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自冲铆接技术的概念、类型、工艺原理以及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对自冲铆接和点焊的工艺连接做了比较,指出了自冲铆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半空心铆钉自冲铆接的工艺参数及铆接质量的判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冲铆接是在板料和铆钉之间形成连接而不需要预冲孔的新工艺,探讨了检测自冲铆接质量的直接试验法和观测法,并在原有观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补充意见.开展了模具设计、铆钉尺寸选择及二者与板料匹配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模具设计的依据和方法.同时进行了自冲铆接效果的试验研究,结合自冲铆接试验结果,分析了模具、铆钉以及板料的材质性能等卤素对铆接质量的影响.研究和试验分析表明,自行设计的半空心铆钉和模具可以获得良好的铆接质量,可作为模具设计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无钉铆接作为汽车白车身的主要连接方法之一,其连接质量一直被各汽车厂家所重视。文章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通过正交设计方法,对无钉铆接的铆接过程及拉伸破坏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影响铆接质量的3组工艺参数的影响权重,并用实验对仿真数据进行了验证。实际应用表明,分析得出的参数权重能够在冲压铆接强度发生波动时,合理地判断出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效提高了铆接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自冲铆接工艺的研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种不同尺寸的半空心铆钉,对4种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板料进行了自冲铆接试验;提供了铆接过程中的力一行程试验曲线和铆接的单位成形力,并进行了分析;展示出铆接试验结果;在分析影响铆接质量的诸因素的基础上,对铆钉和凹模的设计提出了量化指标和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曾超  薛九天  田威  罗少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4295-14300
为有效改进航空搭接接头制造工艺,通过建立次弯曲效应下的中心线模型及采用ABAQUS/Explicit与ABAQUS/Standard相结合的仿真方法,研究了飞机蒙皮上的多排铆钉搭接接头的铆接工艺及其影响下的结构受载内应力与变形。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铆接参数可以极大地改善连接孔应力集中及结构疲劳特性。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结构失效更容易发生在外排铆钉连接板的贴合面与孔表相交的位置,特别是靠镦粗钉头的连接板内。次弯曲会对结构受载后内部应力分布产生显著影响,但在孔的附近钉头覆盖下的区域应力特征受弯曲效应影响较小,铆接残余应力的影响仍然占主导地位。可见工程应用中,更应该从连接孔周围挤压应力改善的角度寻求结构疲劳寿命增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异种材料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失效特点并促进胶铆接头在工程中的应用普及,本文以碳纤维/铝合金单搭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胶接、铆接和胶铆混合连接接头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中以胶粘剂材料和铆钉材料为研究变量,首先对单搭接胶接接头和铆接接头的拉伸力学行为进行讨论,并从中分别选择了两种胶粘剂和铆钉材料进行组合,重点研究了胶铆接头的交互作用,同时也对铆接方向对接头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从载荷-位移曲线上看,胶接接头呈现脆性的断裂特点,铆接接头呈现韧性的断裂特点,胶铆接头综合了胶接和铆接的断裂特点,且胶粘剂在其过程中先断裂失效。另外,铆接方向对铆接和胶铆接头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当铆钉从碳板侧插入时,其力学性能会优于铆钉从铝板侧插入制备的连接接头。本研究中,强胶弱铆组合制备的胶铆接头表现出最强的正交互作用,因此其材料的利用率最高。本研究为工程实际中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连接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7.
各类汽车的基础件———车架 ,是由几十种钢制散件总成装配而成的框架式结构件 ,目前国内外车架的总成装配工艺 ,基本上采用了以下三种方式 :(1)车架散件利用工装定位压紧 ,点焊连接组合 ,铆焊接而成 ;(2 )车架散件采用冷铆与焊接结合 ,组装成形 ;(3)车架散件利用工装定位压紧 ,全部采用液压冷铆连接 (以下简称全铆接 ) ,组装不允许点焊连接 .以上三种总成装配工艺 ,首属全铆接车架的强度高 ,柔性刚度好 ,减震性能有所改善 ,此种车架一般适用于档次较高的各类乘用车及载重车的安装配套 .本文就全铆接车架的总成装配工艺及检测方式的实施 ,进行一定的阐述及总结 .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电磁铆接技术的发展和特点,详细说明了电磁铆接技术和装置原理及电磁铆接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冲铆接实现了钢/铝异种金属的有效连接。通过改变铆接速度,对比研究了钢上铝下和铝上钢下两种搭接顺序下的接头的成形性能、断裂力和断裂方式。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铆接速度的增大,接头头高和底切量不断减小,互锁值不断增大。钢上铝下搭接顺序下的接头的成形情况较为稳定,缺陷较少。钢上铝下搭接顺序下的拉剪接头的断裂力明显高于铝上钢下搭接顺序下的拉剪接头的,而铝上钢下搭接顺序下的十字拉伸接头的断裂力明显高于钢上铝下搭接顺序下的十字拉伸接头的。铆钉变形时受力方向的不同导致拉剪接头的断裂力明显高于十字拉伸接头的。铆接速度为250~325 mm/s时,可以实现两种搭接顺序下的接头成形性能和断裂力的良好匹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控制铝合金车身装配的尺寸精度,文章对铝合金无钉铆接工艺中板件翘曲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针对ENAW5754铝合金板件,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铆接角度、凹模位置以及铆点间距对该工艺中板件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影响板件翘曲变形的关键因素,并得出了1.0 mm ENAW5754+1.0 mm ENAW5754连接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铆接角度对板件翘曲变形的影响最大,变形量随铆接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凹模位置对其影响次之,变形量随凹模与板件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铆点间距对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输入气压和铆接时间等工艺参数的控制,在自动铆接试验台上进行锤铆试验工艺.