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处理器间的多端口存储器互连网络形式具有低传输延迟和易于控制的特点,能满足信号处理大数据量、大运算量和实时处理的要求.结合流水线处理和并行处理,采用层次结构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多端口存储器互连网络的多处理器信号处理系统结构.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展性、重建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NUMA多处理器系统中DSP用VME64总线接口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非均匀存储器存取(nonuniform memory access,NUMA)非对称多处理器模型的制导用信号处理平台方案。介绍了用商用VME64单板计算机和TMS320C6X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该多处理器模型的方法。设计了TMS320C6XDSP的各VME64接口互连逻辑,所有模块均用VHDL语言设计,并在FPGA上实现。已实现了一个基于该多处理器模型的最小的基本系统,解决了某制导信号处理系统的数据传输瓶颈问题,简化了系统硬件设计复杂性,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总线扩展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线结构和扩展方法出发,简要地分析了共享式总线和开关式总线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使用交叉开关进行总线扩展的实现方法。交叉开关对于系统总线的扩展以及多处理器之间的互连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单片FPGA中完成了6个端口、32位数据总线宽度交叉开关的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这个设计对于总线带宽的扩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面向多媒体和无线通讯领域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MPSoC)对通信带宽的要求与日俱增,于是片上网络(NoC)被提出来满足这种要求.在NoC设计初期,建立一个速度、精度满足要求,能支持设计空间探索的仿真平台显得尤为重要.采用SystemC建模和仿真环境,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多处理器NoC仿真平台,包括处理器模型、通信结构模型、存储器模型和并行编程支持软件,并且提出了基于读平台的设计方法学和应用开发流程.在仿真平台支持下,面向各种应用的多处理器NoC设计空间探索和原型验证等研究变得不再困难.DCT、FFT和JPEG解码器三种算法被用来作为案例在该平台上实现,验证了以上提出的仿真平台及其设计方法学.  相似文献   

5.
多计算机系统的关键设计之一是互连网络。本文分析和介绍了用于多计算机并行系统的各种典型的互连结构,从拓扑角度分析了各种互连结构的通信性能和路径控制算法。重点讨论了链路型和总线型互连网络,并分析了通信的局部性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平衡性能、成本以及实现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片上互连网络--广义 Petersen 图互连网络 GP(2m,1),是一种拓扑结构简单、节点度小、网络成本较低,并且具有对称性以及艮好扩展性的平面互连网络.GP(2m,1)互连网络节点采用一种新的约翰逊编码方法,使得路由算法简单高效.在不同负载和不同节点数量情况下,对GP(2m,1)、Ring和2D Mesh网络的平均通讯延迟和平均吞吐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GP(2m,1)互连网络较好的平衡了网络性能和成本,是一种简单高效的片上互连网络.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虚拟试验网间信息传输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规模虚拟试验系统往往需要基于异构网络环境互连的方法搭建,以满足不同试验实体间通信的实时性要求.针对不同互连方法多为经验总结、缺乏理论分析的现状,在已有的同构网络虚拟试验信息传输延迟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大规模虚拟试验系统网间实体信息传输延迟模型,定义了以实时感知度和高频感知度为尺度的大规模虚拟试验网间通信评价指标.对典型的四种实时网络与RTI跨协议互连方案分别进行分析,为具体的试验系统搭建提供依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规模虚拟试验系统的跨协议互连方案的分析与选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无人机载、弹载综合电子应用领域,基于传统分立器件设计的信号处理系统面临日益突显的资源受限问题。因此,针对无人机载、弹载综合电子系统的多功能、小型化、高性能应用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侦干探多功能一体化信号处理微系统集成设计技术。基于三维堆叠等先进封装技术,将射频直采数模/模数转换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处理器、大容量易失型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阻容等诸多元件进行共封装设计集成,构成可同时完成侦察、干扰、探测功能信号处理的微系统,并构建多功能应用场景,完成软硬件测试验证。该微系统不仅在体积、重量、性能、集成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越性,而且大大简化了信号处理系统的复杂电路设计,更便于系统的标准化、通用化和软件化,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乔保军  石峰  计卫星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9):4538-4542,4547
随着集成度的增加,片上系统(SOC)的通讯模式逐渐的成为系统性能提高的瓶颈。片上网络(NOC)将成为构建SOC的最佳通讯方式。在权衡性能、成本和易实现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片上互连网络—基三分层互连网络,该网络拓扑简单、节点度数低,网络链路数相对较少,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对称性以及良好的扩展性。基三分层互连网络中节点采用一种分层编码方案,使得路由算法简单高效。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具有较低的平均通讯延迟和较高的平均吞吐率。  相似文献   

