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风水理论对环境设计的影响,从古为今用的角度对风水理论中体现的中国古代理想人居环境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论证风水理论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卢冰 《科技资讯》2010,(31):69-70
针对建筑风水在现代人居环境中的影响,从风水的科学性与超自然性两方面进行了辩证的分析,肯定了环境与人之间定性与定量的规律,从而归纳出今后建筑风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地理学界兴起一股人居环境研究热潮,许多地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居环境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回顾了理学界开展人居环境研究的传统与优势的基础上,论述地理学研究人居环境所涉及的尺度与角度,归纳并总结了其中主要5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人居环境评价、探索理想人居环境模式、居住空间研究、人居环境预警研究和人居环境的社会性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未来地理学在人居环境研究中应当加强的4个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分析、探源,剥离出包裹于层层外像下与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理念共鸣的合理内核,以期能对当前日益突出的现代人居环境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就城市和人居环境绿化有关问题,沿普城市绿化—城市绿地系统—园林城市的思路做些探讨。实际上规划建设城市完整的绿地系统,就是"规划建设21世纪中国城市环境的理想模式——园林城市"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居环境发展的动态特征: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人居环境理论的定义、内涵、学科体系框架的研究,提出了涵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技术工程环境三大系统的人居环境研究模型,并以新疆早期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和楼兰古城为例,探讨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指出新疆人居环境发展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风水的视角看古代人居环境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抛去神秘主义的色彩, 中国古代风水是一门有关人居环境选择的学问, 它指导人们通过对地质、日照、气候、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作出或优或劣的评价, 进而选择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并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 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 这对今天的人居环境的选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风水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素琼  李芳 《科技信息》2009,(4):129-129
风水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理想风水模式中的许多因素都是和园林设计思想相同的,如果能把风水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则必将能使园林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将助其逐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天人舍一"观念影响下所形成的中国古代人居环境规划理念与方法.方法 通过对"天人合一"不同内涵的文献查阅和相应的人居实证研究.结果 "天人合一"观念影响下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体现的3个基本特征,即追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统一等.结论 中国古代人居环境追求空间的伦理性,促进理想人格的培养和人文环境的和谐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内在气质;关注人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信仰,给人以终极关怀,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最终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风水学"中所包含的合理的生态内容进行了探讨,在思想上"风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实践中注重对居住地生态环境的评估和改造,对现代的生态化人居环境营造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因素考虑分别以风水学和GIS技术研究重庆龙兴古镇的选址,按照风水学选址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古镇选址,借助ArcGIS、ENVI软件分析古镇选址的适宜性。比较两种选址方法得知,风水学选址更侧重于以定性研究的视角进行选址,而GIS技术选址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选址方法。虽然GIS选址比风水选址更具科学性,但风水选址中也存在着合理内容。借鉴两种选址方法并使之有机地结合,为统筹规划与保护传统民居以及现代选址过程中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西滨海红鳞蒲桃资源现状与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聪  李蕾鲜  范航清 《广西科学》2011,18(3):283-288
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Merr.et Perry)季雨林是广西海岸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但是本区该类季雨林资源已非常有限。至2009年,广西滨海仅保留19.1hm2,在防城港市以村边"风水林"残存,其他地段已消失,偶见单株。在红鳞蒲桃群落1200m2的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97种,隶属40科75属。群落乔木层结构简单,无分层或分为2层,红鳞蒲桃占绝对优势。因受人畜影响大,红鳞蒲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低,种群林下无幼苗和幼树,以中树和大树占优势,属衰退类型。各群落以低高度级和小胸径级的个体数占优势,但是红鳞蒲桃基本分布在最后2个级别里,随着演替的发展,它将逐渐从群落中衰退,被其他优势种取代。  相似文献   

13.
徽州古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之林独树一帜。皖南古村落的规划特征明显且极具艺术性。探寻其成因渊源,论证皖南古村落的规划融合了晋唐文化与自然境界,融入了风水文化、儒商文化及徽商文化,体现出徽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徽文化的物化表现。  相似文献   

14.
"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3日至26日在赣南师范学院黄金校区举行。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巴西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等地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1篇。会议就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客家神明信仰的实证研究、客家风水文化、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域社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达成了许多共识,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丰富,其各种建筑活动几乎无不受到所谓风水理念的深刻影响.从通俗和专业两个不同角度对“风水”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分析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风水理念对传统建筑选址和布局的影响,从而总结出在风水理念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特征——重重封闭的内向性空间.  相似文献   

16.
试图从建筑风水的角度来阐述居住建筑环境如何更适合人。基于建筑风水与 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古代中国建筑规划设计理论的三大支柱,提出具体的居住外部环境设计中如何运用风水理论。  相似文献   

17.
渝西低山丘陵乡村传统民居植物景观在重庆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渝西传统民居庭院及周边常见的风水林、果园、茶园、农田和水系等植物景观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从"风水林的营造与保护、因地制宜以节约成本、最大化利用生态资源、适宜操作的生产方式"4个方面分析传统民居植物景观所折射出的生态智慧,可为乡村绿化规划及"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晋祠古祠建筑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晋祠的环境与选址、晋祠的形成、空间布局与建筑组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晋祠的环境从历史形成、地理地质的角度进行深究;对晋祠的空间布局以祭祀的角度,从整体到个体,再到整体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晋祠古祠庙建筑的研究分析无疑是对祭祀文化和祭祀建筑的一次深入挖掘。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人们根据地形、风水、气候三个因素对环境进行选址;以山门-水镜台-献殿-正殿的空间序列进行对祖先的祭祀礼仪。力求从祭祀建筑中更深入地了解建筑所传递给人们的庄重、神圣的祭祀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风水术是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其核心是人与生活环境的和谐。风水观念对泰山古代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洛阳古代墓葬在我国古代墓葬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阳古代墓葬资源丰富而独特,在全国墓葬中皇家墓葬堪称最多,是中国古代墓葬的“首善之区”;洛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适合墓葬的“风水宝地”;洛阳出土墓志,尤其是唐代墓志,学术价值高,可以补史、证史;洛阳出土文物精品多,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洛阳地灵人杰,有众多的名人墓葬。洛阳墓葬资源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属于上乘,有独特的、持久的文化吸引力和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