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ASP.NET平台的SQL注入攻击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QL注入攻击正成为近年来攻击者最有效的Web入侵入手段,它是2008年排名第三的网络漏洞攻击,它不仅能收集用户的帐号和密码,甚至能将木马植入网站中,这就使得用户对正在兴起的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网游产业的安全信心遭到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2.
Rookit木马的隐藏机理与检测技术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传统隐藏技术的木马已经很难生存,木马隐藏技术开始由Ring 3级转入Ring 0级.运行在Ring 0级的木马,拥有与系统核心同等级的权限,隐藏与伪装更为容易.笔者讨论了Windows内核系统服务调用机制,分析了删除进程双向链表中的进程对象、SSDT内核挂钩注册表隐藏、端口隐藏等Rootkit木马的隐藏机理,最后对Rookit木马的几种检测技术作了详细的剖析.研究内容对增强人们防患意识、更好地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窃密型木马伪装技术不断发展,窃密型木马检测难度越来越高的现状,提出基于行为检测的窃密型木马检测方案.通过对常见窃密型木马通信机制建模分析,构建窃密型木马的几种通信模式.为了提高窃密型木马检测精度,以窃密型木马通信行为特征,设计了基于完整会话的窃密型木马检测方案.通过对500组实验数据测试表明,笔者设计的窃密型木马检测方案漏检率为6.8%,误报率为2.7%,优于传统的木马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4.
自1986年第1个木马产生至今,木马已经成为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威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的发展,木马的编程技术和手段也不断地翻新,主要有反弹端口型木马,基于SPI的DLL木马,基于嗅探原理的原始套接字(Socket)木马、Rootkit型木马技术.这些技术帮助木马制作者逃避杀毒软件的追杀和防火墙的拦截,严重地威胁着当今互联网络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木马的起源及其破坏性,主要研究了木马的攻击原理。主要包括入侵的步骤:配置木马;传播木马;运行木马;建立连接;远程控制。经过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木马进行有效的防御。有效的防御方法可以减少木马对用户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硬件木马对可控制性低的节点的依赖,设计了一种对木马植入节点和内部结构进行改进的方法.针对木马插入点,提出了一种从可控制性高的节点中寻找存在低概率组合的节点搜索算法.针对木马内部低概率节点,提出了基于非稀有事件和多节点控制攻击路径的木马模型.在ISCAS-85基准电路上进行实验,对比了基于低概率和基于组合概率的选点方法的木马触发概率,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所提方法的6输入端的木马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触发端口的增多,基于组合概率的木马可以实现与基于低概率节点的木马相当(甚至更低)触发概率的效果,而基于非稀有事件的木马设计可以消除木马内部直接影响木马触发的低概率节点,避免木马被自动测试矢量误触发,提高木马隐蔽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行为特征库的木马检测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木马检测的主流技术主要是特征码检测技术,而该技术提取特征码滞后,无法检测未知新型木马.为了更好的检测新型木马,详细归纳总结木马的行为特征,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取木马通适性行为特征,构建木马行为特征库,设计了基于行为特征库的木马检测模型,并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判断木马程序.通过实验证明此模型可以对可疑程序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较准确地识别木马程序.该检测模型是对基于特征码检测技术的强有力补充,在新型木马不断涌现的今天,基于木马行为特征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木马”入侵检测策略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玉凤  翟光群 《河南科学》2006,24(3):427-430
以木马为主题,系统地对木马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对木马行为特征、实体结构等分析结果,给出了木马防治的综合策略及清除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计算机木马判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行为序列进行多属性灰色模糊木马判定的方法.通过对计算机木马定性分析构建了木马攻击树,归纳了木马使用攻击树叶子节点方法实现不同功能的概率等级.使用基于木马行为的检测技术检测出主机包含网络通信、隐蔽运行、开机启动、自我防护四要素的所有行为序列,视这些行为序列为木马设计方案,使用模糊数量化定性指标,将灰色系统理论与模糊优选结合,计算各方案的木马灰色模糊的优属度,最后使用危险指数进行木马判定.应用示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区分正常程序,检出木马程序.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木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阐述了计算机木马的危害,以及计算机木马的概念,计算机木马的攻击原理,木马的传播途径,以及木马是如何进入我们电脑中的,在我们电脑中的伪装方式和运行机理,如何窃取我们的机密资料。最后,告诉大家如何才能有效的防止木马,使自己的资料不被别有用心的人窃取。本文内容是作者工作中的总结与互联网。  相似文献   

