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2颗北斗导航卫星9月19日3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14颗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2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也是今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3次发射。此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技术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2.
《太原科技》2011,(8):81-81
7月2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该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2012年年底前,中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组网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9):46-46
[新华社]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4.
2003年5月25日,就在我国第一颗中容量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三号”在轨运行投入使用6年后,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5,(9):61-61
晨曦中,“王者”归来美国东部时间8月9日8时12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以及7名宇航员在经过14天太空之旅后,成功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这是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首次重返太空。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8月2日15时30分,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发射约9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这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将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地图测绘、空…  相似文献   

6.
观察     
<正>我国成功发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今  相似文献   

7.
美国1997年发射的一颗卫星(铱33),在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2月10日上午11时55分(北京时间11日0时55分),与俄罗斯一颗1993年发射的,现已报废的卫星相撞,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这是历史上首次卫星相撞事故,据报道,铱星重1235磅(约560公斤),俄罗斯卫星重达一吨,因此这次相撞预计将产生大量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8.
按事件发生时间顺序。一、我国首颗中继卫星成功发射 4月25日,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继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它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卫星领域的又一空白。  相似文献   

9.
1997年发射升空飞向土星及其卫星土卫六的“卡西尼”号探测器正在逐渐接近另一颗巨大卫星——土卫九,2004年6月11日,“卡西尼”号从比较近的距离上对土星卫星系统进行首次研究。  相似文献   

10.
海外科技     
印度航天工业日渐“惹眼”印度是当今世界第6个具有卫星发射能力和第五个具有遥感卫星研发能力的国家,截至目前,印度共发射各类卫星28颗。1999年5月26日,印度用自己研制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本国的海洋遥感卫星、韩国的“基特—Ⅲ卫星”和德国的“图布卫星”同时送入轨道。  相似文献   

11.
当今小卫星技术水平和发展我国小卫星应用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80年代末期,国际上兴起小卫星热,而且在持续不断地发展。小卫星是以一种全新的概念出现的,采用了崭新的设计思想和大量的高新技术,急剧提高了自身的功能密集度。人们既能以单颗小卫星廉价快速地完成各项航天任务,又能以多颗小卫星组成星座,完成大卫星难以胜任的空间任务,例如全球卫星个人通信(全球信息化),以及实现时间和空间高分辨的全球环境监测。当今国际上小卫星发展速度之快和技术水平之高超出一般人的估计。小卫星所具有的成本低、性能高、周期短、重量轻、体积小、安全可靠、快速灵活、可用多种方式发射等一系列优点,在近…  相似文献   

12.
木星的4颗大卫星都是同步轨旋卫星,常被称为伽利略卫星,美国发射的伽利略飞船自1995年12月抵达木星系统后,近几年来对木星的4颗伽 利略卫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测。利用飞船探测的最新资料(参看表1)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伽利略卫星的一组内部结构模型(参看表3-6);然后按照同步轨旋卫星的形状理论公式计算了它们的平衡形状参数(参看表7),以木卫一为例,其三轴椭球体的3个轴分别是1830.73,1819.89和1816.27km;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长四乙”一箭双星、第18至22颗返回式卫星、中星20号通信卫星、探测一号卫星、香港亚太六号通信卫星、实践七号卫星等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介绍了我国东方红一号、实践一号以及5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升空和入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介绍了试验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第6颗及第7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长四乙”一箭双星、第二颗“资源二号”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神三、神四、神五飞船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24日电24日凌晨,俄罗斯利用“第聂伯”运载火箭自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将两颗日本的试验卫星送入轨道。这次发射的OICETS卫星重600公斤,可以借助激光的帮助进行大容量信息传输试验;而INDEX科学卫星是边长为50厘米的立方体,重72公斤,可以对北极光进行研究并进行一些理工试验。“第聂伯”运载火箭在俄RS-20洲际弹道导弹基础上改造而成,因而运载火箭同导弹一样自发射井发射。火箭起飞重量达到211吨,具有良好的发射性能,可以将3.7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1997年,乌克兰与俄罗斯合作成立了Kosmotras国际航天公司,专门负责将RS-20洲际弹道导弹改造成“第聂伯”运载火箭,用于卫星发射。俄为日本发射两颗试验卫星@魏忠杰  相似文献   

18.
热点排行     
正(2014-09-01至2014-09-10)1中国成功发射创新一号04星[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创新一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一颗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创新一号04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搭载发射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卫星多媒体通信试验。  相似文献   

19.
曹来发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8):F0002-F0002,172
阐述了我国在抢占太空制高点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介绍了2004年我国8次发射长征运载火箭,将10颗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送入太空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科技博览     
《石河子科技》2011,(4):69-70
<正>我国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北京时间27日5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该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专家称,目前,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已建设完成,正在抓紧开展星地联调和测试评估工作,经初步测试系统运行良好,将于今年年底前为中国及周边大部分地区初步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满足交通运输、渔业、林业、气象、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