试验得到,当输入气压为0.5 MPa、铆接时间为2 s时,铆接效率较高且能达到铆接技术要求,但存在铆接件表面质量差、变形较大等缺陷.针对自动铆接试验台铆接工艺的这一缺陷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建立了试验台铆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顶铁振动、弹簧刚性和预紧力对铆接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汽车轻量化中混合材料车身的异质材料连接问题,研究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与铝合金非平衡刚度四钉压铆-胶接混合连接接头力学性能及失效机制.基于重导入和预定义场技术,建立了CFRP/Al非平衡刚度混合连接接头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据此对混合连接压铆、回弹及拉伸载荷渐进失效机制进行仿真;对混合连接与单一连接力学性能和失效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能够同时考虑铆接成型过程和混合连接工艺顺序对混合接头连接特性的影响,混合连接最大载荷及能量吸收预测误差分别为2.3%、5.2%,具有较高的性能预测精度;铆接在失效初期对胶接具有加强作用,失效形式为先胶层失效后铝板拉伸失效,仿真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3.
冷冲压指的是冲压的过程是处于常温下,钣金件是通过钣金工艺加工出来的产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的综合冷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等环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个零件在厚度方面要保持一致,该文介绍了冷冲压成形钣金件的简易模具制作工艺,分析了航空领域钣金件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车架纵梁生产线、车架铆接生产线、车架涂装生产线等方面介绍了汽车车架生产线的工艺改进,指出通过工艺改进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锴  魏杨  何宗锴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221-14228
为研究异种材料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失效特点和耐蚀性能,以碳纤维(CFRP)/铝合金/钢为基板的单搭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胶接、铆接和胶铆混合连接接头腐蚀前后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开展试验研究,揭示了胶铆接头的交互作用。对比分析了氯化钠浸泡前后接头的抗老化性能及胶粘剂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胶粘剂对铆接接头具有增强作用,且能够有效保护基板免受腐蚀,延缓混合接头力学性能衰退。  相似文献   

16.
采用LS-DYNA软件建立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GFRTP)的自冲铆接(SPR)有限元模型,对SPR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通过比较应力分布、钉腿张开度及接头强度,分析底座几何形状及铆钉材料对GFRTP工件SPR过程及接头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金属SPR接头钉腿被下工件完全包裹而形成自锁结构不同,GFRTP工件SPR接头的形成机理是钉腿穿透下工件而向外翻卷,与钉头一起形成机械锁。连接条件对GFRTP工件SPR性能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底座凸台倾角有助于提高SPR的自锁性能;增加铆钉材料强度,可有效提升SPR接头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湛江码头为例,介绍了振冲工艺在重力式码头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壁板铆接变形预测方法预测精度低、计算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局部-整体映射模型的壁板铆接变形预测方法。依据壁板装配工艺流程分析,确定了引起壁板铆接变形的主要原因;结合增扩自由度法,解决了壁板铆接体-壳连接建模中的应力不协调问题,并用于构建壁板铆接局部-整体映射模型;基于局部-整体映射模型,将钉孔周围复杂的应力应变状态传递到壁板整体薄壳模型上,实现了壁板铆接变形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在十钉铆接结构中,与全实体动态铆接模型相比,单钉的平均计算时间从55min降为15min,变形分布与大小基本相同;某壁板变形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测量点的最大变形值偏差为0.062mm,平均偏差为0.01mm,相关性系数为0.898。该模型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且具有有效性,为进一步铆接变形的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力冲填粉煤灰筑坝技术在电厂灰坝中的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这一筑坝技术的施工原理和工艺。  相似文献   

20.
刘玉丽 《科技资讯》2014,12(22):98-98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控冲压技术的进步,钣金冲裁加工工艺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了一种全面化的特点.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3 mm以内)的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这项工业的主要步骤包括了很多个复杂的环节,主要有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这些.笔者在文中,主要对钣金加工技术中的一个新的创新点——使用数控冲剪复合机床进行冲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这项新的突破与传统技艺进行对比,从二者之间找到不同之处,同时对于这项新技术的出现、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