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RAPD技术对临床上重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和铜绿假单胞菌2l株,用10bp引物进行扩增,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带谱均出现了多态性;根据带谱的不同可将铜绿假单胞菌分成8个型,金葡菌分成3个型;根据铜绿假单胞菌的带型计算各菌间的相似系数,依此系数绘制了系统树,从系统树中清晰可见各菌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用琼脂扩散法测得60℃下浸泡0.5小时的炒青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地抑制效果最佳,炒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制浓度是0.1%,并测得当年炒青的抑菌了好、隔年次之、三年后抑菌作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医院内感染以及化妆品领域重要致病菌之一,建立和发展快速检测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该菌引起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重点综述了近些年建立的常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方法,分析比较了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MTT法检测大豆异黄酮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小鼠红白血病细胞系CML-K562和大鼠肝癌细胞系CBRH-7919作为大豆异黄酮的作用对象,通过MTT法检测大豆异黄酮对CML-K562和CBRH-7919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对小鼠红白血病细胞系CML-K562和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到50%时,所需要的用量即IC50分别为15.36 mg/L和16.58 mg/L.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活体细菌着色的适宜条件,将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乳酸链球菌的培养物稀释至浓度为2×106CFU·mL-1,经不同浓度与作用时间的番红着色洗涤后,置于甘油-生理盐水中保存,采用平皿菌落计数法测定细菌的CFU.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用0.25%番红染色时,细菌CFU无显著性差异(P>0.05),染料浓度≥0.75%时,CFU有差异性(P<0.05).染色时间在10min内CFU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30%甘油-生理盐水保存着色活体细菌,在60 h内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表明番红染色法适用于活体细菌染色的形态学检测.  相似文献   

6.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 6 78bp耐热核酸酶nuc基因特异性片段 ,经生物素标记后作为核酸斑点杂交试验的探针 ,对实验动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标记探针与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呈杂交阳性 ,而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巴氏杆菌DNA呈杂交阴性 ,斑点杂交的检测灵敏度为 1pg基因组DNA。用斑点杂交试验和PCR对 2 4 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 ,检出率为 2 9% (7 2 4 0 ) ,符合率为 10 0 %。这些试验结果表明 ,研究制备的核酸探针及建立的斑点杂交试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可用于实验动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肺炎克雷伯菌(Kp)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本研究参考Pm kmt1基因、Sa nuc基因和Kp kh1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以温度梯度PCR法确定最适退火温度(Tm),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优化引物浓度,构建kmt1、nuc和kh1基因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MD-Pm、pMD-Sa和pMD-Kp,确定最小检测量;以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等9种病原体核酸样本确定多重PCR法的特异性;通过批间和批内实验验证其重复性;经检测疑似感染的临床样本与已报道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最适退火温度为54.5℃;扩增kmt1和nuc基因的引物最适浓度均为1μL(10μmol/L),扩增kh1基因的引物最适浓度为0.5μL(10μmol/L);pMD-Pm最低检测限为20.6 copies/μL,pMD-Sa最低检测限为18.2 copies/μL,pMD-Kp最低检测限为23.2 copies/μL,表明其灵敏性高;该方法仅对Pm、Sa和Kp有特异性扩增条带,对其他病原体均无扩增条带,表明特异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金黄色葡萄球菌GST-mTSST-1的免疫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琼脂扩散反应的多种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毒诱变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融合蛋白GST-mTSST-1免疫活性的双向免疫琼脂扩散检测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120ng/mL.此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对具有免疫活性的抗原蛋白的定量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金黄色葡萄球菌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和EMA-q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模型,考察了温度、盐度和酸度3个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可培养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同时观察细菌可培养数的变化,建立了DNA结合染料叠氮溴乙锭(EMA)与qPCR技术相结合检测VBNC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细菌可培养数受酸度的影响最大,VBNC状态的最佳诱导条件为菌液在含15%NaCl和0.3%乙酸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4℃下培养12 d;通过正交试验诱导后的不可培养菌可由EMA-qPCR方法有效检出,其与qPCR法的Ct值(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所经历的循环数)之差在1.29~8.56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5种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结果:5种浓度的亚硒酸钠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0.2mm、12mm、13.8mm、15.6mm、16.8mm,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抑菌环直径则各为7.2mm、9.4mm。结论: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要强于青、红霉素(P<0.001),并与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探讨常用抗生素与蘘荷配伍后的联合抑菌效果.方法 使用蘘荷、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青霉素和头孢呋辛为试验药物,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试验菌种,采用倍比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检测最小抑菌浓度和联合抑菌浓度指数.结果 表明蘘荷、青霉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12.
