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批量法合成了聚苯乙烯(PS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酸丁酯(PBA)均聚乳液,以及P(BA-St)和P(BA-MMA)共聚乳液.实验发现极性相近的PBA和PMMA乳液可以很好地混合,而极性相差较大的PBA和PSt乳液则必须在PSt乳液中补加乳化剂后方能混合均匀.对乳液最低成膜温度(MFT)、胶膜硬度及耐水性的研究表明:质量比为11的PBA/PMMA共混胶膜和P(BA-MMA)共聚胶膜的连续相组成相近;而对于同样组成的PBA/PSt共混胶膜,分散在连续相中的PSt所占比例明显高于P(BA-St)共聚胶膜;PBA/PSt共混胶乳的使用性能不仅取决于其组成,还取决于成膜温度和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经钛酸酯偶联剂NDZ101表面改性的碳酸钙晶须对于天然胶乳胶膜的补强作用。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碳酸钙晶须与天然橡胶界面结合作用增强;与纯胶胶膜相比,改性碳酸钙晶须/天然胶乳复合胶膜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改性碳酸钙晶须用量为3%时,复合胶膜综合力学性能最佳:300%定伸应力、5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33.6%、121.1%、35.8%、34.1%和15.93%。  相似文献   

3.
以DCS、XRD、TEM方法分析研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乳液与丙烯酸醌共聚物(PA)乳液共混乳胶膜相容性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共混乳胶膜两个玻璃化转化有相互靠扰的趋势;共混体系中PA乳胶粒部分进入EVA乳胶粒核壳内部;而当共混比例为EVA/PA=70/30时,共混乳胶膜仍有部分EVA中的微量人混体系呈现部分相容情况。  相似文献   

4.
5.
采用DSC研究了PMMA/PET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熔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PMMA/PET共混体系中,当PMMA的质量分数为1.0%-7.5%时,PMMA的加入提高了PET的结晶能力,其中质量分数为1%时最甚。共混体系的m值大于PET,故PMMA的加入不起成核剂的作用, 只是促进晶核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用简单的手涂方法制备了明胶膜,研究了明胶溶液的浓度、pH值、增塑剂甘油的用量以及添加剂乙醇的用量对明胶膜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明胶溶液浓度增加,膜的抗拉强度逐渐增大;(2)成膜液的pH值在7.0左右时,膜的抗拉强度最大;(3)随着增塑剂甘油含量的增加,膜干燥所需时间增长且抗拉强度降低;(4)乙醇用量为10%时,膜的抗拉强度最大;(5)明胶膜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溶胀性能不同。  相似文献   

7.
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MCS树脂共混,改善了PMMA树脂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抗冲击性能,得到了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分子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8.
氟乳液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与胶膜性能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提高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 ,采用共混和原位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了氟乳液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引发剂加入方式 ,乳化剂种类 ,氟乳液含量对反应体系的稳定性 ,单体转化率以及胶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测定并对比了改性后两种胶膜的吸水率和涂膜硬度。结果表明 :共混改性乳液当氟乳液质量分数较大时 ,胶膜的耐水性和硬度有明显的提高 ,而用原位乳液聚合法改性在氟乳液加入量很少的情况下胶膜的性能就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聚苯胺/聚苯乙烯共混膜的形态结构与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三氯甲烷和水为反应介质,十二烷基苯磺酸为乳化剂和掺杂剂,进行乳液聚合,得到可溶性聚苯胺。将聚苯胺、聚苯乙烯共溶于二甲苯后制成共混膜,用广角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分析了共混膜的相形态。结果表明:聚苯胺/聚苯乙烯为不相容体系,在聚苯胺含量低时,聚苯胺以多粒子分散相存在,此时共混膜电导率低,但随聚苯胺质量分数增加电导率迅速增大;在聚苯胺质量分数达到某一阀值(7.5%)后,聚苯胺开始形成连续相,此时共混膜电导率相对较大,但电导率随聚苯胺质量分数而增大的趋势减缓。  相似文献   

