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夹层梁脱层问题能量释放率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夹层梁脱层分析所得到的附加状态的多项式解的基础上 ,提出了计算夹层梁脱层问题的能量释放率的一种简便方法 ,为此类问题的断裂力学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阶剪切变形理论和变分原理,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梁脱层附加状态的高阶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解析解法,与二维有限元的数值结果的比较表明,这里的高阶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呙润华  张海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5):11203-11211
为研究不同层间接触状态的沥青路面力学性能,借助ABAQUS构建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路面温度场下不同的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疲劳性能预估模型。研究表明:当深度路面在0.68 m以上,路面温度与深度呈三次多项式关系、路面深度在0.1 m以上时路面温度与外界环境气温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层间接触状态对沥青路面拉应力影响最大、剪应力次之、对竖向变形影响最小,低速、重载的车辆能使路面最大拉应力、最大剪应力、最大竖向位移分别增大90.0%、70.0%、63.2%;与完全连续状态相比,随着层间接触状态的劣化,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最大降低了75.6%。可见为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施工时应连续铺装压实,严格控制层间粘结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复合材料三维Hashin破坏准则和相应刚度退化理论,使用基于强度理论的脱层损伤预测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船体梁中垂和中拱状态下考虑脱层损伤模式的总纵极限强度. 提出使用折减因子对不考虑脱层的复合材料船体梁极限强度进行折减,以获取考虑脱层损伤模式的复合材料船体梁总纵极限强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增强层运动估计的精细粒度伸缩编码(FGS),可以在整体上提高常规FGS编码的效率·但在低码率段,编码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提出了一种基于附加可变尺寸运动估计的FGS视频编码框架,在基本层运动估计部分附加了可变尺寸运动估计来改善常规运动估计的效果·同时在FGS编码中引入了基于宏块的参考帧选择技术和增强层的目标码率比例截断法·仿真实验表明,这种编码方法提高了低码率段的编码效率,在整个增强层码率范围内都优于传统的FGS编码·  相似文献   

6.
定义了一类新的正交函数系——按段多重Chebyshev多项式系,研究了该函数系的一些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得出了积分运算等运算矩阵,并将此多项式系应用于线性系统分析和参数估计,获得了简单、快速的递推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算法进行系统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结果显著优于移位Chebyshev多项式系所导出的算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二维弹性力学理论,研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含脱层层合简支梁的屈曲模态.由位移法求得各单层梁受均布轴压时的弹性力学解,采用配点法联合各层得到整个系统的解.在层间界面上取与级数项数相等的点,将各点处的界面方程与梁上下表面的边界方程联立求解,得到屈曲临界载荷,返回特征方程得到梁的屈曲模态.研究了脱层界面的接触问题,在脱层处的每个配点上分别使用界面接触和界面自由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各配点处脱层表面竖向位移及法向应力的状态,迭代求得真实解.算例分析了不同脱层尺寸和脱层位置对层合梁屈曲模态的影响,并考虑了脱层间的接触.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结合状态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真实反映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黏结状态,评价不同处治措施对基面层间结合状态的改进情况,建立了基于逐渐损伤理论的脱层分析数值模型,从细观角度对道路基面层间接触状态进行分析.以脱层分析模型为基础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和精铣刨处治后的层间黏结强度进行预估,并利用JHY-A剪切仪进行层间直剪试验,对数值分析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逐渐损伤的脱层分析模型能更本质地反映不同处治措施对基面层间黏结强度的影响;采用精铣刨处治半刚性基层表面可有效提高基面层间黏结强度,与传统撒布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相比,其层间黏结强度可分别提高54.3%、20.0%和12.5%.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固支梁上设置l段或两段阻尼层时,附加永磁体对阻尼的改进效果.分析了不同阻尼层设置方式下,磁约束阻尼处理对系统一阶模态损耗因子的影响,阐明了磁约束的减振机理,分析了阻尼层剪切模量和磁刚度对磁约束处理减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二辊斜轧穿孔时轧件除产生基本变形之外,还要产生附加变形。本文采用模拟方法,利用多项式回归分析,研究辊距和管坯直径两个工艺参数对附加变形的影响,得出了计算附加变形的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11.
考虑桥联影响的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屈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Zig-Zag模型和Mindlin一阶剪切理论,给出考虑桥联影响的具有表板与芯体分层的复合材料夹层板屈曲分析有限元方法,并以单向受压下含分层复合材料夹层板为例,讨论了桥联刚度、铺设角、损伤区大小对复合材料夹层板屈曲特性的影响。通过典型算例的参数讨论发现,当桥联刚度达到某一特定值时,含损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屈曲临界力和模态出现跳跃,其中由局部失稳转为混合失稳模态时,其临界力的跳跃幅度最大,故若合理利用桥联刚度,设计可提高含损复合材料夹层板的抗屈曲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型竹—木—GFRP夹层梁的受弯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竹—木—GFRP夹层梁的受弯性能,设计以泡桐木作为芯材,竹、GFRP作为面层的夹层梁试件,对夹层梁试件进行了等芯材厚度和等梁高两组四点弯静载试验,得出各试件的破坏现象、破坏荷载并绘制荷载—位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竹材部分替代GFRP作为面层的一部分,可降低成本,防止加载点处局部破坏;设置泡桐木纤维沿梁长度方向有利于提高夹层梁的受弯性能;芯材厚度不变的情况下,竹材加固夹层梁有极高的性价比,而使用GFRP面层则能显著提高夹层梁的弯曲刚度;梁高不变的情况下,夹层梁的弯曲刚度、极限荷载分别随竹材与GFRP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竹—木—GFRP夹层梁跨中截面应变分布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换算截面法可作为竹—木—GFRP夹层梁应力计算依据,使用考虑剪切变形的铁木辛柯梁理论计算竹—木—GFRP夹层梁的跨中挠度有着不错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复合夹层梁的基本运动方程 ,采用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以复合夹层梁的一维行波方程解作为形函数 ,在频域内采用谱有限元法求解复合夹层梁的动力响应 ;另外采用通用的有限元程序 ,通过修改弹性材料特性的输入 ,以考虑线性粘弹性材料的阻尼特性 ,同样进行了复合夹层梁的频响分析 .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 ,谱有限元法可以方便地考虑夹层线性粘弹性材料的频变特性 ,且所需单元少 ,计算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由于等厚度夹层环形板大挠度计算边界条件复杂,迄今仅有一种特殊情形的数值解答.本文以三次B样条函数为试函数,用配点法计算夹层环形板的非线性弯曲和屈曲.夹层板采用Reissner模型.讨论了16种边界条件,荷载可为多项式型的分布荷载、内缘均布线荷载、均布边缘力矩或均布径向压力及它们的组合.用非线性理论计算了夹层环形板的压曲临界荷载.样条配点法具有精度高、编写程序通用、输入的数据量少以及节省计算时间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This present paper dealt with bending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behavior of sandwich and multilayer beams composed of aluminum foam core and metallic face sheets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and four-point bending test.Results revealed that collapse of the multilayer beams is dominated by two basic modes:indentation(ID) and core shear(CS).ID is dominated by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ain and CS by the maximum shear strain.The failure of the sandwich beams depends on if the face sheets show ID mode in the ...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不同冲击速度下泡沫铝芯体夹层板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响应特性和抗侵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泡沫铝夹层板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也具有泡沫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的"三阶段"特征(elastic region,collapse region and densification region)。泡沫铝芯体夹层板与泡沫铝相比,具有更高的屈服极限和更好的缓冲吸能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能量法求出交叉梁系,板与交叉梁系混合结构以及剪力键式空腹夹层板结构的固有频率,给出相应的振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