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本色棉纤维经过染色后性能的变化,分别对染色棉、本色棉纤维的手感进行了主观评定,并借助电子显微镜、纤维长度分析仪、细度分析仪、单纤维强力机等仪器对染色棉、本色棉的表面状态、纤维长度、细度、回潮率、纤维拉伸性能、摩擦性能等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染色棉纤维的各项性能比本色棉纤维均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后道纺纱工序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甲壳素/棉纤维混纺比与抗菌效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甲壳素/棉纤维混纺比与抗菌效果的关系,测试分析得出:要体现出织物的抗菌性,甲壳素在纱线中的质量百分比不应低于55%;要体现织物抗菌性优异,甲壳素在纱线中的质量百分比不应低于80%。  相似文献   

3.
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氢氧化钠和双氧水溶解羊毛制得可溶性角蛋白溶液,再对经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的棉纤维进行处理.研究了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产生增重,同时在纤维表面吸附成膜,红外光谱表明角蛋白与氧化棉纤维之间形成共价结合,且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
测试研究了4种木棉纤维的拉伸性能,发现木棉纤维负荷-伸长曲线的形态类似棉纤维,是线性曲线.平均断裂强度1.44~1.71cN,平均断裂伸长率1.83%~4.23%,断裂伸长率的差异明显,纤维的初始模量随着产地而变化.断裂强度与纤维长度及线密度显著相关.木棉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低于棉纤维,断裂应力和初始模量与棉纤维接近,但是,因为其线密度低,表现为容易断裂.  相似文献   

5.
对棉纤维中果胶和角质层的角质的附生关系进行假设,构建了4种模型:层层式、层层-分散式、树状-分散式和树状式.通过脱蜡前后染色和草酸铵抽提对棉纤的果胶含量加以测定,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ATR)分析得出:果胶与角质的附生关系符合层层式,角质中不含游离果胶,角质与果胶并无相互穿插、迭加或包覆,而是有着较为清晰的层次界限,角质在外层,果胶在内层,果胶将蜡状物质黏附于纤维素或半纤维素的表面.  相似文献   

6.
木棉纤维拉伸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单纤维强伸性能的新测试方法,测试了4种木棉纤维的拉伸性能,结果发现,木棉纤维拉伸曲线与棉纤维相似,没有明显的屈服点.木棉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在一定范围内均有分布,4种木棉纤维平均断裂强力1.44~1.71 cN,平均断裂伸长率1.83%~4.23%,纤维长度、线密度与木棉纤维的断裂强力明显相关,4种木棉纤维相对断裂强度接近,而断裂伸长率差异较大,木棉纤维初始模量因其品种和产地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与棉纤维相比,木棉纤维断裂伸长率低,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与棉纤维相近,但因木棉纤维细软而容易拉断.  相似文献   

7.
研究棉纤维细度及回潮率与其比电阻之间的关系,测试了5种不同细度的原棉纤维在不同回潮率条件下的比电阻值.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回潮率的增大,纤维的质量比电阻和体积比电阻呈指数趋势减小;验证了曲线的拐点位于回潮率值3%附近,而纤维细度对电阻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乙二胺螯合棉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棉纤维的预处理、醚化、接枝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乙二胺螯合棉纤维对Cun^2 、Cd^2 、CrO4^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用NaOH预处理棉纤维后,在适当的条件下醚化棉纤维素,再用碳酸钠作催化剂,按3g环氧基纤维素醚与10mL乙二胺配比接枝,得到白色多胺型螯合纤维素。研究表明,乙二胺螯合棉纤维对Cu^2 、Cd^2 较易吸附,且吸附效果良好,对痕量的CrO4^2一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纺纱过程中棉纤维性能衰变规律的研究,对科学合理的使用棉纤维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其衰变规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找出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棉纤维综合性能的方法.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纺纱加工过程中棉纤维各项性能的衰变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棉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其综合性能变化的规律为,粗纱最好,其次是并条、细纱,清花最差;棉纤维的力学性能方面原棉最好,经过开松、梳理、牵伸等几道工序,细纱中棉纤维的力学性能最差;其结论对进一步改进棉纤维的加工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近红外法测定棉纤维还原糖的可行性,测得原棉中含葡萄糖、果糖、蔗糖量分别与λ1=1.64μm和λ2=2.10μm下的吸光度值有较高的线性相关.分析了在一定波段下棉纤维素、葡萄糖、果糖的吸光度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经分析认为棉纤维原料品质与成纱重量不匀率所组成的系统为灰色系统,并对这一系统采用灰关联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分析过程和步骤.经分析计算发现:棉纤维长度是影响成纱重量不匀率的主要因素,棉纤维成熟度对成纱重量不匀率亦有较大影响,纤维细度和强度对棉纤维成纱重量不匀率的影响降为较次要因素,而可以通过工艺设计控制的棉纤维含杂率和短绒率对成纱重量不匀率几乎无影响.这一结论揭示了棉纤维品质与成纱质量的部分规律,可用以指导棉纺织生产.同时证明了灰关联分析是棉纤维原料品质与成纱重量不匀率因素分析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对山羊绒纱线性能及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染样机及假捻变形纱机的热箱,分别研究了山羊绒纱线在松弛状态、张紧状态下高温蒸纱、煮纱处理以及干热空气处理对山羊绒纱线强伸性能、颜色及长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DSC技术.分别研究了山羊绒纱线经(120℃,5min)、(120℃,25min)张紧蒸纱处理以及(130℃,10min)松弛煮纱处理后,其纤维熔融峰的变化。结果表明,山羊绒纱线在热处理过程中,含水率越高,损伤越严重;与松弛蒸纱相比,张紧蒸纱后的山羊绒纱线的强伸性能下降较多,尤其是断裂伸长率;(130℃,10min)松弛煮纱使山羊绒纤维的绝大部分结晶熔融,纱线发生过缩。  相似文献   

