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军侵华期间,对中国实施过大规模的细菌攻击,江西也是日军细菌战的重灾区.日军对江西实施细菌攻击的重点在玉山机场周围地区和浙赣铁路沿线村庄.日军对江西的细菌攻击,造成了江西鼠疫、霍乱、炭疽、伤寒等疾病的大面积、长时间的流行,死亡甚众,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肉体和精神伤害,也给中日关系留下了百年伤痕.  相似文献   

2.
1941年11月4日,侵华日军对常德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细菌战攻击。日军实施常德细菌战的原因主要是:细菌战是日本侵华政策的组成部分;日军企图占领常德这一华中地区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日军为了夺取常德这个洞庭湖“粮仓”。  相似文献   

3.
根据日军七三一部队“特别输送”档案进行的实证调查证明:在中国民间,特别是黑龙江、山东两省,存在日军细菌战“特别输送”罪行的大量人证物证,这证明日军细菌部队在细菌实验中杀害的中国人的数量巨大,其中以黑龙江省受害最为严重。侵华日军驻各地的基层宪兵队猖狂进行细菌战“特别输送”活动,其“特移送”报告是细菌战“特别输送”的充足罪证;其“特别输送“活动几乎成为公开的秘密。被“特别输送”者大多数是中国抗日志士,他们的家庭因此遭受惨痛的创伤,啜饮无尽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视国际公约(法),在战场上频频使用化学武器,致使众多中国军民伤亡。大量史事证明,在1943年11月初至12月底的中日常德会战中,由于日本华中派遣军在作战中多次实施毒气(弹)攻击,致使中国第六、第九战区的参战部队伤亡惨重。此战中“日军使用毒气次数之多,为抗战以来所仅见”。  相似文献   

5.
浙赣会战是中国抗战相持阶段后期发生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一次战役,也是美军飞机首次轰炸日本本土降落于浙赣机场的积极尝试。它发生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有利的背景下,与世界反法西斯各主要战场的战略转折相一致,成为中国战场战略反攻的一大机遇。浙赣会战的失败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结果,是盟军为了“先欧后亚”战略而让中国付出的更大牺牲。它的失败,不仅使中国战场丧失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战略价值,而且对中国战场在世界反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942年初至1945年初,日军占领滇西地区。云南成为了抗日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成为滇缅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军占领滇西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的攻占时期;中期的占领时期;后期的防守时期。在这3个时期里,日军根据南方战略的变化,在滇西的战略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甘肃科技纵横》2001,30(6):7-9
食草动物的疾病 引起这种疾病的细菌--炭疽芽孢杆菌,就存在于土壤里.  相似文献   

8.
1941年日军对常德实施细菌战造成常德地区鼠疫大流行,这一场疫灾持续了两年多,对常德地区社会经济造成了空前深重的灾难。日军细菌战对常德地区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变迁、农业生产的衰退、财政金融的危机、交通运输的阻滞和商业服务业的萧条等。  相似文献   

9.
在细菌的世界中,有一种堪称“杀手”的蛭弧菌,它能攻击并消灭许多其他细菌。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动物可以通过口服蛭弧菌的方式来消灭肠道中会引起疾病的沙门氏菌,且未见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炭疽作为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之一,主要因为炭疽杆菌导致。主要因为草食动物同土生芽孢接触后而呈现出感染现象而患病,人类因为同病畜进行接触,或者对其肉类等相关食品食用而表现出感染现象,对于炭疽杆菌主要于患者皮肤侵入,从而呈现出皮肤炭疽的现象,导致皮肤坏死,表现出周围肿胀、焦痂、溃疡与毒血症的情况。更严重会导致患者呈现出肠炭疽以及肺炭疽的情况。甘南州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海拔平均3100m,以农牧为主,属于自然疫源地区,炭疽病例呈散发。现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收治皮肤炭疽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临床资料、诊疗及转归,为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也是日军开展细菌战的主要场所之一。波字8604部队长佐藤俊二在接受审判时,却对其在华南的细菌战行为避而不谈,最终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随着丸山茂等人的指证和邓岗斜、南石头等华南细菌战地点的浮现,佐藤俊二直接指挥使用细菌杀害数以万计粤港难民的罪行也逐渐浮出水面。历史事实证明:过去日军细菌战的罪行所被揭露的只是冰山一角,以往称中国有100万人死于细菌战也是极为保守的数字。而佐藤俊二身为医学博士和病理学医生,却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残害人类,这无疑也与医学道德背道而驰。因此,鉴于以上事实,佐藤俊二等人理应受到历史和人民的重新审判。  相似文献   

12.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6月29日报道 :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已制造了一种仪器 ,能迅速检测出炭疽病原体。该公司利用这种使用最新PCR技术(核酸扩增技术)的仪器 ,放大DNA片段以便更快地识别炭疽一类细菌 ,1次化验在78秒钟内就能得出结果。和该公司合作的内布拉斯加大学的HendrikViljoen声称 ,这是世界上运作最快的PCR技术。以往鉴别可疑的细菌 ,唯一的方法是在实验室花几天的时间培养它。而现代的PCR技术可以使这一过程减少到几小时。但即使这样 ,也不可能快到足以挽救需要立即抢救的受害者。由于DN…  相似文献   