11.
基于HTT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的木马能够躲避部分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检测,是互联网安全的一个重大威胁。通过对该类木马样本和普通程序样本网络行为的对比分析,得到该类木马的6个网络行为特征,综合利用层级聚类、Davies-Bouldin指数和k-means聚类方法提出了一种木马检测模型,实现了HTTP木马检测。结果表明,该HTTP木马检测模型准确率较高,误报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现时差不多大部分对个人电脑系统的入侵,都跟特洛依木马脱不了关系。要避免黑客用木马入侵,就应该明白木马的运作原理,明白黑客常用的木马入侵手法。笔者不会教你怎样用现成的木马程式入侵别人,而是透过讲解怎样写一个木马程式,让你一步步了解个中(各种)技术,做好保安措施,对症下药。开宗明言所谓木马程式(Trojan Horse),根据著名防毒软件公  相似文献   

13.
“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简称“木马”。黑客程序借用其名,有“一经潜入,后患无穷”之意。本文着重阐述了木马的原理及木马的类型、传播方式及木马的简单防治、手工清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具有高深隐藏技术的计算机木马在没有被捕获到特征码以前,基于特征码的杀毒软件没有办法进行常规检测,只能通过基于行为的方式进行检测;但是,对于不以大规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主要目的而以特定信息窃取为目的的木马,在特定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前,木马通常处于"休眠式"的潜伏状态,极少的行为往往能够躲避基于行为检测的检测方式。为此,本文将对计算机木马检测中的木马诱发条件进行研究,探索触发木马产生更多"工作行为",以提升木马检测成功率的模拟环境模型。  相似文献   

15.
“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简称“木马”。黑客程序借用其名,有“一经潜入,后患无穷”之意。本文着重阐述了木马的原理及木马的类型、传播方式及木马的简单防治、手工清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云  杨阳 《科技信息》2013,(4):322-323
在网络信息系统中,木马技术由于其隐蔽性、远程可植入性和可控制性等特点,已成为黑客攻击或不法分子入侵或控制他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从源头上了解和认识木马,以便减少被木马攻击带来的危害,本文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各种木马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并针对一些典型的木马攻击提出了相应的木马防范方法,可为从事网络管理活动的机构和个人借鉴与参考,推动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互联网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网页木马,基于网页木马的树状链接结构特征,引入频繁子树挖掘算法,对前期积累的4万多个恶意网页木马场景进行子树模式挖掘,提取了35个网页木马场景共同子树结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在网页木马动态分析过程中辅助检测。实验表明:在加入基于子树特征的检测方法判定的网页木马中,动态检测方法有近20%的漏报。因此,基于子树特征的检测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动态检测的检测能力和效率,同时挖掘出的典型子树模式提供了网页木马分类和溯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防范基于SPI技术漏洞的新型木马。方法从SPI技术原理出发分析新型木马利用SPI技术实现隐藏的机制,找出一种新型木马的检测和清除方法。结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针对基于SPI技术的新型木马的防御方案,并详细描述了其实现。结论这种确实可行的周期比较法,可以对新型木马实施半自动清除。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当前基于Winsock 2 SPI技术的木马特点,在阐述这类木马的技术背景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其实现原理和设计流程及全新的木马激活方式,并提出对这类木马有效的防范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高速网络环境下的木马检测,通过分析传统的IDS,针对其在高速网络环境下对木马检测能力的不足,提出了单引擎大特征集的木马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木马的网络数据特征,对有限自动机转换过程进行优化,缩短了编译的时间,避免了重复匹配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基于正则表达式的木马检测方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