13.
针对竹纤维的性能特点,结合竹纤维与棉混纺纱府绸产品的生产实践,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织造各工序因素对织物的影响,提出了提高织物品质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氨棉包芯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影响包芯纱强力、弹性的因素,并根据氨纶和棉纱的力学性能预测了包芯纱的强力,预测值和实测值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纤维膜代尔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功能织物强力机等实验仪器对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断裂强力有增加的趋势,断裂伸长率也随之增加;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项破强力随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撕破强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大豆蛋白纤维质量分数为100%时,织物的撕破强力最小;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纵向、横向弯曲长度逐渐下降,而其柔软性提高;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逐渐增加,织物磨损时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说明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耐磨性逐渐下降,在大豆蛋白纤维含量为100%时,即纯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耐磨性最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配棉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给出用较大程序在八位微机上运行的方法和途径。由于在系统中采用了模糊数学,经验数学模型,动态数学模型,线性规划和多目标规划等数学方法,使棉纱的成本有明显地降低。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简化的棉纱染色物理模型β=k/Ntex,β~(1/2),经验数据和实验验证也证明了棉纱的相对染色深度β与棉纱细度的平方根(Ntex,β~(1/2))成反比,且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为0.27%~3.45%.该染色物理模型对棉纱靛蓝染色生产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Mwasiagi  J.  I.  王新厚  Tuigong  D.  R.  Wang  J. 《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2005,22(2):1-5
Yar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re affected by processing parameters. A 36 tex rotor spun yarn of 50/50 Basofil/ cotton (B/C) blended yarn was spun, and the spinning process optimised for rotor speed, opening roller speed and twist factor. Selected yarn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During the optimizations process yarn elongation and hairiness reduced with increase in rotor speed. Tenac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of rotor speed. The increase in TF caused tenacity and CV of count to increase up to a peak and then started to decrease with further increase of TF.While TF caused an increase in yarn hairiness, elongation decreased to a minimum level and then started to increase with further increase of TF. CV of count and hairiness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opening roller speed, but tenacity and elongation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opening roller speed.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yielded the optimum levels for rotor speed, opening roller speed and twist factor (TF) as 45,000 rpm, 6,500 rpm and 450 respectively. As per uster Standards the optimum yam showed good results for CV of count, CV of tenacity and thin places/km.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棉纺设备上生产大麻/棉混纺纱的实践,得到大麻/棉纺纱工艺及关键技术。具体分析各工序工艺原则,主要工艺参数、质量控制以及实践中采取的技术设备改造等问题。对转杯纺纱进行重点研究.对纱线的性能进行测试,对纱线质量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初步探明,钾在成熟棉纤维(豫棉一号)的矿质成分中含量最高,且其分布是不均匀的。钾的积累在纤维迅速伸长期有一明显的高峰,对纤维细胞的形态分化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与细胞伸长生长所需的压力势有直接关系。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纤维细胞的刺激作用也与钾有关。钾对纤维细胞生长的另一作用,可能是作为酶系的活化剂或离子环境的主要维持者而影响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