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活力 《科学之友》2005,(10):48-48
世界上的动物,有的白天活动,有的夜里活动,这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原来,在动物眼睛里边的视网膜上,有很多视神经细胞,它们接收的信息会马上传给大脑,形成视觉图像。视神经细胞分为两种,一种是能捕捉亮光的锥状体,一种是能捕捉暗光的杆状体。昼行性动物的视神经细胞大多是锥状体,而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动物学界最惊人的发现,是1941年瑞典人谕姆维斯特在南太平洋哈伊艾爱群岛发现奇异的鼻行动物。这种世间奇兽,不用脚走路,而以鼻子当作运动器官。在动物分类学上,它们被称之为“鼻行类动物”,属于哺乳类,共有14科189种。鼻行类动物最奇特的特征是,有一个到四个或更多的鼻子。它们的鼻子千姿百态,内系海绵体物质,充血后便会变硬,能走路;它们的形态,有的如柱子,有的像喇叭,有的似蜗牛。它们不但能爬行、跳跃,甚至能灵活地捕捉昆虫,更能移动身体、支撑身体,摆出各种姿态。这种奇异的动物原本有四肢…  相似文献   

3.
罕见的“糜棱岩”石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川西高原的道孚县境内,发育着一种地球上罕见的地貌景观“糜棱岩”石林。石林沿鲜水河断裂带分布,断续延长70余公里,出露高度约3600米。石林单体高几米至40余米,多呈不规则的锥状体,成群成片,大小相间,错落有致。它出现于规模很大的断裂带通过的缓坡地带,由半胶结的糜棱岩所构成,其颗粒大多为  相似文献   

4.
沙漠动物     
同沙漠植物一样,这些沙漠动物都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为了避开沙漠的炎热,它们会寻找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躲藏起来.它们还有一种适应沙漠环境的生存策略:沙漠里的动物大多是夜行动物,昼伏夜出,白天烈日炎炎,它们找荫凉的地方睡觉,到晚上才出来活动觅食.因此,沙漠环境虽然酷热难当,却奈何不了这些聪明的动物们.  相似文献   

5.
用扩散和集中神经网络区分图形与背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宝龙 《科学通报》1994,39(19):1805-1805
本文建立了一种扩散-集中神经网络以模拟视觉系统区分图形与背景的集体计算功能.大脑皮层上的神经细胞在外部环境刺激作用下呈现兴奋状态,这种兴奋性通过连接向相邻的神经细胞扩散.另一方面,为了表示刺激的位置信息和注视的区域,兴奋性又必须向受激励的细胞所在区域进行集中.神经活性的这种扩散-集中机制是大脑皮层细胞的基本活动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正斌 《科学通报》1974,19(11):514-514
海水中微量元素在水合金属氧化物上的吸着行为和规律,至今尚研究得很少一般认为可能是吸附作用,也可能是离子交换作用或别的作用(例如络合作用)。吸着规律性和计算公式,有的用Freundlich公式或Langmuir公式表达较好,有的用无机离子交换的分级平衡理论表达较好。对某一研究体系,需视具体情况分析而定。但有一些体  相似文献   

7.
正新技术为动物最复杂器官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只老鼠在灰色条纹四壁的迷宫中徘徊,寻找一条能让它抵达获取解渴奖励的路径。对于老鼠来说,这个迷宫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现实(VR)已经成为研究动物大脑和行为的重要工具,研究人员可以在虚拟现实中精确地控制感觉信号,将神经细胞活动与特定的动作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欧阳军 《科学之友》2003,(12):18-19
众所周知,在自然界里,动物是以直接或间接噬食植物来维持生命的,而植物则是依赖自己的能力,从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护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的。不过,也有例外,有少数植物会捕捉动物来补充自己的营养需要。研究表明,会捕捉动物的“食肉”植物大多都是生长于贫瘠的土地或沼泽,由于没有充足的矿物质供应,它们不得不学会这种特殊的本领。食肉植物通常都要具备3个条件:①具有诱捕动物的香饵或伪装,如气味、颜色、花蜜等等,②拥有  相似文献   

