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轮边驱动式电动拖拉机差速转向问题,建立了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导出了滑转率-车速求解模型和转向轨迹模型.通过构建驾驶员输入模型,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差速率对横摆角速度、侧倾角、滑转率和转向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载低速工况差速率的推荐范围为21%~23%,其转向半径为4.57~5.01 m;轻载高速工况差速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转向对悬架系统影响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转向工况下的1/4汽车动力学模型及仿真模型。通过模拟路面输入,在不同车轮转角和车速等行驶工况下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不同车速和车轮转角所产生的不同侧偏力,对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的变化有较大影响,随着车速提高和车轮转角增大,侧偏力也随之增大,致使其加速度等输出响应变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4.
基于仿真的客车稳态转向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客车操纵动力学仿真模型,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影响稳态转向特性的主要因素.用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不足转向度和车厢侧倾度三个评价指标对稳态转向特性评价计分,并根据计分值对悬架和轮胎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善客车的操纵性能. 相似文献
5.
铰接车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液压控制理论和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软件,以DQ-18型地下运矿卡车(地下汽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为例,计算并仿真铰接车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为设计液压动力转向机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负载质量决定液压转向系统的响应速度,响应速度与负载质量成反比。为改善液压转向系统的动态特性,应减少转向油缸负载质量,同时缩短转向系统液压管路的长度以减少液压管路中油液质量;液压系统的有效液体体积弹性模数对液压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影响很大,严格控制液压系统中空气的含量,同时液压管路采用钢管以及缩短液压胶管的长度,以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该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仿真模型针对不同的液压转向系统,只需改变个别参数,就可对液压转向系统进行仿真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对于用偏转导向轮实现转向的拖拉机,理论无侧滑方程是合理设计转向梯形机构的理论基础和应遵循的准则.如果对该方程应用不当,将会影响转向机构参数选择的合理性,使我们失去正确的判断.本文着重对理论无侧滑方程中"M","L"参数的取值定义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的取值定义. 相似文献
7.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合考虑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中的机械子系统与液压子系统,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建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的数学模型,并建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的Matlab Simulink仿真模型.对液压系统供油量、扭杆弹簧的刚度和转向油缸工作面积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是系统的供油流量和油缸活塞面积对齿条位移的动态响应影响比较大,而对扭杆刚度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8.
在对连续采煤机的假设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建模通用方法,通过总体参考系、动参考系、连体参考系来描述连续采煤机与地面运动和相互作用关系,对其在水平硬地面转向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建模。这个模型对于连续采煤机的整机动力学建模、动力学性能的研究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24(3):218-221
为了深入研究四轮转向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运用自动控制理论对采用质心零侧偏角控制策略的四轮转向车辆的转向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主要就车速、轮胎侧偏刚度、整车质量、重心位置等因素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四轮转向样车的研制进行了说明,并将其用于仿真及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前轮转向车辆,高速时四轮转向车辆总体上有利于操纵稳定性,但不同因素的变化也会导致出现一些不利于操纵稳定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全方位AGV复合转向方法的运动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方位AGV采用复合转向驱动控制进行了运动正、逆解的推导,并对其的运动约束进行了分析。该AGV改变了原AGV在运动灵活性方面存在的缺陷,除可实现普通AGV的运动方式(前进、后退和回转)外,还可以任意姿态实现沿任意路径的轨迹跟踪。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对其采用复合转向进行运动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分析计算的新方法 .该方法以动平台瞬时运动为基础 ,建立奇异位形条件 ,从而获得简化的奇异位形判别方程式 ,以三自由度三角平台并联机器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 相似文献
12.
一种三自由度气动人工肌肉并联平台动态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气动人工肌肉(PAM)并联平台,采用新颖的PAM数学模型,推导出该并联平台的状态空间形式三自由度动态数学模型;以三自由度并联驱动位置跟踪实验采集的数据作为动态仿真模型的输入,进行了并联平台的动态性能仿真.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推导出的并联平台动态数学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四轮转向汽车的非线性模型及其动力方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四轮转向系统建立一个实用的车辆多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导出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因素对汽车运动的影响.该模型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可以用于汽车紧急机动时横向加速度较高情形下的动力分析为车辆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模型该分析模型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弩机在机械学和力学方面的研究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和分析,并用已经出土的弩机信息对相关计算和分析进行了验证和说明。结果表明,弩机原理上即为现代槽轮机构,且在设计上符合现代机构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重载三自由度旋转并联平台的位置逆解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重载车辆运动模拟用三自由度旋转并联平台的结构与特点,该平台具有3个独立的角度运动参数,但平台在绕航向、俯仰和侧倾三轴转动时,会产生附加的平移运动,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附加平移运动的量值很小,因而可以用作车辆运动模拟器.讨论了其中一种典型结构的位置逆解方法,并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结构参数对附加运动量值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应用中无砟轨道电路凭借其高稳定性、强耐久性、寿命周期长等特点成为了目前国际上轨道电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无砟条件下钢筋混合网的交叉接触,产生电磁涡流,影响了轨道电路信号的传输距离。根据无砟轨道电路特有的钢筋网络结构,并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的实际数据,验证模型的真确性。然后对无砟条件下的传输长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30 cm范围内,为了使得传输距离增加,可以适当地增加钢轨和钢筋网络之间的高度。而且针对频率对轨道电路的影响做了分析,由于降低频率会使得轨道电路抗干扰能力下降,同时会引起接收端和发送端性能的变化。因此降低频率的方法在目前的条件下并不可行。 相似文献
17.
董伟良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8(1):71-75
机构自由度计算中经常出现易混淆概念、难点问题,结合实例分析研究了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中的常见公式变化、可变自由度机构的设计原理及工作特点。针对自由度计算难点、各种约束施加及其形成的变化作一些探讨,对正确理解、计算自由度做出帮助,为创新优异新型的机构、避免误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STEYR转向节的实体模型,以*.sat格式,通过ANSYS的专用接口SAT导入到ANSYS软件中以生成几何模型.对转向节的受力依照紧急制动工况、侧滑工况和越过不平路面工况等三种危险工况进行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串联机械手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执行机构输入转矩较大,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的问题,创建双自由度串联机械手运动简图模型.采用能量最小化控制方式,构造能量控制的动力学方程,分析机械手关节角度、连杆质量及各关节之间的距离,确定优化关系式.采取优化方法计算输入转矩的控制方程,得出输入转矩的最佳尺寸,并结合具体实例,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对优化后输入转矩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优化前的仿真结果相比较,优化设计后机械手输入转矩较小,整体波动相对平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王苏东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2):108-110
三基面体系中的4种情况是形成方向和位置唯一固定的依据,证明了那种认为此4种情况中基面存在超越和重复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