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找到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的香菇多糖提取及分子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用水煮醇沉法提取香菇多糖,用蒽酮-硫酸法在621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糖含量,通过Sephadex-LH20柱,分离得到分子量范围不同的三段组分,GPC测定分子量范围。结果:蒽酮-硫酸法测定得到香菇多糖的糖含量为52.3%,经GPC测定三段组分分子量范围分别为27w、1w、300D。结论:结果表明,水煮醇沉法提取香菇多糖操作简单,柱分离纯化后,GPC测定分子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找到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的香菇多糖提取及分子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用水煮醇沉法提取香菇多糖,用蒽酮-硫酸法在621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糖含量,通过Sephadex-LH20柱,分离得到分子量范围不同的三段组分,GPC测定分子量范围。结果:蒽酮-硫酸法测定得到香菇多糖的糖含量为52.3%,经GPC测定三段组分分子量范围分别为27w、1w、300D。结论:结果表明,水煮醇沉法提取香菇多糖操作简单,柱分离纯化后,GPC测定分子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体醇沉法得香菇多糖粗品,再通过分级醇沉及Sephadex G-200葡聚糖凝胶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香菇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香菇多糖分子量,用糖腈乙酸酯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红外光谱(IR)测定多糖结构,结果显示:香菇多糖初次提取纯化的两个组分由β糖苷键岩藻聚糖构成,相对分子量分别为9.5×104和1.7×104.二次提取纯化多糖组分1由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3.6∶1.3∶1.2∶9.2∶63.3∶21.4),相对分子量4.2×104,以α糖苷键链接;组分2由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10.7∶1.5∶0.6∶14.2∶25.4∶47.5),相对分子量1.5×104,以β糖苷键链接.香菇多糖结构复杂,其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密切相关,通过对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可为获取高活性多糖、提升多糖在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香菇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能够提高免疫功能的香菇多糖测定其平均分子量。用分析型超速离心机沉降法5次测定,求出香菇多糖溶液的沉降系数S,再换用扩散泵,5次测定,求出该溶液的扩散系数D。通过公式^-Mw=RTS/[D(1-ρv)]求出分子量。式中^-Mw为重均分子量,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v为偏微比容,ρ为溶剂密度,计算出香菇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36000道尔顿。为新药申报中有关质量研究,质量标准制定等项目资料,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数据。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香菇为原料,采用低温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法制作生食香菇样品,研究干燥后香菇的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和生理活性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冷冻干燥法干制的香菇中除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采用低温热风干燥法制得的样品外,采用冷冻干燥法干制的香菇中膳食纤维含量明显低于采用低温热风干燥法干制的香菇,低温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对样品的色度、香菇多糖、酚类化合物及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Fick第二扩散定律中的球形模型为基础,推导香菇多糖热水浸提动力学模型,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香菇的不同质量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下多糖提取液的浓度,拟合动力学方程并求解相关动力学参数.香菇多糖的浸出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香菇质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达到平衡.研究得到的动力学模型可为优化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野生及人工培养香菇和黑木耳中粗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野生及人工培养的香菇、黑木耳中多糖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结果:在10~60μg/m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0.47%(n=6)。野生香菇和黑木耳中多糖含量分别为9.52%和8.54%,人工培养的香菇和黑木耳中多糖含量分别为8.36%和7.77%。结论:此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为香菇和黑木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甘薯粗多糖,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用正交法优化工艺.再经DEAE-纤维素-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对所得粗多糖进行层析纯化,得到甘薯多糖组分SPP-Ⅰ.应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百分含量,HPLC法测定多糖分子质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甲基化衍生结合GC-MS分析多糖结构.结果表明甘薯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液料比40∶1,提取次数3次.甘薯多糖SPP-Ⅰ总糖百分含量分别为97. 61%,分子质量为245ku,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无核酸和蛋白质吸收峰,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含有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结合甲基化和GC-MS分析初步确定甘薯多糖SPP-Ⅰ是具有1→3、1→3→6糖苷键结构的α-葡聚糖.  相似文献   

