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农村干部的素质高不高,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不好。而提高农村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培训。建设新农村,培训要创新。当前,一些农村干部综合素质不够高,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必须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着力改进培训方法,创新培训机制,增强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
农村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农村干部的素质高不高,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不好。而提高农村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培训。建设新农村,培训要创新。当前,一些农村干部综合素质不够高,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必须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着力改进培训方法,创新培训机制,增强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3.
农村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农村干部的素质高不高,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不好.而提高农村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培训.建设新农村,培训要创新.当前,一些农村干部综合素质不够高,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必须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着力改进培训方法,创新培训机制,增强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素质,要有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和乡风文明建设,解决好农民工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必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戴云 《科技信息》2011,(15):136-137
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改善了农村干部组织结构,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政策实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加强对影响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因素和对职业发展途径的思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郭勇 《科技咨询导报》2011,(15):231-232
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寿光市从建立社会主艾新农村文化方面八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体系,通过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生态文明是在乡村建立生态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需要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这既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支撑。社会主义乡村生态文明要在"和谐"中搞建设,在建设中求"和谐",在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王兴印 《科技信息》2010,(21):J0378-J037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是现阶段农村工作的总目标、总要求,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战略目标的实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财政支农”工作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有效缓解,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群众文化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拱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离不开群众文化的导向、凝聚、规范及强大的社会整合作用,需要发展与和谐新农村相适应的群众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服务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经济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我们对我市近年来发生的涉及农村和农业的职务犯罪的工作环节进行了预防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是融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等为一体的文化;和谐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稳定提供重要保障;建设和谐文化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重在坚持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重要内容.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完善村民自治,解决农民政治生活中的不和谐问题,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对实现我省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对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为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翔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6):58-58,68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创新思路,通过编制环境整治规划、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农民素质,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建设一个环境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自已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弘扬苗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对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杏亚婷 《甘肃科技》2010,26(7):153-154
阐述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结合康县实际,从生态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说明了在陇南山地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水土保持建设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美化农村环境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勤  刘智安 《科技信息》2007,(27):272-272
本文试结合宜春市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探索实践,就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共建共享和谐新农村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会要协调发展,农村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找准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以科技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新农村建设,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19.
刘宇 《科技信息》2007,(29):225-22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意生态建设,避免生态灾难,促进人地和谐。新农村生态建设主要包括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和谐有机统一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做到发展为了广大农民、发展依靠广大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