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麓文从大安市2011~2013年100P农户收入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存在问题,井深入探讨如何多榘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八。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提法充分肯定了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现阶段,基于改善我国居民收入现状的现实要求,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分析研究财产性收入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增加居民收入,政府和市场都要有作为.本文解读了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基本内涵,展望资本证券市场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利好点,并对政府对此应营造良好的居民投资环境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4.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具有重要创新性的内容。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拓宽投资渠道、提供公平的政策环境,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在《物权法》中的体现,同时指出了现有的《物权法》对保障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增加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物权法》的完善及对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保障作用的加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为例,在分析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造成其差距存在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从总量差距来看,江西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较大,其中绝对差距呈持续扩大的趋势,而相对差距在2014年达到最高值之后呈下降趋势;从结构差距来看,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高于农村,比重差距最大时在2014年达到8.73%;从增速差距来看,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则缓慢;从影响因素来看,造成江西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因素主要有原始财产因素、主体禀赋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通过对江西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和探讨,试图为江西省缩小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平均值、加权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对2000-2009年西部地区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进行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低、增长速度快;西部城乡间居民财产性收入以及西部城镇居民内部财产性收入差距是影响西部居民总体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扩大消费的前提是增加收入,而财产性收入则是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以河南省为例,从微观、宏观以及制度改革完善的角度探讨增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渠道途径,对于扩大后危机时代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1993-2006年的统计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武汉市居民财产性收入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证券市场发展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财产性收入不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证券市场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证券市场发展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收入分配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收入分配公正是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本文在总结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居民、企业、政府三者的收入分配不均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基础上,从历史、经济体制、政策和道德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实现收入分配公正提出了保证公民平等的享有接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和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的财产性和可转让性是其作为质权标的的前提条件。基于其客体的无形性和其权利来自于法律的授予,使知识产权和一般动产或不动产财产性和可转让性在理解上产生困惑。本文在物权理论的框架内考察了财产问题,认为在法律上“财产”的外延呈现出不断扩展的趋势,对于“有体物”认为是“财产”符合一般人的认识,并无多大争议。但把“权利”这种无形的东西当作“财产”,不同法系采取了不同的理论构造从而将其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知识产权是近代新创设的一种新型的权利,承认其为“财产”并纳入财产法的调整范围并无理论障碍。同时分析了知识产权财产性的正当性基础和具有可转让性的原因。认为财产性和可转让性是知识产权财产权的固有属性,是否允许转让则是一个国家的政策和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我们 需要找出一些应对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从而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收入差距也逐步扩大,这主要是由三种因素造成的,这三种因素包括了合理因素、不合理因素和不合法因素,而为了改善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就需要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措施,减少不利影响,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进行.  相似文献   

14.
杨效民 《山西科技》2010,25(2):16-17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是工资收入分配中一个争议较大的话题,如何规范经营者收入,建立健全与经营者业绩挂钩的考核激励体系,适当缩小与职工的收入差距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非税收入管理长期法治缺失,导致非税收入无序膨胀、管理失范、次序混乱,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一大突出问题。因此,从法律层面对非税收入进行规制,把非税收入管理纳入到法制化轨道上来,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从阐释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现状入手,在分析了法治缺失是我国当前非税收入管理混乱重要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税收入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法制化的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首要的问题是切实保障所有劳动者凭借其劳动参与初次分配的权利,即“劳有所用”。还要使劳动报酬足以实现劳动力价值,劳动所得与劳动贡献相匹配。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实现财产占有的普遍性、公平性;在投资渠道和投资环境上要为广大中、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使其财产能有效增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贪官落马的案件不断冲击人们的眼球。其中以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的现象最为严重,但现行刑法规定的贿赂范围却难以应对当前花样繁多的贿赂犯罪。非财产性利益贿赂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危害性和持续性远远超过了财物贿赂,更容易滋生腐败。笔者认为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将其立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赞皇县村级收入的不平衡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这主要受历史遗留问题、环境要素、政策因素等制约,因此,应加强领导,健全村级组织,加大对村集体的支持力度,努力增加村集体收入。  相似文献   

19.
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将其立法是大势所趋。刑事立法应细化贿赂犯罪的罪名,降低受贿罪之立案标准,建立多元量刑模式,并完善相关立法以打击因贿赂而诱发的其他犯罪。司法操作中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的认定标准应综合考量,证据规则适用贿赂推定,量刑标准要重点考虑对公权力的侵害程度及社会后果,既得利益之处理适用罚金刑和资格刑。  相似文献   

20.
陈济民 《科技信息》2009,(25):I0356-I0356
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税收入规模过度膨胀、管理混乱,引发了诸多问题,面对这一现实,应改革、完善我国的非税收入征收制度,严格规范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制度,改革政府非税收入缴款方式、减免及预算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