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象和移情都不是以主客体分离而是以主客体融合为其本质的,因此,抽象和移情的对立并不意味着彼此仅仅相反,而是意味着二者是相反相成的,也就是说,种种艺术创作活动,大多或是偏重于移情,或是偏重于抽象,但只有移情没有抽象或只有抽象没有移情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无情感固然无艺术,然而对艺术最为重要的是能唤起艺术情感的艺术结构,换言之,结构既是情感的起点,更是情感的归宿。我们之所谓构形是从移情到抽象的美感性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说的。总之,艺术创作是相对于一定对象“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的过程,就是艺术创作者依凭其心灵构形的过程,也就是从移情到抽象的关感性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移情”作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以来就是中西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学说。简单地说,“移情”就是将人的感情移入物中,使物也具有了人的情感,以此来渲染或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是,中西的“移情说”并不尽相同。西方移情理论更多的是对于“外射”的探讨,而中国古典“移情”理论更多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反映。这种差别的产生是中国和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所致。因此对中西移情理论进行对比,探寻这些差别在思维方式层面上的深层根源,能使我们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移情的发生机制,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移情已经成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能力,它是师幼之间情感沟通的"润滑剂",是幼儿教师的一种核心的人格特质与积极的心理素质。在对移情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移情能力的原因,以及移情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最后对幼儿教师如何提高移情能力提出了具体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移情训练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儿童能更好、更经常地作出亲社会行为,对周围成人和同伴亲切、友好;移情能力较缺乏的儿童,亲社会行为很少,而消极的、不友好的行为则较多。因而,如何利用移情作用来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尤显突出。突出移情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探索移情的理论渊源出发,强调了移情性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两种移情策略并阐述了如何更好的运用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数十年来,学术界一般认为“移情”这一概念是从西方美学移植过来的,因而往往以西方美学的“移情”概念来规范或比较中国古代文论的移情现象与移情作用。那末我国古代文论到底有否“移情”的概念或“移情说”?本文特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资商讨。  相似文献   

7.
孙全军 《科技信息》2009,(32):160-161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是一个心理适应和行为认同的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它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文章分析了移情对语言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和对跨文化交际的具体作用过程,提出了提高移情能力的具体方法,以便更好发挥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移情作用作为美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为中西美学家所关注。这一理论是由费肖尔父子首先创立的。父亲弗里德利希.费肖尔在晚年才开始接触到移情,并把它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他认为对对象的人化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对象的性质。罗伯特.费肖尔以父亲的观点为基础,阐述了移情作用理论。也正是因为他们对移情说的贡献,才使得移情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广告翻译过程包含译者对原文、受众对目标语的审美。扎实的语言功底是广告译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同时,译者的情感投入也不可忽视,恰到好处的移情是高质量译文的保证。另一方面,由于受众是依靠译文来获取信息的,受众对译文的移情关涉到广告的实际效应。因此,好的译文离不开译者对原文的移情,同时又引发受众的移情,两次移情最终促使广告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0.
冷建忠 《科技信息》2010,(27):I0260-I0260,I0238
西方移情理论虽然都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哲学基础之上,以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彼此间的具体观点又不尽相同。本文从审美主客体之关系及审美客体之选择性两方面对立普斯的审美移情和阿恩海姆的"异质同构"理论加以辨析,对西方移情理论的发展有一个更加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1.
“移情”现象虽属19世纪下半期的重要发现,但我国古文论中早已有类似的理论。运用“移情”理论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寻觅,不但发现其存在的广泛,而且,不同的作家有其与众不同的“移情”形态。“移情”在文学作品中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由情感设计风潮中的移情现象引入审美中的移情现象的内涵、产生条件,并对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移情特征和规律做了初步描述与解释。  相似文献   

13.
移情反应影响着儿童对社会情境线索的编码和解释、对反应的提取和决策,移情反应可能是决定儿童攻击行为最终会否发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运用故事测验法、问卷法考察儿童的移情过程,包括认知和情感观点采择、移情关怀和情绪反应.研究结果显示:直接、间接攻击儿童的情感观点采择能力都低于认知观点采择能力;直接攻击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反应都处于低水平,间接攻击儿童具有高水平观点采择能力、高移情关怀能力而情绪反应低的特点,攻击-受欺儿童则表现为观点采择能力低但是移情反应高.  相似文献   

14.
以立普斯的审美移情说为切入口,分析了艺术创作中移情发生的原因、特点、指出移情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相会 《科技信息》2011,(31):354-355
语用移情策略是饭店服务交际,尤其是在服务员与客人的面对面的交际中的关键因素。服务员只有充分运用语用移情策略,达到和客人情感相通,才能有助于推销饭店产品,提高饭店服务质量,提升饭店形象。本文从词和语态的选择两方面分析语用移情策略在饭店情景英语中的应用,探讨了语用移情策略在达到饭店优质服务和取得最佳交际效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让步关系句所表意义极具移情效应,而移情能力是语言学习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人际反应性指标问卷使情感因素得以量化。本文尝试编制让步关系句移情效应问卷,借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检验其信度并验证彼此相关程度,以得知让步关系句和移情效能的相关关系及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言语交际中语言选择的一种形式,移情被频繁地应用于日常言语交际中。之前对于移情的研究多存在于心理学,美学以及语言学习这三大方面,而运用顺应论来探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问题,还不是很多。因此,对于移情在言语交际中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来看,此研究基于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从实践意义上来看,移情的诸多语言功能若能被合理准确地用于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对于成功的完成言语交际可以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静 《科技信息》2007,(17):247-248
19世纪后半叶德国美学家立普斯的移情说在西方美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移情是人的情感外射、移注于客观事物而形成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的过程。中国虽没有如西方一样明确的“移情说”的提出,但是从古以来移情理论已深入诗人和艺术家的创作之中,强调由物及人,以理节情,主客体和谐统一,有着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公共关系宣传有三种目标,其中情绪目标最为关键。公共关系主体为了与公众建立感情联系,经常采取“移情”规津.作者依据心理学移情规津,把公关宣传中的移情现象分为四种类型,并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对移情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使公共关系宣传活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提高公共关系宣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用移情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用移情是在研究美学与 心理学中的“移情”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具有四个原则,即:等同原则、合理原则、礼貌原则和信息原则。移情的心理作用有助于人们在学习另一种语言时取得更大的成功,外语学习要学好外语必须注重语用移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