广西金斑喙凤蝶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观察和已有的资料,初步研究广西珍稀濒危昆虫金斑喙凤蝶的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对策,其活动范围较狭窄且稳定,生活周期短,是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较理想的物种,认为 及早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MTS法用于小球藻细胞活性快速测定的可行性,研究了小球藻光合作用,细胞密度和温育温度对MTS法测定细胞活性的影响,分析了铜离子胁迫中不同生理状态小球藻的MTS细胞活性值与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TS能通过小球藻细胞壁在胞内参加反应,反应产物能被检测到,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及其酶系对MTS测定细胞活性值无影响.MTS细胞活性测定值与藻细胞的密度成线性关系,在37℃时MTS的反应速率加快,同时藻细胞的MTS细胞活性值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的值呈近似的线性关系,故MTS法能够快速便捷地测定小球藻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探讨岩黄连与抗生素配伍后体外联合抑菌效果。方法 使用岩黄连、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磷霉素、头孢拉定作为试验药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试验菌株,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岩黄连与四种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岩黄连与四种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浓度。结果 岩黄连、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磷霉素和头孢拉定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0 mg/mL、0.25 μg/mL、0.5 μg/mL、0.5 μg/mL和1 μg/mL;岩黄连与青霉素、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联用后表现为协同作用;岩黄连与磷霉素联用后表现为无关作用。结论 岩黄连与青霉素、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联用可达到高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的作用,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光镊拉曼光谱技术(Laser Tweezers Raman Spectroscopy,LTRS)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细胞内主要生物大分子含量的动态变化,探寻监测微生物代谢状态变化的有效工具。【方法】收集分批培养过程不同时间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的拉曼光谱,观察其特征峰依赖时间的变化特点。【结果】归属于核酸的特征峰,如667cm~(-1)峰,724cm~(-1)峰,781cm~(-1)峰,809cm~(-1)峰和1 574cm~(-1)峰在整个分批生长阶段持续降低,在对数生长期下降幅度尤其剧烈,反映了对数生长期细胞分裂快速,DNA复制活跃;与蛋白质相关的特征峰,如850cm~(-1)峰,1 001cm~(-1)峰和1 662cm~(-1)峰,在对数生长期显著增强,而到稳定期峰强度基本维持恒定。【结论】光镊拉曼光谱技术能实时监测生物样品内生物大分子的含量,是单细胞水平上研究微生物代谢状态变化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银杏疫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银杏苗圃中发生苗枯的植株进行病原分离及回接试验,发现引起银杏苗枯的病原为Phytophthorasp.称这种苗枯为银杏疫病。该病危害银杏幼嫩苗木的地上部分,未见危害根部和多年生成林树。叶片受害似开水烫伤状,茎干受害则变黑,黑色病斑环绕茎干一周后,病茎以上部分叶片青枯萎垂。病原菌在PS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绒毛状,28℃下7d可长出大量孢子囊,易产生厚壁孢子,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4℃~32℃。人工接种可致受伤银杏叶片及幼嫩茎干严重发病,但无伤茎叶发病较轻或不受害。在田间,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3d~5d病情达到高峰,苗圃的发病率为10%~20%,有明显的发病中心,5月底病情稳定,以后病害不再发生。用含药培养基及含药纸碟法测定,甲霜灵及甲霜灵锰锌对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病原种鉴定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7.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一种生长快速且肉质鲜美的经济型海水养殖鱼类,但是近些年为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在不断扩大养殖的同时病菌也逐渐泛滥。