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L9(3^4)正匀实验方法研究了马铃薯化学去皮与护色的最佳工艺:去皮是在NaOH浓度5%,碱液温度100℃条件下,根据块茎大小灵活掌握浸泡时间;护色采用1.0%VC,1.5%柠檬酸和0.1%氯化钙混合液处理20分钟。  相似文献   

2.
蕨菜护色技术及其罐头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嫩蕨菜为原料,研究了蕨菜护色技术及其罐头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用300×10-6的醋酸铜护绿液在pH6.5条件下浸泡30min,然后在95℃条件下漂烫2.0min,再用0.2%的氯化钙溶液常温下浸泡30min,护绿效果最好且能较好地保持蕨菜原有的质地.以4%的食盐溶液内含0.05%柠檬酸作为汤汁,杀菌式为10~15min 100℃,可保持蕨菜原有风味,且产品货架期可达1年以上.  相似文献   

3.
对低糖马铃薯果脯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2%NaHSO3,1.0%VC、1.5%柠檬酸和0.1%CaCl2混合液浸泡原料30min后护色硬化效果最好;采用30%白砂糖,20%饴糖、1.0%柠檬酸.1.0%CMC-Na的复配糖液糖煮,煮至终点糖度为45%左右,浸渍12~24h,再在70℃的烘箱中烘制5—8h制得的马铃薯果脯风味最佳,成品未出现返砂,流糖,干瘪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三种磷酸盐为主对姜片进行护色处理替代传统的亚硫酸盐护色工艺,经研究表明,三种磷酸盐均有一定的护色效果,其护色作用受溶液的pH值的影响,以pH值为4.5-5.5时,效果较好.经0.10%柠檬酸-0.20%磷酸盐护色处理,其中以柠檬酸与六偏磷酸钠复合处理有加和作用.而氯化钙对磷酸盐的护色效果有负作用.为此推荐以两倍量的0.10%柠檬酸-0.20%六偏磷酸钠溶液热烫姜片10min后再浸泡2h作护色处理,制得的无硫糖姜片的感官质量较好.这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不含硫,食用安全性高的传统美食提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护色剂对速冻青刀豆的烫漂护色效果的影响,以及速冻青刀豆烫漂护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本研究以青刀豆提取液的吸光度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及分析,确定青刀豆最佳烫漂工艺和最佳护色剂.实验结果表明:确定采用0.8%氯化钙+0.15%柠檬酸+0.10%抗坏血酸为最佳联合护色剂;烫漂温度95℃,时间150s,料水比1∶4为青刀豆的最佳烫漂护色工艺.  相似文献   

6.
葛根为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是食用、医药、保健品、饲料(畜禽养殖)等行业应用的良好素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葛根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开拓葛根系列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葛根为材料,研究了:维生素C、柠檬酸、焦亚硫酸钠、异Vc-Na对葛根饮料护色的影响;料水比、pH值、浸提时间等因素对浸提异黄酮类物质的影响;α-淀粉酶/糖化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葛根饮料澄清效果的影响;葛根含量、β-环糊精、柠檬酸、蔗糖等因素对饮料风味的影响;最佳灭菌条件的确定. 实验表明:最佳护色条件为0.02%的异Vc-Na护色2 h;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水比1:3、pH值为8、浸提时间4 h;糖化酶的最适酶解条件为pH值5、温度60℃、酶解时间60min、酶用量500U/mL;淀粉酶的最适酶解条件为pH值5.5、温度55℃、酶解时间60min、酶用量15U/mL;糖化酶比α-淀粉酶澄清效果好;调配的最佳组合是葛根含量32(%g/V)、β-环糊精0.7(%W/V)、柠檬酸0.2(%W/V)、蔗糖8(%W/V);最佳灭菌条件为100℃下保持10min.  相似文献   

7.
以胡萝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硬化液浓度、护色液和浸糖条件(浸糖时间、浸糖浓度、浸糖温度)对胡萝卜果脯感官品质的影响,运用感官评定和质地多面分析法(TPA)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制得的低糖胡萝卜果脯,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低糖胡萝卜果脯生产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当硬化液浓度为0.2%Cacl_2,护色液为0.1%Na_2S_2O_5和0.2%无水C_6H_8O_7、浸糖浓度30%、浸糖时间40 min、浸糖温度为80℃时制得的胡萝卜果脯综合评分最高且含糖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蒜泥护色工艺,探究蒜泥风味成分组成。 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优化实验的方法,以烫 漂温度和时间,护色剂柠檬酸、氯化钙、焦亚硫酸钠的添加量为因素,比较其对蒜泥感官性状、褐变程度的影响,以确定蒜泥护色剂最适添加量以及烫漂的最佳温度和时间。 利用 GC-MS 技术分析了添加护色剂和未添加护色剂蒜泥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成与差异。 结果 抑制蒜泥褐变最优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添加量 6. 0‰、氯化钙添加量 0.8‰和焦亚硫酸钠添加量 1. 7‰,烫漂温度和时间为 85 ℃ 、3 min。 在此工艺条件下,蒜泥呈白色,蒜香味浓郁,脆度适中,流动性好。 在蒜泥中共检测到 34 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 2 种、醇类 1 种、酸类 1 种、酮类 2 种、醛类 8 种、硫醚类 14 种以及其他化合物 6 种;其中,硫醚类是蒜泥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 结论 通过最佳护色工艺处理的蒜泥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良好的色泽,且有浓郁的蒜香味,脆度适中,其护色效果好。 硫醚类化合物对蒜泥特征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且添加护色剂与未添加护色剂蒜泥中挥发性风味成分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蛏子软罐头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蛏子软罐头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研究了关键工艺的条件参数,结果表明,蛏子经100-105℃蒸汽蒸煮4-6min;取壳取肉后,用2.0%盐水和0.15%柠檬酸混合液浸泡,真空包装:PET/PA/CPP高温蒸煮袋,0.09MPa 真空度;蒸汽、空气混合气体杀菌和反压水冷却,杀菌公式:10-30-15min/118℃,0.15MPa空气压,产品保质期达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香椿罐头的最佳处理工艺,选择影响罐头品质的主要因素,即预煮时间、硬化剂、护色剂、杀菌条件等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分析的方法确定最佳的工艺为:预煮时间2 min;硬化剂采用CaCl_2,其质量分数为1.0 g/kg;护色剂采用CuSO_4,Na_2SO_3,Zn(CH_3COO)_2等3者组合,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1,0.3,0.3 g/kg;杀菌条件为95℃温度下处理15 min。  相似文献   

