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话     
今年是伟大的科学先驱者布鲁诺殉难400周年。 早在450多年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就通过长期的观测和计算,写出了《天体运行论》, 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这一革命性的学说像一枚重磅炸弹一样炸向宗教!从此,基督教神学 自然观变成了谎言,科学从神学中被解放了出来! 在哥白尼之后,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刚走得更远,他认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众多恒星中的一颗;而在其他的恒星周围,也会有行星绕行,在它们上面,也会有生物甚至是智慧的生物…… 布鲁诺离经叛道的做法大大激怒了教会,在国外流亡多年的布鲁诺1592年一回到意大利就被威尼斯异端裁判所关押起来,抗争8年不屈服的布鲁诺最终被处以极刑——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历史和事实终将证明一切。现在,布鲁诺的许多预言都已经为科学界所证实,并成为连小学生都熟知的常识——比如太阳在宇宙中的位置,比如其他恒星周围环绕的行星……乌克兰科幻作家潘那先科的《对话》无疑是对布鲁诺的最好纪念;而布鲁诺的有些预言却至今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予以证实——比如生活在其他世界的外星生物……但是这并不能妨碍我们继续像布鲁诺一样大胆设想,它们不但有可能存在,而且还会形态多样,这就是作者刘卫华写作《魔域》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魔域     
它 一种产生在脸上的刺痒感觉使我从昏睡中醒来。若不是淡绿色天空和奇异的双恒星的提醒,竟恍如是在十几光年外的家乡地球。 在刺痒的地方摸到了一个正在爬行的圆形硬壳虫,立刻条件反射地将它扔到身旁的沙地上,观察起来,它的形状很像瓢虫,黑亮的甲胄  相似文献   

3.
心在云上     
<正>"云"作为一个科技用语,人们对它已经很熟悉了,比如云计算、云服务等等。按照某些业界人士的说法,一切数据都可以放在云上,给人类带来便利。假如有一天,人类自己也被放入云端,那会怎样呢?在科幻文学中,人类将意识上传,以虚拟存在的身份生活下去并不是新鲜的概念。这篇《心在云上》结合热门的"云"概念,给故事增添了一些新意。  相似文献   

4.
岗夫 《科学之友》2003,(12):26-26
爱情总是甜蜜中夹杂着痛苦,谁敢说他(她)没有过爱到心痛的经历?不过,比起那些为爱情而身心俱损的动物来说,人类的痛苦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动物王国的爱情里常常充斥着血腥暴力,甚至为此付出生命。雄性的falsemap龟的体形比雌龟小,却颇有些“大男子主义”。交配前,它会游到情人面前,用长长的前爪敲击雌性的嘴部,就像是敲击一面羊皮鼓。那得意的神情仿佛在炫耀:“我很小可是我很强壮!”雄性螳螂比雌龟更加不幸,它随时都有可能被情人咬断脖颈。而在雌  相似文献   

5.
台前幕后     
自从小羊多莉一来到这个世界,有关克隆人是否可以被研制的讨论就多了起来。持 反对观点的人担心,假如有一天一个叫“多莉”或者别的什么名字的婴儿一旦通过克隆的 方式问世,世界很有可能就要大乱。 会不会真的大乱是很难说的,但是我们的生活、观念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则是必然 的。于是大量有关克隆题材的科幻小说应运而生。在大部分作品当中,克隆人都受到了严重的不公和歧视……但事实会不会真的如此呢? 同类的科幻小说已经很多了,因此作者没有把某一段克隆技术的科普解说再嵌进文中。这里要讨论的,只是它对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影响。这篇小说不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但是即使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也不能代表作者的观点,当然更不能代表正确的观点。 真正正确的观点,来自读者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假如将来人类登上了小行星,那他一定会发现,他好像到了一个“小人国”的世界…… 根据测定,赫米斯是一颗很小的小行星,虽还不能列为“世界之最”,但确实也可算“最轻量级”的选手。它的长度不过六、七百米,如果把它搬到地球上竖起来,只有泰山的一半高,它的形状很可能是不规则的。但我们姑且把它当作半径300米的一个球,这样,即使作一  相似文献   

7.
假如地球只有人类?我真的不敢想象那是什么样子. 帮朋友策划出版《灭绝之路(野生动物保护手册)》一书之后,我几乎每年的"6·5"世界环境日都去造访地处京城的世界灭绝动物墓地. 这是一处美丽幽静的湿地河谷,像香港沙田的跑马场,放眼望去,绿草青青,池塘和老树一明一暗,点缀着麋鹿悠闲的身影.这片湿地河谷长久被我们遗忘了,它曾是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更鲜为人知的是,清朝末年,世界上最后一群麋鹿曾保存在这里,当时并不为人们所知.  相似文献   

8.
《淮南子》记载:宋国有人嫁女。女儿临去夫家之前,父亲对女儿说:“你虽然出嫁了,但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白头到老。你事先要私下有点积蓄,再次出嫁也就很容易了。”女儿听了父亲的教诲,平时一有机会就私藏财物。由于经常这样做,终于有一天被夫家发现了,他们非常生气,就把她休回娘家。父亲看着女儿带着许多财物回家,不但不自责对女儿的教育不得法,反而为自己的远见沾沾自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在这一事件中,假如女儿的父亲没有说那一番咒语式的话,女儿也没有私蓄财物,那她肯定不会被驱逐的;假如父亲说了,女儿不听,那也断然不会被休的。令…  相似文献   

