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美国空军和海军于1983年初开始联合研制一种从空中发射、具有昼夜巡航能力的反辐射导弹,命名为“默虹”,代号为AGM—136。研制该导弹的主承包商是诺思罗普公司,其次是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和雷锡恩公司等,分别承担导引头和制导系统的研制任务。 “默虹”反辐射导弹具有一对前翼,尾部有折迭式发动机吊架,它利用喷气发动机推进,可长时间地巡航在空中,实际上是一架小型无人机,射程达数百公里,能独立完成探测、摧毁敌方地面和空中的电磁辐射设备。“默虹”一进入目标区域,就进行巡航,一旦探测到雷达信号,便立即攻击。在攻击过程中,若敌方雷达关机,该导弹便爬高,并在对方雷达阵地上空巡航,等待时机,再次攻击。“默虹”的技术特点是:装有宽波段  相似文献   

2.
休斯飞机公司正在为海军研制新型“幼畜”空对面导弹。为试验它的红外制导系统最近进行的三次发射都直接命中了目标。这为安排在今年夏天开始的作战鉴定阶段铺平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 “复仇者”(Avenger)武器系统是美国波音宇航公司(BAC)最近研制的一种低空近程防空武器系统。1983年5月波音宇航公司提出将原来陆军已服役的肩射防空导弹“尾刺”(Stinger)改装为车载发射的武器系统方案,起名为Avenger系统,BAC公司对这个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考虑为: 1.采用已有的设备包括导弹、运载车辆、发射控制系统、通讯系统、目标显示跟  相似文献   

4.
瑞典博福斯公司生产的肩射RBS-70激光制导导弹最近已在北约各国部署。这种导弹能有效地对付5公里以外的地面杂波背景下的低空目标。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打算把这种导弹配置在Blazer防空转塔上。这是一种混合转塔,可装2枚RBS-70导弹、一门25mm GAV—12加特林机炮和4枚通用动力公司的尾刺近程热寻的防空导弹。该转塔可以安装在FMC公司制造的Bradley战车底  相似文献   

5.
SUKF在导弹姿态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弹道导弹惯性星光复合制导系统(SINS/CNS)中的导弹姿态估计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星光观测向量估计导弹姿态的SUKF滤波器。该滤波器中的导弹姿态运动学方程采用Rodrigues参数来描述,避免了利用四元数时的频繁正规化操作,利用四元数估计方法(QUEST)建立了Rodrigues参数测量方程,并给出了滤波器各参数的设计方法。通过将该算法应用到某弹道模型的仿真中,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JSTARS和JTACMS     
联合监视目标截获雷达系统(JSTARS)是从PAVE MOVER和陆军机载远距离目标截获系统发展起来的。联合战术导弹系统(JTACMS)是一系列导弹,包括一种陆军用来替换“长矛”的导弹和一种空中发射  相似文献   

7.
休斯飞机公司研制的“幼畜”导弹AGM-65A~G,是一系列很成功的武器。这种系列导弹的品种还在增多,性能还在改善。今天的电子部件大概每隔三年要更新换代一次。“幼畜”导弹本身的改进、其它武器借用“幼畜”的技术以及研制崭新的空对地导弹,看来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 可望最先实现的两项重大进展将是:(1)导弹在发射后自动锁定目标,从而能扩大导弹的可能射程;(2)多枚导弹在很短时间内的快速连射,将变得越来越容易。下一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瞬间全球打击手段将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一种比现役的“战斧”导弹快数倍的超高速导弹将以惊人的6 00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在1小时内对地球上任何一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据2007年1月出版的美国著名科技刊物《大众机械师》介绍,美国空军研究试验室正在开展一个名为“驭波者”X-51的新一代超高速导弹项目,前期的测试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地面测试,整个项目的试验到2008年结束,预期2009年能正式发射。根据公布的性能指标介绍,X-51长约3.5米,头部扁平,弹体由镍合金制成,重量和体积都与一般的导弹差不多,外形借鉴了宇宙飞船和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9.
Hecht-Nielsen Neurocomputers公司正在为美陆军战略防御司令部开发一种神经网络方法。用这种方法可解决有关逐帧图象相关的一个关键问题,即解决有关SDI的作战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大规模的导弹攻击会产生大量快速运动的目标,对每个目标都要进行跟踪并分析潜在的威胁。每隔几秒钟就会产生一批高分辨率的红外图象,每一帧图象都含有几千个象素,每个象素都可以显示出一个或更多个导弹、弹头或诱饵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白沙导弹靶场试射1枚“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拦截导弹,标志着THAAD系统研制阶段的新一轮飞行试验启动。此次试验是THAAD Block04导弹的首次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对导弹发射情况进行评估,进行导弹控制演示并收集数据。试验的具体目标包括评估导弹如何飞出储箱、助推器和杀伤器的分离、杀伤器控制以及“转向与姿态控制系统”(DACS)的工作情况等。此次试验没有发射靶弹,导弹发射后飞向一个模拟的拦截点,初步数据表明所有试验目标都已实现。20世纪90年代,THAAD系统进行的11次飞行试验中有6次…  相似文献   