11.
采用漂烫和护色剂浸泡联合应用的方法对茶树菇原料进行护色,在不改变口味的前提下,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对温度、时间和用油量进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茶树菇速食制品的最优加工条件.结果表明,先用100℃热烫茶树菇1 min可钝化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再用0.2%Ca Cl2溶液浸泡30 min,可降低褐变程度.最佳保护多糖含量的熟制优化工艺条件为:炒制温度为100℃,炒制时间为4 min,用油量为3 m L.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自制的汉麻活性炭对竹醋原液的脱色脱臭的最佳工艺,以单因素试验考察活性炭的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对竹醋原液(100℃蒸馏液)脱色脱臭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位体积竹醋原液汉麻活性炭用量24mg/mL,单位体积竹醋蒸馏液汉麻活性炭用量10mg/mL,吸附20min,吸附温度60℃,pH值为3.0,磷酸汉麻活性炭脱色率达85%以上;氯化锌脱色率达60%以上,磷酸汉麻活性炭吸附量高达385.3~427.3mg/g.结论:磷酸汉麻活性炭脱色率比其他活性炭脱色、脱臭率高,可应用于竹醋液的脱色脱臭.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异丙醇为分散剂,在不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阳离子淀粉絮凝剂。通过正交法优化了实验条件。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70.0℃,反应时间4.0 h,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的用量12.0 mL。探讨了絮凝剂的用量、温度、pH值等因素对印染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的最佳絮凝条件下,色度去除率最高达到97.1%,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到83.3%。  相似文献   

14.
高硅铝比高岭土制取白炭黑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考察了高硅铝比的高岭土煅烧活化与酸浸联合工艺制取白炭黑的最佳工艺条件 ,其中煅烧温度为 70 0℃ ,煅烧时间为 1h ,酸浸温度为 90℃ ,酸浸时间为 1h ,酸浓度为 2 0 % ,可达到 6 8%的浸取率 .  相似文献   

15.
王明道  郜峰  李丕强  陈红歌 《河南科学》2009,27(12):1540-1543
对悬浮果粒饮料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悬浮剂、防腐剂及色泽3个关键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悬浮剂应使用由琼脂、海藻酸钠、黄原胶酯等食品胶复配而成的XC型悬浮剂,且0.2%的酸质量分数及在清水中降温30min凝胶形成效果最佳;悬浮果葡糖浆与苹果汁溶解温度控制在60℃左右,物料定容后成品温度控制在80℃,杀菌10min,并降温至(62±2)℃,防腐剂使用0.02%脱氢醋酸钠与0.08%苯甲酸钠复配型为宜.优化后的工艺条件生产的产品凝胶稳定性好,无色透明,口感好,保质期长.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用超声波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时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过程的最优条件:时间30min,原料质量分数3.23%,功率280W,温度60℃。在此条件下,用7%(质量分数)的NaOH提取,木聚糖的提取率可达29.34%。玉米芯经过水煮后,木聚糖提取率为33.01%。与常规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法具有耗时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氨水预处理的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氨水浓度、时间、温度、基质浓度和粒径对玉米秸秆糖化预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氨预处理玉米秸秆的还原糖得率的主要因素是粒径,而影响木质素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是氨水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其最优工艺条件为氨水浓度15%,时间39 h,温度40℃,基质浓度162.5 g·L-1,粒径0....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红托竹荪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酶解pH值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确定复合酶法提取红托竹荪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为1.5%,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为4.5,此条件下的红托竹荪多糖得率为7.98%.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从苦参药材中提取氧化苦参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溶液;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乙醇浓度为60%(V/V)、料液比为1:30、温度为80℃、时间为85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氧化苦参碱得率达到6.58mg·g^-1,较优化前提高了2.8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绣球菌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于产菌丝体的摇瓶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4.5,接种量8%,摇瓶转速100r/min;摇瓶培养适于产菌丝体的最适碳氮源及其浓度分别为:可溶性淀粉2.5%,蛋白胨0.15%。适于产胞外多糖的摇瓶条件为:培养温度29℃。培养基起始pH5.5,接种量8%,摇瓶转速100r/min;摇瓶培养最适碳氮源及其浓度分别为:可溶性淀粉2.5%,蛋白胨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