9.
香菇真菌发酵的最佳氮源及香菇多糖的纯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正交设计法对香菇真菌发酵培养基中氮源最佳配比进行探索, 结果表明, 豆饼粉为菌体生长的最佳氮源. 几种氮源物质的质量最佳配比为: w(豆饼粉)∶w(酵母膏)∶w(蛋白胨)=1∶1.5∶0.2. 在此条件下, 香菇多糖的产量在发酵130 h时最大, 其浓度可达25.1 mg/mL. 该多糖经乙醇沉淀、 Sevag法除杂蛋白, 用Sephadex G-75柱层析分离, 得到两种组分的香菇多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藏药“喁”中粗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粗多糖,酚-硫酸法测定样品中粗多糖的含量.结果发现“喁”中粗多糖收率为16.16%,其中总糖含量为67.90%.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以芦笋老茎为主料,棉籽壳、玉米芯、干牛粪和杂木屑为辅料的4种培养料栽培姬松茸,玉米秸秆培养料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姬松茸在芦笋老茎和玉米秸秆培养料上的产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添加棉籽壳或干牛粪的芦笋老茎培养料其姬松茸产量明显高于添加杂木屑或玉米芯的芦笋老茎培养料(P<0.05).芦笋老茎培养料上栽培得到的姬松茸子实体的抗氧化性明显高于对照培养料上栽培得到的子实体的抗氧化性(P<0.05),但多糖含量却明显低于对照(P<0.05);4种辅料对姬松茸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和抗氧化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鲜香菇与香菇预煮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利用NIST08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对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鲜香菇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烃类、硫化物等物质,其中酮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9.403%和21.982%;对香菇预煮液风味有贡献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醛类与醇类,其中含量较高的为壬醛(31.877%)、己醛(19.972%)、1-辛烯-3-醇(14.773%)。  相似文献   

13.
采用蒽酮-硫酸法对四川淫羊藿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5.753%,粗多糖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37.766%,四川淫羊藿中多糖平均含量为2.17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党参多糖提取液对成纤维细胞SOD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复方党参多糖提取液,应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将不同浓度的复方党参多糖药液加入成纤维细胞中进行体外培养,并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结果复方党参多糖(m(党参)∶m(茯苓)∶m(黄精)=3∶2∶1)浓度为0.25 g/L时,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SOD活力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复方党参多糖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为探讨其体内抗氧化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鸭跖草多糖提取工艺.蒽酮-硫酸法测定不同生长环境鸭跖草茎、叶部位多糖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精密度及重现性较好,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应用酶-重量法测定木耳中总膳食纤维(T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含量.结果表明,酶-重量法测定木耳中膳食纤维含量精密度高,结果准确.故采用此法测定了金针菇、口蘑、竹荪中TDF、SDF、IDF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种蘑菇中木耳的TDF、SDF、IDF的含量均最高,口蘑中SDF/IDF的比值最好.  相似文献   

17.
桔梗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更好地利这种植物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我们研究了桔梗中多糖的提取及测定: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DEAE-纤维素柱层析的方法从桔梗中提取并纯化桔梗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实验所得桔梗中多糖的含量为26.6%。  相似文献   

18.
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了生菜中多糖的含量,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测定波长、苯酚及硫酸的用量等因素对显色反应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测量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回归方程A=9.770 51C+0.003 3(r=0.998 6)求出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生菜中多糖的含量为70.21 mg/g,平均回收率为98.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6%,准确度高.该法可为蔬菜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西归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族药西归中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选择,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显色后检测波长为492nm。结果:西归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00℃,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3h,提取次数3次。标准曲线方程Y=10.691X-0.082 9,r=0.999 1,葡萄糖含量在10~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为0.83%(n=9)。结论:最佳提取条件得率高,测定方法准确,为西归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定量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黄花菜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测定了黄花菜和香菇、木耳、银耳等3种食用菌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Vc)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食材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总糖含量以黄花菜最高,依次为黄花菜〉香菇〉银耳〉木耳;可溶性蛋白质、Vc和纤维素含量均以香菇最高,分别依次为香菇〉木耳〉银耳〉黄花菜、香菇〉银耳〉黄花菜〉木耳、香菇〉黄花菜〉银耳〉木耳。研究结果说明,香菇和黄花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与木耳、银耳相比具有较大优势,4种食材的综合营养价值依次为香菇〉黄花菜〉银耳〉木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