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和小幅振荡实验研究了Brij97/H2O/bmim-BF4和Brij97/H2O/bmim-PF6体系层状液晶的微观结构和动态流变性质。结果表明两层状液晶体系分别表现gel-like和fluid-like的动态流变行为,而且bmim-PF6和bmim—BFd增溶在液晶结构的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2.
从液晶投影电视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液晶投影机控制电路进行分析,并以三洋PLC-200P型液晶投影机为原型,用8098单片机实现了液晶投影机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以新的路线合成了两类文题化合物共七个液晶单体,合成了催化剂(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二氯化镍)和光活性中间体(S)-2-甲基丁基苯酚,获得了较高的产率及纯度。经元素分析、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液晶相态。进行了配方尝试,得到了对温度变化敏锐的热变色液晶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25℃下测定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水三元体系的相平衡,确定了液晶区域的边界范围,在液晶区域内选取一系列样品点,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液晶纹理对照,研究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恒定温度下,该体系存在着两个液晶区域,并且随含水量的增加,液晶结构发生不同的变化.当组成固定时,体系的液晶相结构随温度升高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液晶技术用于红外探测显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液晶材料的电光特性,分析液晶显示器对红外信号响应的实验,指出了利用液晶显示器对红外热图显示的可能性,分析了实现这一可能性的一些步骤,并对将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一种含柔性链的共聚酯液晶高聚物(PET/PHB60)和改性聚苯醚(MPPO)的共混物为对象,研究了共混物在单螺杆挤出机和注塑机上形成原位复合材料时不同液晶含量下的液晶的结构形貌和共混物的皮蕊结构。结果表明在挤出成型中,即使拉伸比很低或液晶含量很少(2%)的情况下,液晶的成纤性也很好,而在注射成型中,则表现为皮蕊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溶液共混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不同(摩尔比为l/l~1/0.4)的聚(4-乙烯基吡啶)/对硝基偶氮苯酚复合体,利用偏光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对复合体的液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比范围内,由于组分间的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复合体呈单向近晶型(SmA)液晶态,随对硝基偶氮苯酚含量的减少,各向同性态-近晶态转变温度减低。在偏振光的照射下,该复合物具有光存储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SDS/C4H9OH/H2O体系中,以微乳液为介质制备泡沫,其稳定性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以O/W微乳液为介质比以双连续结构微乳液为介质制备的泡沫稳定性高。以微乳液-溶致液晶两相体系为介质制备泡沫,其稳定性随液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液晶含量过多反而降低了泡沫的稳定性。在微乳液单相体系和微乳液-溶致液晶两相体系中所制的泡沫,其高度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以新的路线合成了两类文题化合物共七个液晶单体,合成了催化剂(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二氯化镍)和光活性中间体(S)-2-甲基丁基苯酚,获得了较高的产率及纯度。经元素分析、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液晶相态。进行了配方尝试,得到了对温度变化敏锐的热变色液晶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刚性较强的介晶基团与较柔软的非介晶基团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较低相变温度的向列型液晶高分子─甲亚胺液晶共聚醚,并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计(DSC),X─光衍射对其相变温度和液晶态进行了测定和表征,研究了非介晶基团对液晶共聚醚相变温度、液晶态的影响,以及液晶聚合物的相变温度与其共聚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的路线合成了两类共8个文题液晶化合物。其中,中间体对烷氧基苯酚产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并对关键中间体对氯联苯的合成方法作了较大改进,产率提出到了20%,批料合成量提高了10倍。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分析确证了文题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液晶相态的相变温度。并通过混合配方,得到温度显示范围较宽的热变色液晶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液晶的磁旋光特性,利用矩阵方法分析研究了液晶的旋光效应,导出了液晶旋光的矩阵表示.通过测量磁场作用下向列型液晶的旋光角及透射比,研究了液晶的磁旋光特性.详细分析了磁场对液晶分子轴旋转和透射比的影响,做出了液晶分子轴旋转角和透射比与磁场强度关系的曲线.通过改变磁场方向进行实验测试.发现液晶的旋光方向与垂直入射液晶盒的磁场方向无关。  相似文献   

13.
由Flory-Huggins的柔性高分子溶液的格子模型和Lebwohl-Lasher液晶模型结合起来导出的高分子/液晶复合体系的混合自由能泛函,并引入TDGL方程以用描述体系的相分离动力学。线性化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高分子/液晶复合体系的相分离初期行为与描述普通两元熔体的相分离初期的Cahn-Hilliard理论结果十分相似,即Spinodal区域内,浓度涨落随时间变化呈指数式增长,面散射函数的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对苯二甲酸和对羟在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液晶单体4,4‘-对苯二甲酰二氧二苯甲酰氯(TOBC),以此单体与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反应得到一系列的共聚酯。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共聚酯的液晶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OBC与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形成的共聚酯,当乙氧基链节含≤60.73%时,即当聚乙二醇分子量小于600时,共聚酯呈液晶性,而高于此值则液晶性消失。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由低相对分子质量聚砜链段与刚性棒状甸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的物理性能。它们都具有液晶性,可溶解于氯仿-对氯苯酚混合溶剂,不溶于氯仿。且都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一个熔点,还对这些嵌段聚合物和刚性棒状液晶聚合物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的路线合成了两类共8个文题液晶化合物。其中,中间体对烷氧基苯酚产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并对关键中间体对氯联苯的合成方法作了较大改进,产率提高到了20%,批料合成量提高了10倍。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分析确证了文题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液晶相态的相变温度。并通过混合配方,得到温度显示范围较宽的热变色液晶材料。  相似文献   

17.
全芳香族共聚酯类热致液晶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备了两个系列的全芳香族共聚酯类热致液晶。对所得聚合物作了红外,偏光显微镜及差热分析,并测定了各聚合物的熔融指数。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聚合物为热致向列型液晶聚合物。  相似文献   

18.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溶致液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形成液晶态的基本结构条件及制备液晶性甲壳质衍生物的一些主要的化学改性途径。讨论了结构因素对甲壳质衍生物液晶临界浓度的影响,甲壳质衍生物形成的主要液晶态织构,以及温度对甲壳质衍生物/二氯乙酸溶液的相变的影响。简述了甲壳质的成纤性和液晶纺丝。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结构和寻址方式。详细讨论了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对由MOS管寻址的液晶显示屏以及由其组成的液晶电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介晶基因和非介晶基团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较低相变温度的向列型液晶高分子—甲亚胺液晶共聚醚,并研究了非介晶基因对液晶共聚醚相变温度的影响,及液晶聚合物相变温度与其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