9.
假如将来有一天,因为资源匮乏、人口爆炸、生态恶化、天体碰撞和核灾难等缘故,地球人需要移民外星,那么只要给木星包上一层人造地壳就足够了,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绰绰有余的居住空间,而且还可以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
纵览环字,人类最感兴趣的星球是月球。多少年来,人类对抬头能见的明媚月亮充满着无限遐思,想象出多少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就是最广为流传的一则。数千年来,地球上的人们都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嫦娥一样登上那神秘的月球。  相似文献   

11.
玫瑰     
战争总是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 曾几何时。人们一直忧心忡忡于两个敌对集团的军备竞赛,担心着某一天电脑的误操作会掀起整个地球的表面;但是,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人类好像不再那么焦虑了,大家对于战争的恐惧遥远了,对于灾难的降临淡漠了;那座著名的、预警着核末日的钟表,不是也被回拔了3分钟的时间吗? 但是,海湾的战火,车臣的枪声,还有南联盟的导弹……时刻提醒着我们,战争依旧离我们很近很近!假如我们不有所警惕,不有所提防,那么,也许在《玫瑰》中描述出的惨境,就是我们的明天。战争总是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大到毁灭一座城市,小到弄折一支玫瑰。谨以此文献给刚刚到来的21世纪!谨以此文预祝21世纪的世界和平、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的小说《时间机器》描述了未来的小矮人世界,未来的人类体型如同现今的孩童。美国研究人员表示.科幻小说中描绘的未来小矮人世界很有可能在将来出现,因为全球变暖将使得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体型不断变小。  相似文献   

13.
2001 年4月12 日,是人类 进入太空 40周年。人们也许还记得,40年前的这一天,莫斯科时间9时07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苏联“东方1号”在拜科努尔发射升空。载人航天时代从此拉开序幕。在驰骋太空1小时4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完成了一次破天荒的历史性飞行。这108分钟的太空飞行,不仅揭开了人类航天史上的新篇章,而且让全世界记住了一个光耀的名字:尤里·阿历克赛耶维奇·加加林——邀游太空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科幻故事由此产生。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5.
旅程     
主持人的话:一般说来,科幻小说有两个功能:一是展示新科技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二是探讨人们在极端情况下的非常反应。有时候读者总是对前者关注较多,其实后者所探究的人类深层心理状况,对我们也是极有启迪的。 美国科幻作家汤姆·戈德温(Tom Godwin,1915-1980)一生著述不多,但其科幻短篇《冷酷的方程式》(The Cold Equations)却脍炙人口!作品描述一个女孩为了早日见到身在外星的哥哥而成为宇宙飞船偷渡客的故事——但宇宙间的物理定律是冷酷无情的,飞 船的燃料是被精确计算的,假如允许女孩继续偷乘,燃料不足将导致飞船无法按时抵达外星,该星球所需的药品也就不能及时被送到,因此,这个女孩必须离开飞船——而在宇宙空间中这只能意味着死亡。 这就是极端状态。但当我们真的面临极端状态的时候,我们会怎样处理?在《冷酷的方程式》中,女孩与哥哥之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情,那么,我们把场景设定得再极端一些—— 要是没有这种亲情呢?  相似文献   

16.
你一定喜欢绿色,绿是生命的旋律,春天的象征,然而将来或许有一天,在江河湖泊里几无生命,只有一望无涯令人心悸的一种绿色植物;而海洋里也没有鱼类、珊瑚和海贝……海洋生物全无踪影,但见骇人的无垠绿浪滚滚而来,一种海草在可怕地涌动着。此时,你定会目瞪口呆,生怕“绿魔”登陆,吞噬人类。  相似文献   

17.
正自古以来,就有嫦娥奔月、天狗食月等神话故事,美丽的传说中寄托了古人对月亮的向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长期以来,月球只有一面正对地球,而它背对地球的那一面是观测不到的。那月球的背面有什么呢?直到1959年10月7日,苏联的月球3号探测器才将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传回了地球。而人类首度用肉眼看到月球背面,则是通过1968年的阿波罗8号任务。月球背面存在  相似文献   

18.
在科幻作品中但凡涉及到有关时空的问题,总是会有一些令人激动的 话题的。比如说时光倒流,比如说空间移动,再比如黑洞、奇点以及时空的互 换,等等。根据国外理论物理学家近年来提出的观点,认为所谓“时间旅行” 完全可以在不违背相对论的情况下得以实现——不过却有可能因为与热力 学第二定律相抵触而告失败;然而所谓“高维空间移动”的假说,却在现代天文学、宇宙学当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只要我们所生活的宇宙真是弯曲的三维空间,人类就有可能找到一条穿越距离的捷径,诸如“虫洞”之类的理论为我们在宇宙中画出了比直线更直的线。 本文的构思就是源于“高维空间移动”这一假说的一种幻想,当然由于情节的需要使上述假说更加具体化了。不过故事的背景不是浩瀚的如尘繁星,而是美丽的大学校园;从事研究的也不是著名的大科学家,而是几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读者注意,这部作品的内容虽属幻想和虚构,但毕竟是科学幻想,与那些所谓“特异功能”“意念移物”之类的说法完全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19.
梁东云 《科学之友》2007,(10A):28-29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玩笑话:“用眼神杀死你!”但可曾想到,如果玩笑变成了现实,如果有人真的可以用眼神杀人,那又是怎样的情形?你相信这世上真的会有“眼神杀人”事件吗?  相似文献   

20.
兰西 《科学之友》2007,(7):24-25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灾难发生前,据传曾有乘客因为产生“不祥预感”而在登船前最后一刻退掉船票,所以逃过了这一世纪灾难。那么,人类的大脑真能像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样“预见未来”吗?美国科学家迪恩·拉丁博士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心理学家迪克·比尔曼教授等人经过一系列惊人实验后宣称,他们相信人类大脑真的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