9.
林葆城 《科学通报》1979,24(17):813-813
我们以前的工作曾发现:电刺激家兔下丘脑视上核区域,动物痛阈有明显的升高。电刺激乳头体部位,痛阈也稍有升高,但这种变化没有显著性。损毁家兔视上核区域,电针“合谷”的镇痛效应明显降低。损毁其他动物的视上核区域,用其他的测痛方法和其他的穴位,是否有相似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澄清这些问题,本实验用钾离子透入测痛法,损毁大白鼠的视上核和乳头复合体两个区域,观察对电针“足三里”的镇痛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神秘的动物世界里,爱情是"神圣"的象征.为得到心中理想的伴侣,它们有的温情脉脉,有的浪漫异常,有的以勇武赢得对方欢心,有的甚至甘愿为其送上宝贵的生命.动物绚丽多彩的求爱方式,更是展现了比人类毫不逊色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1.
熊猫看上去很可爱,但毕竟它们是熊科动物,作为食肉动物的它们为什么能消化竹子?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科学家.近日,这个谜题终于被科学家破解了,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特殊的消化道微生物可帮助熊猫消化竹子. 大熊猫是一种杂食动物,属于熊的一种,依旧存在熊的凶猛本性,有的时候甚至也会吃肉.它们平均每天要消耗12 kg的竹子,可是它们缺乏帮助草食动物消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熊猫专家魏福文和他的同事使用基因测序技术发现了生活在大熊猫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并希望能进一步发现消化纤维素的共生体.  相似文献   

12.
它们是些古怪的家伙:有的细小如鼠,有的却比人还高大,有的能跳跃,有的会爬树,有的是有害动物,有的面临灭绝的险境……它们就是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部分地区的袋鼠.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有350种不同的开花植物能捕捉、消化昆虫和小动物,如小的两栖类、爬行类和一种无脊椎动物。美国南依利诺斯大学植物学教授R.H.摩伦勃拉克认为把它们叫做食肉植物比定名为食虫植物更确切。美国有45种食肉植物,最著名的是捕蝇草。其捕捉器是两片椭圆形的、互相铰合在一起的瓣状叶片,瓣边缘生有既细又硬的针状齿,其内表面有三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7,(1):8-9
食肉植物又称食虫植物.这种植物能借助特殊的结构捕捉昆虫或其他小动物,靠消化酶、细菌或两者的作用将猎物分解、吸收.许多食肉植物不仅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能消化动物蛋白质,因此能适应一些极端环境.  相似文献   

15.
猫头鹰的眼睛 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的眼睛又圆又大,而且已经大到不能在眼眶里自由转动.为了观看一个移动的物体,它必须转动它的整个头部.猫头鹰的眼睛非常敏锐,在离地2m的高度上飞行时,能在微弱光线下看到地面上的老鼠.它的两眼都长在头部的前面,靠得又近,所以能得到立体感很强的图像.从猫头鹰的案例是否能推断夜间活动的动物眼睛就大,而白天活动的动物眼睛就小呢?恐怕不能这么说,因为,眼睛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误入无人之境后,除了植物、昆虫,蛇大概也是一种较易捕捉且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食物。适逢蛇年,特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蛇的知识。 蛇属于爬行动物,身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按生物学上的分类,蛇共有13科,代表种类主要有以下4科。 蟒科 蟒科蛇是比较大的一  相似文献   

17.
<正>意外摔伤或交通事故导致的外伤性截瘫,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一般而言,对脊髓完全横断、神经细胞被破坏、神经纤维断裂的患者,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他们大多终生瘫痪,生活质量非常差。近日,一个来自以色列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3D打印脊髓组织植入物,可以有效修护断裂的脊柱。在动物试验中,  相似文献   

18.
谁是毒王     
动物具毒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已,只是当人类无意或有意侵犯它们时,那种毒性对人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人类常把动物分成有毒的或无毒的.动物具毒的程度当然也不一样,有的强,有的弱,强的能使人刹那间毙命,弱的只是让人记住一点教训.那么,谁是毒中之王呢?  相似文献   

19.
听听那鸟语     
金花 《科学之友》2001,(3):21-22
细细聆听声声鸟鸣,有的婉转悦耳如民间小唱,有的高亢激越如华堂交响,有的轻言细语真情洋溢,有的如诉如泣似悲苦万分,真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百鸟啼鸣各千秋世界上的所有名鸟,除了以自己天生的语言,自由自在地唱歌以外,还能模仿其他动物的叫声和别的一些声响。如鹦鹉的巧嘴学舌,美国的一位鸟类学家养的一只鹦鹉,会用8种语言说:"您  相似文献   

20.
梁东云 《科学之友》2007,(19):56-58
猎豹是非洲大草原上的杀手。它以闪电般的速度和锋利的爪牙,成为草原上其他动物的克星。因为捕捉困难,猎豹又是国际上各大马戏团紧缺的“动物”明星。对于那些动物偷猎者来说,猎豹无疑是最具价值的猎物。2007年2月,为了能得到丰厚的报酬,著名的“动物猎手”科尔和非洲籍助手一起进入非洲一望无际的草原。他们的目标就是猎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