10.
阎振华  黄建国  王百合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9):4570-4573,4578
基于特征分解的高分辨方位估计(DOA)算法是一类性能良好的目标定位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针对水下阵列信号处理的实际应用,在多目标定位的多处理器硬件系统中,实现了阵元域和波束域两类高分辨DOA算法,在VisualDSP++仿真环境中对水池实验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对算法的运算时间和方位估计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的完成各种高分辨方位估计算法,具有良好的方位估计性能和实时处理能力,波束域方法性能优越,满足了工程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种适用于软件雷达系统的数据流驱动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雷达信号处理各功能模块之间显著的流水性特征 ,结合一个通用的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由清华大学研制的通用高速实时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实验样机DSM(dataflow ,sharedmemoryandmultiplebusinterconnec tion) ,在研究现有静态、动态数据流驱动机制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软件雷达系统的进程间准动态数据流驱动机制 ,并针对一个雷达信号处理的范例程序说明了编译器数据流驱动表的生成和系统数据流驱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indicate the performances of a large-sca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domain parti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today, a kind of reliability index weighed by normalized capacity is defined. Based on the route rules of network with domain parti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the interconnection indexes among the nodes within the domain and among the domains are given from several aspects. It is expatiated on that the index can thoroughly represent the effect on the reliability index of the objective factor and the subjective measures of the designer, which obeys the route rules of a network with domain parti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It is discussed that the defined index is rational and compatible with the traditional index.  相似文献   

13.
一些复杂的科学和工程问题,需要相当高的运算能力,这些不是传统的计算机所能胜任的。先进的计算机结构离不开并行处理的概念。多处理机硬件结构主要是由各处理机和存贮器之间所用的内部连接结构确定的。本文分析和介绍一种由美国国际并行计算机公司研制的具有多路存取存贮器的并行处理计算机结构和原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的RBF模糊神经网络滤波的噪声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海  李录明  叶丹霞  周怀来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1):4918-4921,4925
改进RBF模糊神经网络前件和后件的结构和学习算法,克服了RBF模糊神经网络模糊规则冗余的缺点。利用该系统对舍噪声的非线性信号逼近,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同时,应用该系统对地震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BF模糊神经网络具有学习算法简单,计算量小,实时性好,而且能有效地抑制噪声。  相似文献   

15.
传统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往往需要人工提取特征,不仅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而且人为选择的特征不能够保证适用于大多数类型信号的识别,识别精度和识别速度也不能兼顾。针对上述问题,将语音处理领域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卷积长短时深度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deep neural network, CLDNN)引入到辐射源信号的识别中,并将该模型中的长短时记忆层改为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层。模型的输入为原始时间序列数据,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过程均在网络中进行,避免了人工选择特征的不完备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也能够有效识别信号类型,同时与其他模型相比,实现了识别精度和识别速度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一种适于软件雷达系统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结合一个通用的雷达信号处理机系统,针对并行雷达信号处理的数据主要为矩阵形式的复数数据的特点,讨论了系统中软件的基本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实现问题。此数据结构的特点如下将复数和矩阵设置为基本的数据形式,便于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的实现;使用矩阵描述符对矩阵进行访问,便于实现矩阵数据分割,为并行运算提供了支持;定义了“输入输出”数据类型,编程者可以根据对系统结构和问题模型的先验知识,人工为“输入输出”数据规定硬件存储地址。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实时图像处理要求,在分析了常见DSP并行系统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互联的DSP并行系统结构。该并行结构通过在FPGA内实现互联网络和特定的数据通信协议,实现三片DSP(TMS320C6713)的有效互联,系统结构可重构、可扩展。对采用该并行结构的原型系统的测试表明,DSP间数据通信既获得了较大的持续带宽又降低了传输延迟,可以满足并行实时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王春丽  孟建  胡来招 《系统仿真学报》2000,12(4):403-405,412
提出了一种利用脉冲重复周期变化的规律性进行信号分选、匹配的方法,通过模拟雷达脉冲信号的产生和无源侦察系统的信号处理,对无源侦察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本系统使用内存拷贝技术对显示信号进行动态刷新,使仿真过程更接近侦察系统的信号实时分析。该系统仿真过程和结果显示皆具有良好的可视性,为侦察设备的终端显示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飞行动作识别是飞行训练评估和空战智能决策等多项关键技术的基础, 实现飞行动作的快速高效识别具有重大意义。对此,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符号化模型的方法, 实现对基本飞行动作和复杂飞行动作高效识别。首先, 利用微分分割的思想对飞行参数进行切片处理, 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和长短期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实现飞行动作的模块化处理, 有效代替了传统方法中对原始数据的逻辑推理。并且该方法可以利用基本飞行动作对飞行过程实现飞行数据分割, 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能够快速处理批量飞参数据。最后对13种基本飞行动作、两种复杂飞行动作和整段飞行数据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