfp和β-半乳糖苷酶(Gal)基因lacZ作为报告基因,从转录和蛋白水平初步探讨了PsADH2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的调控特性。结果表明:3个报告基因在PsADH2启动子的调控下,转录和蛋白水平均随溶氧的降低而升高,报告基因的表达对菌体生长无影响,这为构建新的诱导表达系统提供了有益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脊椎动物Pax1/9是一重要的发育调控基因亚家族,文昌鱼基因组中仅有单一的该亚家族直系同源基因Amphi-Pax1/9,为检验此基因上游调控元件的功能在脊椎动物体内是否具有通用性,将文昌鱼Pax1/9基因上游约4.6 kb的侧翼序列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表达载体(pAmphiPax1/9-AcGFP),显微注射斑马鱼胚胎,并以斑马鱼Pax1和Pax9的上游同源序列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阳性对照斑马鱼胚胎中GFP能够表达,但注射pAm-phiPax1/9-AcGFP质粒的斑马鱼胚胎中无明显的GFP表达,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Pax1/9上游调控序列在二物种间存在较大的进化差异,启动元件具有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诱导基因稳定表达的Tet-On诱导表达系统溢漏表达,实现简便且高效的外源基因稳定诱导表达, 本研究拟在Tet-On调控的转录水平基础上,将基于稳定配体Shield-1的不稳定结构域FK506结合蛋白引入目的基因的N端,从蛋白水平控制其本底表达水平.为验证该系统的效果,本研究以荧光蛋白TdTomato为报告基因,经流式分析结果证明优化后的体系较原体系的溢漏表达在蛋白水平上降低7倍左右.将该系统应用于基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体外牙向分化模型,在诱导因子Dox和稳定配体Shield-1的协同作用下,诱导表达牙齿发育相关转录因子Hand2提高了牙向分化诱导的完成度.  相似文献   

15.
性别是影响少突胶质细胞(OLs)发育的因素之一,雌激素受体β(ERβ)可能参与了OLs的发育调控,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为阐明ERβ如何调控OLs的发育,通过在原代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中过表达相关基因,使用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诱导OLs损伤以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等方法,考察了OPCs中ERβ如何调节细胞的分化以及ERβ受到哪些因素的调控.结果显示:过表达ERβ基因能够促进OPCs分化;LPC诱导损伤后,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基因与ERβ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且过表达Olig2能够抑制OPCs中ERβ的表达水平;同时,LPC处理可诱导miRNA mmu-miR-219-2的表达,且mmu-miR-219-2能够直接与ERβ基因的3’-非翻译区结合并抑制其表达;而ERβ则通过与G蛋白偶联受体17(Gpr17)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抑制Gpr17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OPCs的成熟.综上,Olig2/mmu-miR-219-2/ERβ/Gpr17这一调控通路可能参与了OLs发育过程的调控,有望为临床上脱髓鞘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2株用不同启动子表达tet阻遏蛋白Tet-off,并同时带有tet响应元件及报道基因表达框的重组杆状病毒,研究了其受诱导物(强力霉素)调控表达报道基因的情况.W estern b lot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这两株病毒感染昆虫Sf9细胞后,在有诱导物存在时报道基因egf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诱导物时的表达水平,表明Tet-off可调控表达系统可以用于在昆虫Sf9细胞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这项研究为构建更加有效的可调控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 究 不 同 的 他 莫 昔 芬 ( tamoxifen) 给 药 剂 量 对 小 鼠 心 肌 细 胞 过 氧 化 物 酶 体 增 殖 物 激 活 受 体 α(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 PPARα)基因 Ppara 敲除效率及心脏功能的影响,建立稳定有效的可诱导型心肌 细 胞 特 异 性 Ppara 敲 除 小 鼠。 方 法 Pparafl / fl 小 鼠 与 Myh6-ERT2Cre 小 鼠 进 行 交 配 及 回 交 得 到Ppara fl / fl, myh6-ERT2Cre 小鼠及同窝对照Pparafl / fl小鼠。 将 Pparafl / fl,myh6-ERT2Cre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腹腔注射含 20% 乙醇的他莫昔芬玉米油溶液) 、A 组(单次腹腔注射他莫昔芬 2 mg / 只) 、B 组( 20 mg / kg, 连续注射他莫昔芬 5 d) 和 C组(40 mg / kg, 连续注射他莫昔芬 5 d) ,n = 8。 两周后,采用小动物超声监测小鼠的心功能, 病理 Masson 三色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的情况,Real-time q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心肌组织中 PPARα 的表达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 组小鼠的心功能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 Real-time qPCR 显示心肌中 Ppara 的敲除效率不佳;B 组,心脏超声监测和 Masson 染色结果显示此给药剂量对小鼠心脏功能没有影响,但 Real-time qPCR 和 Western blot 均显示心肌组织中 Ppara 敲除充分;而 C 组,虽然 Real-time qPCR 结果显示心肌组织中 Ppara 的敲除充分,但心脏超声和Masson 染色结果显示此给药剂量对小鼠的心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结论 连续 5 d 给予Pparafl / fl, myh6-ERT2Cre 小鼠腹腔注射 20 mg / kg 他莫昔芬可以充分诱导心肌细胞中 Ppara 的敲除,成功建立可诱导型心肌细胞特异性 Ppara敲除( Ppara△ CM )小鼠。  相似文献   

18.
19.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GFP在洋葱表皮细胞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以受控于CaMV35S启动子的携带有GFP报告基因的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35S-GFP转化洋葱表皮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GFP基因在经浸染和共培养后的洋葱表皮细胞中得到了表达,绿色荧光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为进一步研究新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和瞬时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对肺癌 A549 细胞的EMT 示踪,构建了 E-cadherin 基因启动子的慢病毒质粒,并与包装质粒pVSVG、Δ8.91 共转染 HEK293T 细胞,包装成有活性的慢病毒,收取病毒感染 A549 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 Western blot 检测感染成功. 进一步用 TGF-β 诱导感染成功的 A549 细胞,通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变化、荧光定量 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GFP 和E-cadherin 的变化,发现在 TGF-β 诱导 48 h 后,A549 细胞形态由鹅卵石样变成长梭形. 并且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相比较于未诱导的细胞,诱导后的A549 细胞绿色荧光明显变暗,同时 GFP 和 E-cadherin 的 RNA 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降低. 以 E-cadherin 基因启动子为基础建立了A549 细胞的EMT 荧光示踪体系,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 EMT 过程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