11.
美国空军正在为美国空军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F-4G飞机专门加装象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制造的AGM-88A高速反辐射导弹(HARM)之类的武器,以改善空军“野鼬鼠”中队压制雷达制导地空导弹系统的能力。高速反辐射导弹简称“哈姆”导弹。  相似文献   

12.
中远程导弹惯性/星光组合导航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惯性/星光组合导航技术具有全程自主可控和误差不随时间积累等特点,是中远程导弹自主导航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内外研究众多,对此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针对惯性/星光的研究现状,本文对现有惯性/星光组合导航的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涉及到的大视场星敏感器技术、星图匹配技术、星光折射及连续修正等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惯性/星光在中远程导弹上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RM5地空导弹     
最近,法国宇航公司、玛特拉公司和西德MBB公司决定联合研制“罗兰特”导弹系统的全新改型,以便对付90年代新的空中威胁。 “罗兰特”地空导弹系统是60年代中期研制的,已进行了两次较大的改进。这次全面改进“罗兰特”导弹系统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提高“罗兰特”导弹的飞行速度,使之达到5马赫,以超高速拦截目标。由此而命名为 RM5(Roland Mach 5)。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空军武器装备部正在执行一项探索第三代毫米波寻的器的探测和信号处理特性的新计划。这种寻的器将用在空对地导弹上,能对敌人装甲车辆进行分类。将来有可能用其对付重要的目标和地对空导弹阵地,但目前重点是对付敌人的装甲车辆。 一位官员说,“第三代”的叫法虽不是正式的,但这种新型器件比1979年夏毫米波对比制导论证时提出的技术更先进,比现在正在研制的“黄蜂”导弹的寻的器也先进。后者不能对目标分类。  相似文献   

15.
在海湾战争中击落伊拉克飞毛腿和侯赛因导弹的美军“爱国者”导弹连的操作人员已经在由Lockheed sanders公司研制的仿真器上接受了拦截导弹和其它目标的训练.美军使用了十二部Sanders研制的“爱国者”操作人员战术训练系统(OTT),负责该系统的导弹指挥部(MICOM)已对其作了改进,以便能够进行反导训练.目前,战场上配备的“爱国者”导弹连是在1988年开始使用反导部分的功能,该系统的计算机软件由MICOM的软件工程人员维护.七部OTT被安置在德克萨斯州的美军空防学校,该系统允许一个指导教师同时训练八个学员,他们均坐在模拟“爱国者”导弹连指挥车环境的控制台前进行操作.另外,通过更改控制板,可以对控制台重新配置,用于模拟爱国者导弹营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16.
英国宇航动力公司与马可尼雷达系统公司联合研制一种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属舰载“海标枪”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陆基型。这两家公司建议英国政府将这种系统用于马  相似文献   

17.
瑞典的新型顶攻反坦克RBS56“鸟嘴”(Bill)导弹最近研制成功。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攻击坦克顶部的反坦克导弹。1988年将开始广泛装备部队。新导弹的定向爆破装药战斗部可从导弹中心线向下倾斜30°攻击,从而使爆破流(destructivejet)穿透目标坦克较薄的顶部装甲并引爆坦克内的弹药。战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脱靶量作为优化判据,用最优控制和微分对策论推导空对空导弹制导律。假设目标弹体/自动驾驶仪响应是理想的,导弹具有理想的和一阶的两种响应。就一阶导弹响应而言,在微分对策公式中,目标常造成非零的脱靶量。而对于所有其它考虑到的公式,具有能促成导弹无脱靶的状态。在这些情况中,可用一种辅助性能指标(即控制能量)去指定唯一的控制。本文用两个模拟方案估计制导律:一种是在靠近内发射界发射的导弹,另一种是在靠近外发射界发射的导弹。微分对策制导律比最优控制律对当时目标加速度估算误差不敏感。对于外发射界方案,用理想导弹响应的制导律较好;而对于内发射界方案,用一阶导弹响应的制导律能得到较小的脱靶量。  相似文献   

19.
预计MX导弹于1986年将具有初步作战能力,现已进入全尺寸工程研制阶段。 在整个四级的MX导弹内,制导和控制部分总共有4500块中规模数字和线性集成电路。从导弹发射到释放分导多弹头,这些电路能自主地完成下列任务:助推级间分离,引导导弹飞向初始目标点,然后飞向其它目标点,直到全部弹头都进入其弹道为止。弹上只有一个惯性导航系统和一个将导弹导至弹头精确释放窗口的计算机。制导和控制装置 图2为MX导弹主要电子设备分系统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自适应模糊系统的多目标导弹攻击区解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目标导弹攻击区的实时解算是机载多目标攻击武器系统得以技术实现的中心环节。定义了“多目标导弹攻击区”的概念 ,分析了其解算要求 ,阐述了自适应模糊系统的结构、性能和学习算法。采用自适应模糊系统拟合多目标导弹攻击区的火控工作式 ,并进行了系统应用设计。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