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野  陈雷 《科技信息》2007,(32):221-222
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其能量供应特点,分析高校篮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疲劳的原因和机理,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以及吉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的校篮球队队员进行了调查.同时根据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现状,探讨高校篮球运动体能恢复的有效措施和运动营养措施,给高校篮球教学和训练中运动员的体能恢复与营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营养是保证径赛运动员最佳身体和竞技状态,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物质基础,本通过近年来的运动营养学成果来探讨能够有效保证径赛运动员日常训练、比赛所需能量和营养,并且在训练、比赛后能够快速恢复体能和保证身体健康的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安排。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恢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而恢复的手段必须符合跳远运动项目的特点,使运动员的体能得到迅速恢复从而进行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足球运动项目特征以及校园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相关特点,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方法,用运动生理生化理论对校园足球运动员的能量供应、营养储备及供给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从糖、补液、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几个方面提出了校园足球运动员体能补充与恢复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旨在探索适合校园足球运动员生理特征的营养物质补充方案,促进躯体恢复,减少运动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减缓肌肉疲劳,促进体能的超量恢复,增强运动能力,以维持校园足球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5.
中短期集训阶段中长跑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有其特殊性。在集训期间,三大营养素在运动员膳食结构中的供能比例应为碳水化合物占60%~65%,蛋白质占13%~15%,脂肪占20%~30%,同时应适当补充糖、水、铁、维生素等营养素,增加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营养保健品、抗氧化剂物质,从而促进疲劳的消除,加速体能的恢复,充分储备体能。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恢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而恢复的手段必须符合跳远运动项目的特点,使运动员的体能得到迅速恢复从而进行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7.
击剑运动的体能训练是击剑运动的基础,不同的专项,不同的运动员,不同的时期,采用的训练方法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采用适合运动员个人的训练方案。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四项身体素质和运动员体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必须结合这四项素质进行体能训练。教练员要对运动员的状态、身体状况、生理生化指标、心理状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对运动员素质、体能的检测,得出素质、体能基本数据,然后完成制订方案前的最初评价。根据所得的评价,依据运动员身体素质、体能与专项结合的训练手段和实施原则,再综合考虑运动员个人营养、伤病、心理、训练期、赛季调整等因素,制订出科学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8.
田径耐力项目运动营养调配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体能耐力类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供能特点进行分析。根据6大营养物质在耐力运动中所起的作用,结合马拉松、中长跑、竞走等耐力性运动的训练和比赛的特点,对运动员的营养调配提出合理的建议。为耐力类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疲劳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分析了排球运动员在排球运动中无氧供能能力的训练,以及运动训练中排球运动员营养的补充和比赛前后的营养供应及补充,为更好的提高排球运动员成绩以及体能恢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能量供应特点与营养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能量供应主要以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为主,根据这一特点选择适合该项目运动员的营养补充,为此项目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与机体的有效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能量供应特点与营养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能量供应主要以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为主,根据这一特点选择适合该项目运动员的营养补充,为此项目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与机体的有效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不同运动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差异,一方面明确不同运动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另一方面为体能测试指标完善与改进提供理论支撑。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筛检多项目高水平运动员体能测试实验;基于Cochrance5.3系统评价手册运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运用Stata MP14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最终纳入17篇文献,18种运动项目;依照最大摄氧能力和肌肉自主收缩的二维项目分类,主要体能指标对应的最佳项目类别为hIlA的柔韧性、力量耐力和最大摄氧能力,hIhA的速度和相对力量,lImA的爆发力,lIhA的相对力量;并计算得出了各类项目上述体能指标的群类值。鉴于不同群类项目的竞技特异性,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存在明显的群间差异,且同一指标在不同测试环境下会产生偏差。建议针对不同群类项目选择各异的测试指标,设置相应的等级标准以及相对中立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身体素质人群采用台阶实验与定量负荷法来控制运动强度,并经过数据统计和科学分析,阐明了合理有效的恢复手段。这对加快运动锻炼后的体能恢复消除疲劳、预防过度训练、创造最佳锻炼效果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长跑属于体能类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比较高.因此,体育教练要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恢复训练.本文主要从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监督以及训练恢复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柔道运动是一项对体能和技战术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为了提高柔道运动员的技战术和体能,往往采用大负荷强度和负荷量进行训练,各种营养素消耗较多,运动员体能的恢复与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密切相关.笔者通过对优秀柔道运动员的膳食状况进行调查及分析,探寻柔道运动员膳食营养存在的问题,为平衡膳食提供依据.柔道运动员晚餐的能量摄入较高,早餐不足.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不合理,碳水化合物不足,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超过推荐标准;运动员水溶性维生素摄入相对不足,运动员锌摄入低于推荐值;膳食制度和烹调方式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中药“体能I号”对身体机能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药体能I号进行了药理药效的动物实验和运动员服用实验。结果表明:体能I号能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雄性激素的分泌,有利于恢复疲劳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篮球运动中运动员机能恢复方法手段进行研究,论述了科学、合理的方法、手段,对加快运动员体能恢复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提出了教育学、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恢复方法的种类及应用的时机.  相似文献   

18.
李宇  董群 《科技信息》2008,(5):253-254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优秀女子肢体残疾短跑运动员28天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的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和研究,讨论综合恢复措施对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疲劳恢复和提高体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采取适宜的综合恢复措施,不但能促进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的疲劳恢复,而且能提高人体对高强度及训练的承受能力,促进超量恢复,更快地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便携式软体高压氧舱作为恢复设备,对比高强间歇运动后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和传统恢复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软体高压氧舱恢复效果,为今后运动员参赛和训练后的快速恢复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选取某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女学生,传统恢复组15人和软体高压氧舱恢复组15人为受试对象,二级运动员。两组受试者完成3次30 s全力骑行的高强间歇训练后20 min分别进行传统恢复和软体高压氧舱恢复60 min。采集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进舱前和恢复后即刻心率(heart rate,HR)、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指标,采集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恢复后即刻自我感觉疲劳分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和反应时指标,采集恢复当日晨和次日晨血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睾酮(testosterone,T)和皮质醇(cortisol,C)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别测试恢复当日和次日运动成绩。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不同时点测试指标的差异性检验、不同组别恢复指标的差异性检验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恢复相比,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后BLA、RPE、反应时和运动成绩指标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5);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后HR、BUN、CK、T和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压等指标与传统恢复无显著差异(P0.05)。软体高压氧舱恢复能加快机体BLA的清除,促进神经系统疲劳恢复,在心理上有良好的安慰剂效应,有利于运动员调整运动状态,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软体高压氧舱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运动疲劳恢复设备,特别适用于赛间快速恢复阶段,值得实践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木妮拉 《科技信息》2011,(6):291-292
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研究疲劳的目的是为了在运动中延缓疲劳的出现以及运动后尽快的消除疲劳,促进恢复过程,提高人体功能能力。运动性疲劳消除快慢,取决于恢复形式以及休息和营养等方面的因素。本文从生理生化角度对消除疲劳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并做相关结论,希望能为运动员在运动后尽快消除疲劳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