10.
催化剂作用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的反应共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隗明  刘念才  徐祥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33(10):1220-1223,1227
研究了聚内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在各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性溶融共混。考察了不同种类催化剂对PMMA/PC熔融共混反应的影响,根据共混产物红外分析的结果及共混体系扭矩变化、共混物透明性观察,发现乙酸锂、乙酸镁、硅酸钠、乙酸锰、多聚磷酸、二丁氧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催化剂能催化PMMA/PC熔融共混体系两相之间的反应,反应过程中PMMA/PC接枝共聚物的形成,可以提高两组份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国产胶乳开发胶乳水泥体系时,通常采用外加剂的复配克服胶乳外渗和消除体系气泡。由于复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给实际应用带来诸多困难;化学添加剂价格昂贵也增加 了 固井成本;这些问题给胶乳水泥体系的开发形成了障碍。通过室内研究发现,按照材料科学干涉原理,在胶乳水泥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硅藻土,可克服胶乳外渗、消除体系气泡,并能提高水泥石的抗压与抗折强度、降低滤失量与析水量、增强体系的防窜性能;同时硅藻土价格低廉且用量较少,现场使用较为方便,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浸渍液在帘子线表面形成的胶膜情况及膜的撕裂性能是影响玻璃纤维与橡胶之间抗疲劳粘合界面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研究了由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组成的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浸胶剂的成膜性能,并从R/F、RF/L及L的不同种类及比例研究了成膜性及胶膜的撕裂性能,为分析玻璃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破坏和生产上确立最优的浸胶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共混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较全面地就不同添加组份对聚丙烯共混改性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比较了不同填充剂、增韧剂、聚丙烯种类及聚丙烯 /高密度聚乙烯合金化对聚丙烯材料的改性效果 ,据此提出了针对不同使用场合具较佳综合性能的材料配比 ,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张沂滨 《山东科学》1989,2(4):18-21
本文介绍的胶膜渗硼工艺是一种新的渗硼方法。将渗硼所需要的供硼剂、活化剂与塑料等混制成塑料薄膜,用粘接剂将其粘贴在金属表面,加热至高温渗硼。用该方法可以得到与固体法、盐浴法相同的渗硼组织和耐磨性。渗硼胶膜还可以用于感应加热,激光加热渗硼共晶化。  相似文献   

15.
PMMA增韧PVC/ABS共混物共混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初步探讨了不同的共混工艺过程对增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先ABS和PMMA共混,再加入PVC共混,增韧效果最佳,加工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宽角X_射线衍射(WAXD)等方法研究了离子含量为2.2×10-2摩尔分数的磺化聚苯乙烯锌盐(ZnSPS)离聚体对间规聚苯乙烯(sPS)结晶的共混效应.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共混物比例组成范围内,虽然sPS的结晶速率随ZnSPS混入量的增多而下降,但sPS的结晶成核生长方式,总结晶程度和结晶规整度等则基本上不受ZnSPS的影响.代表sPSβ晶型晶体的特征衍射峰强度随ZnSPS混入量的增多而下降,表明ZnSPS的混入使sPSβ晶型晶体的生长受到抑制,α晶型晶体的含量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17.
PMMA/PVC二元共混物的相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差热扫描量热计(DSC)、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MMA/PVC二元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MMA和PVC之间存在较强的特殊相互作用力,在一定配比范围内为一良好相容体系,这与Fox方程和Hamada修正方程估算的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涂料配方中淀粉取代部分胶乳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探索两种不同方法增加涂料中的淀粉用量,同时降低涂料黏度。第1种方法是使形成凝胶状的淀粉液均匀包覆研磨碳酸钙(GCC),包覆后的研磨碳酸钙(GCC)作为颜料加入到涂料中去;第2种方法是使发生溶胀并达到平衡凝胶状的淀粉液直接加入到涂料中去。结果表明:采用第2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涂料的流变性,涂布生产运行性,还能增加涂布纸的油墨吸收性,提高涂布纸的光学和印刷性能;当涂布淀粉绝干质量为60 g,胶乳绝干质量为25 g时,涂布纸有较好的光学和印刷性能,不易掉毛掉粉,油墨还原性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聚氨酯/聚酯共混体系不同组分比的动态力学性能.并探讨不同种类、不同含量填料对体系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石墨填料对兼顾体系的阻尼性能和模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聚苯乙烯(PS)作为四大通用塑料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用途,采用与聚烯烃(PO)共混是最常用来改善其韧性的方法。为了改善PS与PO之间的相容性,必须对PS/PO共混物进行增容改性。在各种增容方法中,添加增容剂是对不相容PS/聚烯烃共混物进行增容改性最常用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常见的非反应性增容和反应性增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