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地铁票务的移动化,分析现有移动票务形式和地铁票务特点,提出采用QR码作为地铁车票信息媒介的地铁移动票务方案,设计一个基于手机QR码车票的地铁移动票务系统,分析实现该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并对系统进行仿真模拟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此地铁移动票务方案具有可行性,不仅能够实现地铁票务的移动化,而且能够降低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前期购置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精简车票流通业务和现金管理业务;手机QR码车票具有安全性,可多次循环使用,不可伪造、不可冒用、不可多人同时使用,无需关联乘客隐私;移动票务系统不仅能够完成地铁移动车票的自动售检票功能,而且可向乘客提供地铁增值服务和推送地铁实时消息,给乘客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相似文献   

2.
立足宜州市众多旅游景区票务管理实际,提出景区电子票务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拟解决的具体方案,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手段,设计了景区电子票务系统基本架构,以及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为宜州市旅游景区建设和完善现代化票务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梅 《科技信息》2013,(22):479-479
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系统随着地铁线网的迅速发展而被广泛应用。AFC系统的稳定性是地铁票务收益保障的前提,影响票务收益数据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分析AFC系统的稳定性、探讨票务收益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票务收益安全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卫宁 《科技信息》2006,(7):342-343
地铁自动售检票(AFC)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票务运营管理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地铁AFC系统网络基础的描述,综合国内多家地铁公司的AFC网络建设示例,分析了AFC系统的网络结构、功能实现、网络管理并总结了地铁AFC系统网络实施的体会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州地铁线网规模发展和服务水准的不断提高,广州地铁票务工作在效率和服务要求上需与时俱进。在广州地铁发展初期,票务运作是在严格确保收益不流失的基础上开展,运作模式和流程均比较繁琐,但随着地铁线路规划不断扩大,激增的客流和市民日渐增加的服务要求与现时的票务运作流程发生矛盾。该文通过对当前广州地铁票务运作模式的分析研究,发现票务运作仍需要不断优化,以适应大线网地铁票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智能手机的发展与普及,设计一种以手机为终端,通过在终端上调用第三方支付,结合后台服务器与数据库。通过二维码完成验票的票务系统,从支付到取票验票等一套流程摆脱了传统票务各种不便之处。通过构建原型系统设计与运行证明,该票务系统架构可应用在各种票务系统中。较好地优化票务的用户体验,满足了未来票务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高军锋 《甘肃科技》2008,24(6):123-124
在地铁消防设计中重点探索消防设计中消防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干粉装置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QR(QLlickResporlse)码的电子票务系统防伪性能差的问题,将数字水印技术引入到防伪电子票务系统设计中,提出了一种适合于QR码的数字水印方法,设计了基于QR码和数字水印的防伪电子票务系统.在防伪水印的嵌入算法中采用了混沌密钥自适应调整策略,提高了水印嵌入的容量和防伪性能.  相似文献   

9.
地铁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经济与艺术的缩影。合肥地铁建设已成为其民生工程的重头戏。在地铁建设的过程中导视系统是一项庞杂而又系统的设计工程。本文将围绕合肥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的开发展开深入研究,在结合合肥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确立其导视系统的设计元素与方向。文章旨在从品质的角度思考合肥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的开发研究工作,使地铁导视系统在满足导向功能的同时也能展示出合肥这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铁设计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在多个专业与系统中,线路专业非常重要,起到影响全局的总体作用,可以说所有的专业与系统都受线路专业的影响,为了理清地铁设计数十个专业中,线路专业所起的作用及其份量,找到线路专业的定位,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通过笔者参与设计的广州地铁部分线路专业的实际工作与设计经验,从地铁线路设计工作的总体概况、地铁线路专业的工作特点和设计内容、线路专业在地铁设计中总体作用等方面,分析了线路专业在地铁设计中的横向和纵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涛 《科技资讯》2013,(11):59-59
目前我国还没有系统完善的地铁等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和专业的地铁等地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地铁等地下工程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现状,围绕地铁设计当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展开讨论,问题包括:合理的地铁工程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有效的结构和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地铁等地下工程结构破坏模式和地铁抗震性能的评估;地铁工程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和地铁穿过地震断层时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我国地铁工程结构设计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与公用事业"一卡通"系统接口的设计与实施是地铁AFC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需做好重点的一项工作,本文论述了大连地铁1、2号线AFC系统工程建设中与公用事业"一卡通"系统接口的设计、组织、测试等工作,并就AFC系统对明珠卡系统的业务处理规则、接口技术规程、技术难点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新建地铁城市的相关工作提供一点儿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铁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铁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层次结构、软件设置、系统间接口等方面展开研究.在充分分析地铁综合自动化系统优势的基础上,研究了综合自动化开发平台的控制层次、系统间的接口设计,重点探讨了系统可靠性的设计与分析,并对系统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所设计的系统可达到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弱电系统功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孙敏娟 《科技信息》2007,(36):109-109,127
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主体工程设计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在安全设施设计时应考虑其与路桥主体工程及其他设施系统相协调设计的具体要求,以指导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美地铁车站火灾疏散设计规范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中国现行的<地铁设计规范>与美国消防协会最新的<轨道交通客运系统标准>在火灾情况下地铁车站的紧急疏散计算方法、各类疏散设施的指标取值,指出中国规范中自动扶梯的疏散通行能力取值偏高,没有明确给出各类疏散设施的疏散步行速度等指标,同时提出中国规范在疏散设计规定方面的不足,为日后规范的修订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铁APM线所采用的系统,与以往地铁的钢轮钢轨系统完全不同,其采用的是类似公交的胶轮和钢筋混凝土路面的自动旅客输送系统,因此,其限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与其他普通地铁线路截然不同,尤其是故障状态下的限界、道岔处的限界设计,车站屏蔽、站台板、有效站台内外等处的限界设计,都需要在普通轮轨系统限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作出与其相适应的特殊处理与设计,本文重点在上述方面作较为详细的介绍,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结合北京地铁过火桥梁修复、隧道局部沉降治理和桥梁病害支座更换三次重大的土建设施修复案例,说明了地铁土建设施的特殊性以及土建设施病害治理对保障土建设施安全运营方面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地铁土建设施的严格使用控制要求,以及各系统联动保障要求和社会影响等内容.本文提到的应急保障机制和联调联动机制可以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地地铁运营公司制定相关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兵 《科技资讯》2006,(18):79-80
深圳地铁3#线地下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本着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的基本原则,满足车站生产、生活用水要求,并充分利用城市市政现有设施。给水系统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整个系统满足生产生活用水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要求。排水系统的各类污、废水及雨水分类集中,就近排放,做到顺直通畅,便于清疏,维修工作量小。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站室外给排水总图设计过程中,涉及接口单位众多,周期长,其设计质量是影响地铁运营便利的关键因素,这项工作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国家规范、施工工序,还要熟悉地方标准、习惯及部门要求,通过对地铁车站室外给排水总图设计要点逐一进行分析,旨在不断总结设计经验,提高设计质量,为以后的地铁车站给排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利军 《科技信息》2013,(26):404-405
研究目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是地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地铁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沈阳地铁十号线桑林子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功能定位、设计规模等方面的阐述,结合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工艺设计优化及创新,对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研究结论:结合沈阳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的经验教训和地区特点,通过沈阳地铁十号线桑林子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三角线和卸料线的独特设计、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洗车线、镟轮线设计以及车辆段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了车辆段工艺设计应立足现场实际需要,切不可盲目生搬硬套既有的设计理念和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