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华南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鱼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对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抗菌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目的是为由溶藻弧菌引起的爆发性细菌性鱼病的高效防治提供科学的用药依据。本研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水提物对卵形鲳鲹源溶藻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半数致死量(LD50),并使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菌超声破碎上清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黄连水提物对溶藻弧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溶藻弧菌的MIC、MBC和LD50的值分别为7.800mg/mL、31.250mg/mL和15.625mg/mL。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结果提示:黄连发挥抑菌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菌内容物的释放并引起菌体裂解死亡。黄连具有发展成为一种高效抗水产病害中草药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弧菌是自然界菌群中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有害菌不仅可以感染常见的水产品,有些弧菌更是对人体有一定的致病性。随着近些年水产养殖的不断扩大,由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引起的鱼病不胜枚举,不仅给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对人类生命安全也存在着巨大威胁。本文对卵形鲳鲹源创伤弧菌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进行研究,目的是阐明创伤弧菌对宿主细胞的致死机理,为未来研发抗病菌功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确定创伤弧菌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s)的蛋白浓度,以不同的蛋白浓度为基准,利用光镜观察和细胞活力CCK检测技术测定创伤弧菌ECPs对细胞的毒性。然后使用Hoechst 33342染核观察及DNA ladder来进一步确定其致死机制。根据细胞毒性结果,卵形鲳鲹源创伤弧菌ECPs对宿主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性。Hoechst 33342染核结果发现实验组出现了凋亡小体,这与STS处理的阳性对照组中细胞变化相一致。但是ECPs处理后的宿主细胞未出现明显的DNA ladder。卵形鲳鲹源创伤弧菌对宿主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再通过理化性质的检测,可以初步确定创伤弧菌导致卵形鲳鲹细胞死亡是通过凋亡途径发生的。未来将针对凋亡途径的具体通路进行深入研究,为控制病菌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组织结构与其生活环境适应的关系,用光镜观察了3种动物视网膜的组织结构,测量了3种动物视网膜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用免疫组化观察了Nogo C蛋白在3中动物视网膜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均由4层细胞构成,在显微镜下分为10层。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平均厚度分别为416.29、437.90、419.36μm。毛腿沙鸡视网膜内核层和节细胞层的层数比家鸽和灰斑鸠的多,视细胞数亦较家鸽和灰斑鸠的多。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4层厚度所占总厚度比例(分别为69.77%、68.05%)要比家鸽(49.97%)的高。表明毛腿沙鸡具有比家鸽和灰斑鸠更强的视觉分辨能力和对强光的适应能力,毛腿沙鸡和灰斑鸠的视神经要比家鸽的发达。Nogo C蛋白在正常状态下视网膜中的表达可能发挥某些特定的生理作用,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都是近年来在我国近岸海域频繁引发赤潮的藻类。为了探索红色赤潮藻和球形棕囊藻之间是否存在化感作用及作用方式,本研究采用不同起始密度培养红色赤潮藻与球形棕囊藻,并将前者的完整细胞培养液、无细胞滤液、藻液超声破碎液分别与球形棕囊藻进行混合培养,分析红色赤潮藻对球形棕囊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红色赤潮藻细胞起始密度保持5×105 cells/L的混合培养条件下,起始密度分别为5×105、1×106、2×106、1×107 cells/L的球形棕囊藻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无论是含有红色赤潮藻完整细胞的培养液,还是其无细胞滤液或藻液超声破碎液,均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抑制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完整细胞培养液、无细胞滤液和藻液超声破碎液;相反,球形棕囊藻的存在对红色赤潮藻细胞的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红色赤潮藻具有抑制球形棕囊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