13.
炭疽毒素及其克隆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炭疽毒素研究的最新进展,炭疽毒素由3种蛋白组成:致死因子(L ethal factor,LF),水肿因子(edema factor,EF)和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本文主要讲述了炭疽毒素的关键致病因子-致死因子(LF)的结构和功能,炭疽素受体(anthrax toxin receptor,ATR)的结构及其特征性功能基团,介绍了通过基因互补对ATR进行克隆的方法,并讨论了ATR和ATR的cDNA克隆在炭疽治疗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4.
恐怖活动中的炭疽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可以作为生物武器的许多生物制剂中,炭疽杆菌是其中最可怕的病菌之一,这也正成为被恐怖主义者利用的原因。人类感染炭疽主要有三个途径,临床可分为五种类型。切断传播途径是主要预防措施,给予抗生素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发挥区域综合优势的需要,同时也是劳动地域分工、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为江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提出:①发挥京九轴带的脊梁作用,加快昌九工业走廊的发展,拓展浙赣沿线两翼,带动赣中、赣南地区的发展;②拓展生产力布局,加快交通干道沿线的城镇化进程;③消除行政壁垒,加速市场化、城市化的进程是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抚顺市区及环城林带气挟菌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抚顺市区及环城林带不同环境位置大气微生物分布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市区大气中细菌浓度明显高于环城林带地区;在环城林带地区,林带外大气中的细菌浓度也明显高于林带内。霉菌的分布规律基本与细菌相同。放线菌在市区与环城带地区分布的差别不大。环城林带地区空气清洁,而市区空气污染严重,尤其是繁忙的交通路口和繁华的商业区受气挟菌污染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浙赣会战是中国抗战相持阶段后期发生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一次战役,也是美军飞机首次轰炸日本本土降落于浙赣机场的积极尝试.它发生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有利的背景下,与世界反法西斯各主要战场的战略转折相一致,成为中国战场战略反攻的一大机遇.浙赣会战的失败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结果,是盟军为了“先欧后亚”战略而让中国付出的更大牺牲.它的失败,不仅使中国战场丧失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战略价值,而且对中国战场在世界反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斑蝥素对植物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斑蝥素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500mg/L的斑蝥素溶液对所测的9种植物病原细菌均无抑制作用,对所测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中的水稻纹枯病菌、棉花立枯病菌、蚕豆菌核病菌、油莱菌核病菌、苹果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等6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500mg/L的斑蝥素对水稻纹枯病菌、棉花立枯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以不同的斑蝥素提取物浓度处理水稻纹枯病菌,实验结果表明:斑蝥素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生长的战EC90=4.80mg/L,EC50=1.84mg/L,且10mg/L的斑蝥素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萌发的抑制率为100%。  相似文献   

19.
<正> 炭疽是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炭疽杆菌主要引起草食动物和人致病。小鼠和豚鼠是进行炭疽杆菌致病性试验的常用实验动物。以往,我们用杂交小白鼠作炭疽杆菌毒力测定时,常出现动物死亡不规律,呈现小鼠间个体差异。我院实验动物场培育出几株纯系小鼠,,可供实验用;我们乃挑选几个纯系品种进行了炭疽弱毒疫苗株毒力测定,以期选出较敏感品系供测定炭疽抗原免疫原性之用。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归纳  相似文献   

20.
江华 《科技潮》2001,(12):89-89
炭疽热菌起源于18世纪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动物身上。后来,这种病菌经常发生在猪、牛、羊、马等温血动物身上,也会意外地感染给人类。这种疾病多半发生在农业区的动物身上,对人类的感染则是因为职业关系,暴露在受感染动物或感染产品的情形下而致病。炭疽热菌可以用常规的商用实验设备大批培养,细菌干后形成的细小的孢子,变为白色粉末。炭疽热由炭疽杆菌造成,这种细菌存在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里,在动物死亡后,炭疽杆菌形成孢子,孢子被释放后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数十年。炭疽热细菌能导致动物发病,尤其是食草类动物,但极少在人身上出现。吸入性炭疽热通常是致命的,任何治疗手段都将无济于事。炭疽热的潜伏期为1至7天,真正发病则在多达60天后,其最初症状包括皮肤痒、晕厥、发烧、胸部不适、干咳、水泡。症状在几个小时或几天后会缓解,但病人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出汗和皮肤青紫,最后休克、死亡。消化道感染炭疽的特征,则是急性肠道发炎,会有恶心、厌食、呕吐及发烧等症状,随后会有腹痛、吐血及严重下痢等情形。炭疽热菌虽然是一种可致命的可怕病菌,但其大面积地传播并不容易。炭疽热菌对人体的感染主要有三种方式:吸入、吸食和接触。由于病菌孢子可以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